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新烏路往烏來途中,眼前不時會出現一座似近若遠的高大渾圓山頭;這座山宛如覆蓋弧形鍋蓋的一個大鍋桶,因此稱為大桶山 (916 m,三等點),是烏來熱門郊山之一。烏來山 (820 m) 是大桶山往南延伸出來的山頭,從烏來山南方桶後溪旁道路展望此山有如一座尖聳金字塔,非常醒目。
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313 旅記 (烏來西坑林道)
旅記一(總協調撰)
烏來是新北市最大轄區,面積比台北市還大 (321 平方公里 vs. 272 平方公里),境內及邊境地方都是山地。烏來邊境的山群包括:東北邊與石碇及坪林交界的落鳳山 (羅宏山,呂奔山;925 m)、桶後崙(829 m)、鳥嘴尖 (鳥口尖山,1043 m)、烘爐地山 (1166 m),北邊與新店交界的大桶山 (916 m)、向天湖山 (四明山,678 m),西北邊與三峽交界的逐鹿山 (1414 m)、卡保山 (加母山,1582 m)、樂佩山 (羅培山,1560 m)、北插天山 (塔開山,1727 m),
烏來是新北市最大轄區,面積比台北市還大 (321 平方公里 vs. 272 平方公里),境內及邊境地方都是山地。烏來邊境的山群包括:東北邊與石碇及坪林交界的落鳳山 (羅宏山,呂奔山;925 m)、桶後崙(829 m)、鳥嘴尖 (鳥口尖山,1043 m)、烘爐地山 (1166 m),北邊與新店交界的大桶山 (916 m)、向天湖山 (四明山,678 m),西北邊與三峽交界的逐鹿山 (1414 m)、卡保山 (加母山,1582 m)、樂佩山 (羅培山,1560 m)、北插天山 (塔開山,1727 m),
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312 旅記 (坪林梳妝頭山、梳妝頂山、下洞瀑布)
旅記一 (總協調撰)
屬於雪山山脈尾稜山峰之一的宜蘭鶯子頂山 (1001 m,圖根點) 往西北方向分出的支稜,包含合稱梳妝連峰的梳妝樓山 (888 m,三等點)、梳妝頂山 (931 m)、梳妝頭山 (另名尖山湖山;763 m,圖根點) 三座山頭;梳妝打扮需有一座梳妝檯,這個梳妝檯可能是此行在梳妝頭山往梳妝頂山途中所見的路上長方形岩石;長二公尺寬高各約一公尺,表面平整像床的那塊岩石,只要路過很容易留下印象。
屬於雪山山脈尾稜山峰之一的宜蘭鶯子頂山 (1001 m,圖根點) 往西北方向分出的支稜,包含合稱梳妝連峰的梳妝樓山 (888 m,三等點)、梳妝頂山 (931 m)、梳妝頭山 (另名尖山湖山;763 m,圖根點) 三座山頭;梳妝打扮需有一座梳妝檯,這個梳妝檯可能是此行在梳妝頭山往梳妝頂山途中所見的路上長方形岩石;長二公尺寬高各約一公尺,表面平整像床的那塊岩石,只要路過很容易留下印象。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312活動通知
敬致千慧登山社社員及社友
一、上週六從新烏路下龜山橋開走的直潭山登山步道O形連走全程不到9k,卻是能檢測腳力良窳的好路線(311旅記),如能走得輕快稱心遊刃有餘,就可進階挑戰15 k以上、行間高差超過1000 m的中級山路線。本想故技重施,登直潭山後順道繞訪千慧登山社創社社員,目前安居花園新城的一對賢伉儷,重溫兩年前他們熱情接待的溫馨感覺,可惜算計落空。
二、週六(8月13日)排定連走坪林梳妝頭山、梳妝頂山、尖山湖瀑布,全程路線不出「尖山湖古道」(295旅記)與「幽美山徑」(310旅記)之間,難度有限;這回信心滿滿相信不會再成為「麋鹿」。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311 旅記 (新店直潭山登山步道)
位於翡翠水庫西方新店直潭山系有雞心尖 (518 m,圖根點)、中嶺山 (626 m,圖根點)、石碇後山 (669 m,圖根點)、赤腳蘭山 (640 m)、暗寶劍山 (678 m,圖根點)、直潭山 (728 m,二等點)、二龍山 (304 m,圖根點) 等大致由東北往西南方向延伸七個主要山頭。從北宜公路三段雙坑國小附近起走、依序完登這些山頭,最後走出新烏路屈尺橋附近民壯亭,是一條沿途起起伏伏,全程不下 25 k 長程縱走路線。最近一、兩個月開始現身本社活動朋友中不乏登山高手,不知他們有無興趣一起來走一趟這條難度不小直潭山系大縱走?
