千慧登山社(風格獨具, 最不一樣的登山社)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323 活動通知
敬致千慧登山社社員及社友
一、三峽滿月圓山之行路線特優,老天還賞賜微風美日秋高氣爽的好天氣,
所以一路走得歡愉輕快,煩慮盡消,感覺很幸福
。
二、
10
月 30
日
(
週日
)
排定連走瑞芳無耳茶壺山
(599 m)
、半屏山
(713 m)
,以及雙溪燦光寮山
(738 m
,一等點
)
,是一條看山看海美景無限大好路線。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322 旅記 (三峽滿月圓瀑布、滿月圓山、處女瀑布)
面積面積遼闊腹地深廣的滿月圓是避暑勝地,也是北台灣首屈一指森林浴場,海拔介於 300~1700 m,區內因有渾圓似滿月形狀的滿月圓山 (870 m) 而得名。流貫此間的蚋仔溪屬於幼年期溪流,河川的強勁、侵蝕、及搬運力道,造就了溪流上游的陡峭河谷;源源不斷溪水流過這些陡峭河谷,形成許多不同大小綺麗瀑布,其中以分為三層的滿月圓瀑布最壯觀,瀑布直瀉而下注入下方清澈寒涼水潭,氣勢非凡;可惜瀑布上端被大石壁遮掩,無法看清全貌。位於蚋仔溪支流的處女瀑布,高寬各約 25 m 及 10 m,傾瀉而下的瀑布雖屬涓絲潺流,整體看來仍有磅礡之感,遊客望之莫不欣喜讚賞。據說處女瀑布週邊是台灣負離子濃度次高的地方,僅次於烏來內洞瀑布。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322活動通知
敬致千慧登山社社員及社友
一、雙溪石笋古道及遠景古道之行大好作收,稍嫌麻煩的兩次越溪,正好讓大男人有展現細膩柔情及智慧的機會。兩位女生
難得地
同在遠景古道途中榮獲登山績效良好的印記,有照片為證
。
二、「深秋楓紅層層,楓紅裏有我的夢,就像我的感情,多過那楓紅層層,
…
」。
10
月
23
日
(
週日
)
安排一趟三峽滿月圓山
(870 m
,圖根點
)
美好
繞行,或許還能欣賞到楓葉染紅滿月圓的深秋美景。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321 旅記 (石笋古道、石笋尖、草山戰備道、遠景古道)
石笋古道
(
「笋
」與「筍」同音同義
)
位於新北市雙溪牡丹地區,往昔是牡丹、石笋、燦光寮等聚落間的往來山徑。古道越嶺鞍部有叉路可登石笋尖
(269 m
,圖根點
)
,只須走兩、三分鐘便可登頂;石笋尖山頭平緩沒有視野,形狀一點也不像竹筍。牡丹火車站附近福壽橋旁有一石階路,往上走不久接產道,旁經柚子園,直行前方叉路,右轉上坡
…
,不久就可接抵石笋古道泥土山徑起點。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321活動通知
敬致千慧登山社社員及社友
一、連走「平溪一坑古道、磐石古道、菁桐古道」
三條古道的感覺很不錯,尤其那頓最不一樣的午餐,更是意義深遠,令人回味無窮。此行旅記暗藏玄機,所以非看不可
,參不透
者要怪自己沒來參加
。
二、
10
月
15
日
(
週六
)
安排走訪雙溪石笋尖
(269m
,圖根點
)
、石笋古道,保證是輕走行程,絕對可放心參加
。
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
320 旅記 (平溪一坑古道、磐石古道、菁桐古道)
汐平公路最高點磐石嶺
(
福德嶺,約
530 m)
位於汐止與平溪交界,路旁福興宮土地公廟是此處明顯地標。數條古道在磐石嶺交會,包括:菁桐古道
(
往平溪菁桐坑
)
、石底古道
(
往平溪老街
)
、磐石古道
(
往汐止五八一峰的稜線造林山徑,非越嶺路
)
、作埤內古道山腰線
(
汐止東山路
)
、作埤內古道溪谷線
(
至內曾路葉厝
)
。磐石嶺福興宮側後方路旁有姜子寮山
(729 m
,三等點
)
登山口,姜子寮山是基隆最高峰,位於汐止、基隆、平溪交界,山頂有
360
度視野,由於面臨東北季風迎風面,
山上植被以芒草為主;芒草生長快速,使得登頂姜子寮山的幾條原始山徑,經常處於被芒草攻陷的狀態。有鑑於此,多年前基隆市政府闢建了一條從七堵泰安路底起登的「姜子寮山登山步道」,這使得登姜子寮山不再是難事。
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320活動通知
敬致千慧登山社社員及社友
一、深坑南邦寮古道及尾寮古道連走,彌補了六月間南邦寮古道之行
沒能賞到野薑花的缺憾,為了把野薑花的清香帶回家,我只好淪落為「採花賊」
。在阿柔洋產道看到的大蜈蚣
(319
旅記後附前兩張照片
)
,是否有人知道其名稱?
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319 旅記 (深坑南邦寮古道、阿柔洋山、尾寮古道)
深坑阿柔里的尾寮古道
(
阿柔步道
)
與南邦寮古道都是入門級登山路線,兩者入口在阿柔洋產道不同兩側,出口殊途同歸都在大崙尾天南宮
(
大崙尾一號
)
附近。
阿柔洋山
(535 m)
是天南宮後方小山頭,有山徑可通往猴山岳及二格山。此行原擬從深坑老樹出發,先走尾寮古道到
天南宮,順登
阿柔洋山後,回頭續走南邦寮古道繞回深坑,完成逆時針方向
O
形 走法,惟考慮雨天走
南邦寮古道下山較溼滑
,臨時改為順時針方向而行,
先走南邦寮古道,
回程再走尾寮古道
。五位參行人員中,阿娟姐、阿美、以及新朋友阿蝦姐
(
吳阿蝦
)
都是健腳又健談的女將,因此人數雖少,沿途談笑風生,一路感覺輕鬆愉快。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