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排定走訪苗栗三義火炎山自然保留區,並以區內最高峰,名列台灣小百岳之一火炎山 (602 m,三等點) 作為主要登訪目標。
2018年12月31日 星期一
蘋果日報新聞分享 (管中閔獲聘為校長 陳師孟:台大是國民黨開的)
教育部24日「勉予同意」聘任管中閔為校長,監委陳師孟昨在部落格以「台大是國民黨開的?」為題撰文指出,教育部讓管中閔上任,是今年「最驚悚的新聞」。陳師孟說,當年國民黨秘書長許水德曾講過「法院是國民黨開的」;另一方面,自己已由台大退休6年,如果問「台大是誰開的?」他會毫不客氣地回答:「台大『也』是國民黨開的。」
Yahoo 論壇文莊分享 (林濁水:台大不能說的秘密:管為何出線)
一些挺管的人振振有詞的一句話是管中閔既然是台大遴選時最高票,表示他眾望所歸,蔡英文為什麼要帶著民進黨杯葛,一直到2018敗選後才認賠殺出,很難看。
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風傳媒文章分享 (哪種人不會被AI取代?童子賢點出台灣學生必備的「唯一能力」,斤斤計較考試分數毫無意義)
AI時代來臨,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說,傳統的、填鴨的、強調成績競爭的教育模式,已不足以讓孩子面對未來。未來教育的關鍵,在於培養孩子「再學習的能力」。當孩子的學習動機被啟發了,能樂在學習、持續學習,就能適應社會的變遷,進而實踐理想。
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
蘋果日報論壇文章分享 (詹偉雄專欄:殞落2018)
詹偉雄/文化評論者
年歲漸長,面對親人友朋的逝世,比較能接納,這不是說腦袋裡多了些智慧,而是在心態與情感上覺得自己也已置身於亡者的這一邊,他或她雖已離去,但僅咫尺之遙,再次見面,也許不用等上許久。
2018年12月26日 星期三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
蘋果日報論壇聞張分享 (那些單純相信「自己是中國人」的信仰)
吳傳立/金融從業人員
在臉書上看到一則貼文,大意是說,有位網友問了自己深藍權貴的友人對於中國豬瘟對台灣的威脅、以及中國各種想方設法要把豬瘟傳進台灣,甚至發生連網購包裹裡都自動附贈豬肉的生化戰案例有何看法?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蘋果日報論壇文章分享 (賴秀穗:非洲豬瘟若侵台 恐動搖國本)
賴秀穗/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名譽教授
最近美中貿易戰爭,中國賭氣不向美國購買豬肉,卻轉向有嚴重非洲豬瘟感染的疫區俄羅斯進口數百萬噸的豬肉,這個錯誤的一步,造成97年來乾淨的亞洲地區,出現了非洲豬瘟疫情;中國在2018年8月3日宣布在東北遼寧的瀋陽發生第一例的非洲豬瘟病例,這個疫情的出現,震驚了全世界的養豬團體,非洲豬瘟在將來也因此可能會擴散到東南亞的地區,台灣當然不能倖免,甚至於傳到北美洲,將是全世界養豬業者的浩劫。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632 旅記 (桃園復興白紗瀑布、赫威神木群、赫威山)
此行擬走訪桃園復興白紗瀑布、赫威神木以及赫威山,由上宇內部落 (Yubang) 前往。上宇內緊鄰小烏來風景特定區,位在海拔約 600-700 m 山腹地帶;上宇內與下宇內 (Rahu,即小烏來部落),以及另一宇內溪流域部落卡普 (Qapu) 合稱溪內。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631 旅記 (苗栗卓蘭大克山、司令山)
所謂「馬克縱走」或「大司馬縱走」是頗負盛名苗栗馬那邦山 (1407 m,一等點)、司令山 (1183 m,森林點)、大克山 (1236 m,三等點) 三山連走路線;這三座山我都登過至少兩次,但這條縱走路線精華所在司令山 (1183 m,森林點) 與大克山間路段仍未體驗過。
2018年12月5日 星期三
蘋果日報新聞分享 (傻眼!台灣主要發電方式 44%民眾誤以為是核能)