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311活動通知
敬致千慧登山社社員及社友
一、上回坪林之行荒腔走板,走了一趟完全在規畫外的路線,令人啼笑皆非;不過一路走過仍覺踏實而充滿趣味,還有意外的斬獲和驚喜。兩篇相關精彩旅記收錄在本社部落格 (310旅記) ,另一篇新朋友小豬發表在她自己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jw!tMDwXmqLGRSDL80ejoo18z8l/gallery?fid=54 )。在哪裡失敗,就從哪裡再出發,暫定下週六或下下週六(8月13或20日)補走沒走成的「梳妝頭山、梳妝頂山、尖山湖瀑布」之行,有意參行者請留意下週四活動通知。
二、週六(8月6日)排定走登新店直潭山(728m,二等點),此山登訪過多次,保證絕不迷失;若遇下雨,將走替代路線,可以放心參加。
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
310 旅記(坪林幽美山徑、刣牛寮古道、四堵戰備道)
旅記一 (總協調撰)
旅記二 (100/7/30坪林梳妝頭山、梳妝頂山、尖山湖瀑布之旅;阿彬哥撰)
出了戰備道就到北宜公路,時間已是下午5點了,幸好攔下一位好心的轎車司機,搭載我們其中5個車主,回停車處去開車來載我們,當他們回來時已快6點了,我與波兄沿北宜九彎十八拐回到新店,我轉搭捷運我到家已晚上8點,波兄走環河快速道路回家,結束了這一段撲朔迷離的旅程。
這回擬定行程可以“申”字上九個雙線交會點作說明,原打算從左下點出發往北走,經左中、中中,而至中上點;接著從中上經右上點 …,最後可望繞回出發點。豈料一出發就誤向右下方偏東南方向走,以致後來全程走在“申”字東半邊範圍外。更荒謬的是,走到「刣牛寮鞍部」(840 m,圖根點) 時,雖覺事有蹊翹,仍因場景很像而一廂情願地認為是走到規劃路線裡的「梳粧樓山鞍部」(865 m);直到進入「刣牛寮古道」之後,才不得不承認一路走來完全在規劃外。幸好最後喜劇收場,雖未達成原設目標,卻無心插柳柳成蔭,完成「幽美山徑」以及「北宜古道」中屬於「刣牛寮古道」的路段之踏查。最後從四堵戰備道走出北宜公路途中,眼下驀然出現蘭陽平原的壯闊旖旎美景,更是令人驚喜振奮。
話說一行車隊從北宜公路超過 48.1 k 處,左轉進入尖山湖產道,接著在4 k處轉入右叉路進到尖山湖14號民宅附近路旁停車。十點半左右完成整裝,一行十六人浩浩蕩蕩地通過民宅前鐵架搭棚,旋即越溪抵達對岸幽美山徑登山口;這是錯誤的第一步,其實應沿溪上行才是原擬走法,臨時改走這條山徑是因沒走過,而且誤判認為可接上通往梳妝樓山 (763 m) 的山徑。不幸的是,郭董越溪時沒有踏好石頭,冷不防地一腳滑落水中把鞋襪弄溼,不知是否犯日沖所致?這似乎也在暗示今天的行程會很不一樣。
介於登山口與刣牛寮鞍部間的幽美山徑原是一條獵徑,路面架設著水管,一路陡上登行30多分鐘,來到平緩許多的稜線。幽美山徑雖很冷門,拜獵人出沒之賜,路況不錯,沿途樹蔭茂密不虞日曬,可惜天氣偏悶,無風時候居多。還未走出幽美山徑已過正午,乃隨處找了一個寬敞地方午餐停歇;吃飯閒聊的當兒,新朋友林國陽兄拿出一疊「佛陀的啟示」牌卡,以各自抽取方式,分贈每人一張。我抽到與今天參行人數相同的十六號牌卡,牌卡上寫著「無知的人是一頭牛,他的體積會成長,但是智慧不成長」,其中的「牛」字又可巧妙地連結上後來不經意走過的刣牛寮鞍部和刣牛寮古道。
繼續上路 …,行經兩處徒留帆布的廢棄獵寮 …,不久出抵鞍部十字路口;這裡的圖根點是樹立於日治大正 12 年 (1923) 的專賣局造林基石(後附照面中基石後面那雙壯碩的小腿令人欽羨,務請一賞),基石旁地面散放著兩張「刣牛寮鞍部」標示牌。根據樹幹上的藍天標示牌,回頭往刣牛寮、尖山湖 90 分,直行往鶯子頂山 70 分,左下往梳妝樓山 150 分,右下往風空子溪山 80 分、四堵戰備道 5.4 k 約 90 分。狐疑不解之餘,決定續行右下叉路;經查這段走出四堵戰備道的山徑是北宜古道中屬於刣牛寮古道的一段,沒想到此行瞎打誤撞,走過這段尚未排入本社尋訪行程的山徑,可謂是一大意外收穫。