上月底公投結果出爐,結果呈現的是因政策方向紛亂而導致各方團體衝突,更降低民眾對政府能源轉型政策信心,根據台大風險管理中心一份問卷調查顯示,雖有82%以上民眾關心能源政策發展,但僅有32%受訪者正確了解燃煤火力為台灣目前主要發電方式,卻有44%受訪者認為主要發電方式是核能,另有57%受訪者不清楚政府在2025年訂出再生能源占比達到20%發電比例政策目標,調查顯示,相當比例民眾對能源認知並不正確,也不了解政府能源轉型的路徑與目標。
蘋果日報新聞分享 (【核一除役】核廢如難拆未爆彈 環團批出事要撤1千公里)
核一廠1號機今天起永久停機,核一將正式進入除役程序,但因為沒有乾式貯存設施,反應爐內燃料棒退不出來,猶如難拆除的未爆彈,綠色消費者基金會祕書長方儉說,核廢料含大量致命的鈽,會發生滅島的核災,新北市政府反對的核一廠一期乾貯場,是設在土石流潛勢區,貯放風險很大,建議核一先拆輔助設施,作為高階核廢料暫存貯放設施。
2018年12月4日 星期二
2018年12月3日 星期一
自由電子報新聞分享 (痛批愛家公投 聯合國官員:人權永遠不應付諸表決)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台灣九合一選舉併公投結束,反同「愛家公投」三案大勝。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公共資訊部(DPI/NGO)執委會主席納茲(Bruce
Knotts)近日訪台,今天公開批評此事說,「人權永遠不應該付諸表決」。
2018年12月2日 星期日
蘋果日報論壇文章分享 (一位旅美學者給小英總統的公開信)
翁達瑞/北美商學院教授
小英總統:
我是一位關心故鄉的旅美學者。三年多前,我和一群理念相近的台僑,從洛杉磯,芝加哥,一路到紐約,輪番參加妳的競選造勢大會。接著的那場大選,民進黨贏得立法院的多數席位,妳也以三百萬票的差距,擊敗對手當選總統。
自由電子報新聞分享 (民進黨大敗 陳師孟感嘆:選舉一畚箕、民主一湯匙)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監察委員陳師孟上週六在民進黨敗選後,在「尖尾週記」只寫上22個字,「老綠男有意見,畢竟只是狗吠火車!本週失聲,下週再吠」。今天則在「尖尾週記」發文感嘆,「選舉一畚箕、民主一湯匙 」,認為這次的選舉十足是「反淘汰」的過程。
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蘋果日報論壇文章分享 (民進黨慘敗後 小英要省思的6個問題)
林正二/退休駐美外交人員
此次九合一大選,民進黨六都及一些縣市長候選人條件普遍優於國民黨,卻因中央執政不得民心及大環境問題而慘敗,小英總統及民進黨應省思檢討,妥為因應解決。
蘋果日報論壇文章分享 (被文字操弄的公投 呂秋遠怒了!「來啊!互相傷害」)
呂秋遠/律師
現在的民進黨政府,大概已經被11月24日的結果打成中風,而且腦袋非常不清楚。公投這種東西,可以作為施政參考,而且作為未來背負政治責任的依據。但是,公投結果就一定要「依法處理」嗎?
現在的民進黨政府,大概已經被11月24日的結果打成中風,而且腦袋非常不清楚。公投這種東西,可以作為施政參考,而且作為未來背負政治責任的依據。但是,公投結果就一定要「依法處理」嗎?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自由電子報新聞分享 (「最強里長」陳永和掛笑臉謝票:350萬花得很值得!)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為環保投入選戰的無黨籍台南市長候選人陳永和,儘管最後落選,仍衝出第3高票,被封為「最強里長」。陳永和昨晚在臉書PO出一段影片,向所有支持他的民眾表達謝意。
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蘋果日報論壇文章分享 (國民黨70年的地方派系實在太強大了)
范盛保/崑山科技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系副教授
選舉結束,所有的反省都出籠了。民進黨執政的這兩年,許多的觀察者都會說,這兩年執政不利。筆者一直很納悶,是有什麼政策沒辦法彰顯社會價值與正義嗎?年金改革錯了嗎? 產業轉型錯了嗎?長照錯了嗎?婚姻平權錯了嗎?鞏固美日外交錯了嗎?追討黨產錯了嗎?轉型正義錯了嗎?照顧勞工的一例一休錯了嗎? 目標都正確,是手段的問題嗎? 還是有其他問題?
自由電子報新聞分享 (語出驚人! 李開復:買車是一生最壞的投資)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創投公司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今天(27日)在一場論壇上表示,買車會是人們一生做的最壞的投資,因為車子有96%的時間是停滯的,1%的時間則在尋找停車位或是堵車,真正人們會開車的時間,只佔了3%。
自由電子報新聞分享 (「萌萌」要組黨了!「讓神掌權在立法院」目標 2020 國會過半)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九合一大選既10公投剛落幕,「愛家」3公投全數過關,讓反同陣營士氣大振,近日有反同的基督教團體在社群平台上發表「組黨宣言」,宣布要成立「合一行動聯盟」,聲稱2020年將推出79名立委候選人,力拚立委過半,揚言要「讓神掌權在立法院」。
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629 旅記 (苗栗泰安百志興保山探路)
去年一次苗栗泰安南坑山行因雨臨時就近改往雪山坑地區登雪山坑山 (565 旅記),當時方知有一座名為百志興保山 (2323 m,三等點) 中級山,可由雪山坑山登山口附近一條廢產道前往。後來安排補登南坑山時,發現此山峰頂也有通往百志興保山途徑 (565 旅記) 。利用這兩路線安排百志興保山一日行都有一定難度,但看來並非絕不可行;這回安排百志興保山探路行,選從雪山坑地區前往。
頻果日報論壇文章分享 (蔡中岳:反核食又要核能 弔詭的公投結果)
蔡中岳/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由過去鳥籠《公投法》修正後「台灣公投元年」結果出爐,10案之中有7案通過,其中由擁核方所提出的廢除「非核家園」條款以近590萬人同意通過,《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將在公告第3日起失效,本案通過的實質法律效果,就是得重新檢視台灣的核能使用政策。
由過去鳥籠《公投法》修正後「台灣公投元年」結果出爐,10案之中有7案通過,其中由擁核方所提出的廢除「非核家園」條款以近590萬人同意通過,《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將在公告第3日起失效,本案通過的實質法律效果,就是得重新檢視台灣的核能使用政策。
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
蘋果日報新聞分享 (公開出櫃與選民對話 新科議員苗博雅:婚姻平權會到來)
公開出櫃身分、代表社民黨高票當選台北市大安、文山選區議員的苗博雅,今接受《蘋果》專訪說,主張婚姻平權跟性平教育議題,在大安文山較保守的選區雖然敏感,但她證明不投機、不妥協,「直球對決」清楚傳達理念跟選民溝通對話是行得通,儘管公投結果,反同方獲得勝利,可是挺同在資源明顯不對等下,仍拿下300多萬溫暖善意的票都是真實的,呼籲同志朋友不要提前下台,大家一起努力持續往前衝。
自由電子報新聞分享 (擁核公投通過 廢核平台:這是以核養核的勝利)
〔記者蕭玗欣/台北報導〕公投16案「以核養綠」昨通過公投門檻,廢核行動平台今天表示,這不是「以核養綠」的勝利,而是「以核養核」的勝利,核能產業不會對既得利益輕易放手,並試圖利用空污、氣候危機再次推銷核能;這次公投案主張的是三座老舊核電廠的延役,以及續建品質堪憂的拼裝核四,根本與再生能源無關。
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
風傳媒新聞分享 (「盼台灣成為獨立個體」從小在台北長大的「新住民」女孩傅榆,透過拍紀錄片找出自己的根)
潘渝霈
傅榆以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奪下55屆金馬最佳紀錄片獎,她在台上發表感言時說到「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一句話引發熱議,甚至挑動中國的敏感神經,讓許多中國籍演藝人員表態抵制,她個人的臉書也遭大量中國網民翻牆灌爆。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蘋果日報論壇文章分享 (林夕看「韓流」:今日香港,明日高雄)
林夕/作家、作詞人(發表於香港《蘋果日報》專欄)
[楊風前記]林夕是被喻為詞神香港著名文字工作者,在台灣和香港都享有盛名,譜寫歌詞奠定他詞神地位,像是王菲的「紅豆」、「流年」、陳奕迅的「愛情移轉」、「六月飛霜」、「你的背包」、張惠妹的「我最親愛的」、蔡依林的「不一樣又怎樣」、謝霆鋒的「玉蝴蝶」等,都出自林夕筆下。
[楊風前記]林夕是被喻為詞神香港著名文字工作者,在台灣和香港都享有盛名,譜寫歌詞奠定他詞神地位,像是王菲的「紅豆」、「流年」、陳奕迅的「愛情移轉」、「六月飛霜」、「你的背包」、張惠妹的「我最親愛的」、蔡依林的「不一樣又怎樣」、謝霆鋒的「玉蝴蝶」等,都出自林夕筆下。