從刣牛寮鞍部下行進入刣牛寮古道途中,經過兩處水流有限的溪谷,其中一處竟有汽車輪胎之類廢棄物,大概是從上方廢棄營區沖刷而來。不知不覺走到一處V型山凹低點,由此反轉上坡穿過一段不短的芒草路,路跡幾乎完全被濃密芒草掩住,須得小心翼翼行進才不會走偏踏空。途中回首探視後方同伴之時,遠方優美迷人的綿延青色山脈同時進入視線範圍,不由心生喜悅,原有的些許懊惱隨之一掃而空。
走出芒草陣,行抵風空子溪山 ( 908 m,圖根點) 與 鶯子頂山 (1001 m,圖根點) 間鞍部 (約870 m);後續的刣牛寮古道 (經風空子溪山走出刣牛寮橋) 路途仍長且路況不盡理想 (聽新朋友 Jessie 說的),因此決定捨近就遠,先走出四堵戰備道再說;畢竟安全第一,如果天黑還出不了山會很麻煩。
天佑千慧,在我們遲遲無法收工的時候適時出現救星。如何得救?請看阿彬哥所撰另一篇旅記說分明。
總協調追記
一、除了上文旅記提到的林桑,首次參行本社活動的新朋友包括:陳翠華 (Jessie)、小豬、陳王坤 (Steven)三位健腳、以及美秀邀來的一對俊男美女賢伉儷。Jessie 和小豬兩位美女早就互相認識,但已一年多沒碰面,這回不約而同前來參加本社活動,真是巧合。身手了得的Jessie,堪稱是本社歷來僅見,最具登山實力超級女將;她已當眾應允帶我連走南插天山和北插天山;我期盼一年內實現此行,屆時歡迎小豬、Steven、以及其他勇腳朋友共襄盛舉。
二、愛錯人很糟糕,因會招來痛苦煩惱;走錯山路卻不成問題,只要確保能安全回家即可;說東扯西,其實無法合理化這回疏失。總之,每回登山都須抱持戒慎虔誠的態度,尤其造訪陌生的山林秘地更須隨時提高警覺,才能萬無一失。這次行程完全走樣,全因自己太過自信,心生輕慢所致,必須深自檢討,避免再犯類似錯誤。
旅記二 (100/7/30坪林梳妝頭山、梳妝頂山、尖山湖瀑布之旅;阿彬哥撰)
我要為今天的登山旅程下一個最佳的註解,那就是我們彷彿進入一座迷宮-深山的迷宮,到現在為止領隊謝老師還是百思不得其解,這段撲朔迷離的旅程是如何發生的?雖然最後走出來的,不是我們原先想的出口,但它卻是有益的出口,更何況我們看到了蘭陽平原與太平洋的旖旎風光,而美麗
的蘭陽平原那時就在我們腳下。
話說從頭,早上8:50接到顏老師的電話說他們已經到集合地點-坪林茶業博物館了,我和波兄才出南港隧道,接著還有烏塗窟隧道,打給郭董,他們在前面的烏塗窟隧道,北二高沿途嚴重塞車,後來聽說因為宜蘭童玩節的關係,出了坪林交流道,馬上就看到坪林茶業博物館,時間已是9:30,短暫的歇息後,前往北宜公路,中途一處叉路,左轉來到一處石屋,這是登山口,開始要登梳妝頭山與梳妝頂山,經查它們的意思是"一個新娘頂著鳳冠霞帔",一開始沒有走正途,而走繞道,謝老師後來說的,可以殊途同歸,我想這一開始走"旁們走道",是"最初微小的改變,最後形成巨大的改變"的主因(蝴蝶效應裡說的),以致於走在西邊的,卻走到了東邊,快走到宜蘭去了,相差十萬八千里了,在爬上800多公尺高度前,大部分是陡峭的爬坡,有些難度,有4個新同學遙遙落後,我們只好等候他們上來,謝副總協調負責押隊,他說要我們先走,他怕新同學體力不濟,要帶新同學輕鬆爬,然後原路返回。沒想到新同學意志堅強,要一起走完全程,精神可嘉。
12:00在中途午餐,12:50繼續趕路,到一處三角點也是三叉路,右轉戰備道路,在到戰備道前,是一段河谷但卻被芒草所掩蓋,這條路人跡罕至,荒煙蔓草,彷彿在訴說著世事的滄桑,在時間的長河中,滄海桑田世事變化無常,進戰備道遇到一輛轎車,問司機,才知道這條路出去,是接近宜蘭的北宜公路上,距離原來我們停車的石屋是走不到的,而且這戰備道到北宜公路也有至少5公里遠,這時謝老師一直納悶,為什麼會這樣?我覺得世事多變化,凡事要順應時勢繼續走下去,煞時,左邊出現了一副美麗如畫的風景,啊!那是連接大海的蘭陽平原,它就在我們眼前,它就在我們腳下,多麼神奇啊!難怪這裡會成為戰備道路,它可俯扼整個蘭陽平原與領海,火砲與雷達架設在這裡,正可以攻擊遠方來犯的船艦、戰車及戰機(我曾經是空軍防砲35快砲砲兵)。
出了戰備道就到北宜公路,時間已是下午5點了,幸好攔下一位好心的轎車司機,搭載我們其中5個車主,回停車處去開車來載我們,當他們回來時已快6點了,我與波兄沿北宜九彎十八拐回到新店,我轉搭捷運我到家已晚上8點,波兄走環河快速道路回家,結束了這一段撲朔迷離的旅程。
(平面圖含走路(右半圈)及車行(左半圈),但高程圖中只含走路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