蘋果日報論壇文章分享 (朱宥勳專欄:好口才也填不滿的500字 )
朱宥勳/作家
眾所矚目的高雄市長辯論會在周一落幕。一如往常,陳其邁與韓國瑜兩方的核心支持者對同一場辯論做出了天壤之別的評價,堪稱「一場辯論,各自表述」。不過,有幾個「硬指標」卻是不管怎麼詮釋都不可能扭曲的。比如根據沃草網站的「即時事實查核」,韓國瑜在辯論中提到的11項陳述僅有2項正確,而陳其邁則是7項有6項正確。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韓國瑜在辯論中常常「用不完發言時間」,好幾度被主持人詢問:「韓先生您還有時間,請問還有需要補充的嗎?」
堅定非核減煤 邁向能源轉型
學術界呼籲對第16號公投案「要求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俗稱「以核養綠」)投下「不同意」票
2018年地方選舉將至,除了縣市長及縣市議員,國人也將踐行直接民主,就10個公民投票案投下「同意」或「不同意」票。其中,第16號公投案,領銜人打著「以核養綠」名號,主張「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即「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2025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之條文,訴求重啟核四以及核一、二、三廠延役。作為長期支持「非核減煤」家園、期盼台灣邁向「能源轉型」的學術工作者,我們基於以下幾點,呼籲國人對第16號公投案投下「不同意」票。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蘋果日報論壇文章分享 (翁山蘇姬不再明亮)
倪國榮/自由業
看到翁山蘇姬連續被撤獎,年紀大些的人應有感慨,我們的成長裡,也就是1990年緬甸國會大選,其全國民主聯盟大勝被軍政府作廢後的20年間,她被打壓被軟禁15年,是國際赫赫知名的,獲諾貝爾和平奬,事蹟也拍成電影。但2015年再度國會大選大勝,翁山蘇姬一躍為全國最高領導人,總統則為象徵性元首,眼看緬甸民主春天洶洶湧湧來臨。
2018年11月15日 星期四
自由電子報投書分享 (比對挺管與韓流的暗黑勢力)
陳炳輝 (台灣大學機械系特聘教授兼校務代表)
親身經歷了管中閔校長遴選事件,我深深的感受到近期挺韓國瑜的新興勢力,和管案在九月初民意大逆轉後,挺管陣營的操作模式上有許多雷同之處。
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628 旅記 (新竹尖石泰平山、「1642 峰」、李崠山)
新竹尖石李崠山 (1914 m,一等點,頭前溪水源保護柱) 是台灣小百岳之一,山頂古堡建於日治時期,當時稱為「李崠隘勇監督所」,是泰雅族與日本軍警交戰古戰場,
新竹縣政府於 2003 年將此建物遺跡指定為古蹟,並以泰雅語稱為「Tapung
古堡」。有關李崠山古堡來龍去脈以及李棟山莊主朱萬壽老先生傳奇故事,本社 368 旅記作過精闢介紹,有興趣的可加以點閱。
蘋果日報論壇文章分享 (翁達瑞:大家一起來教訓民進黨?)
翁達瑞/北美商學院教授
九合一大選已進入最後衝刺,「做不好下台」似乎是這次選戰的主軸。不滿民進黨中央執政成績的民眾,把這次地方選舉當作宣洩的出口。甚至許多傳統親綠的選民,也都找到了教訓民進黨的理由:
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627 旅記 (台中和平屋我尾山 + 探路或橫嶺山)
谷關七雄是台中和平谷關風景區附近七座著名中級山合稱,包括八仙山 (2366 m)、馬崙山 (2305 m)、屋我尾山 (1796 m)、波津加山 (1772 m)、東卯山 (1690 m)、白毛山 (1522 m) 與唐麻丹山 (1305 m),這七座山峰頂都立有三等三角點。2012 年,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舉辦過「谷關七雄完登活動」,只要民眾當年 6-8 月間完登這七座山,就可獲該管理處頒發證書及徽章。
自由時報特稿文章分享 (《冷眼集》丁守中與韓國瑜)
記者鄒景雯/特稿
丁守中與韓國瑜都是國民黨的候選人,他們還都是政壇老面孔,一個想要收復台北失土,一個意外在高雄打出了局面,這兩個人目前都已經不是他黨候選人可以忽視的競爭對手,但是雖然在同一塊招牌底下,他們的路線定位卻有著相當顯著的對照。
2018年11月9日 星期五
自由電子報評論文章分享 (《自由廣場》誰造就韓流? 韓流又造就誰?)
◎ 陳茂雄
韓國瑜掀起旋風,令綠營緊張,擔心失去高雄市長寶座。藍營則將韓國瑜當作強壯的母雞,希望他帶動中國國民黨在各地的小雞。只是選情的熱絡與選票並無直接關係,只要選區五%的民眾熱心地介入活動就熱鬧非凡,然而絕大部分支持者並不會介入選舉活動,除非給予特殊的「刺激」。
蘋果日報論壇文章分享 (台教會會長林秀幸:國民黨應該退出台灣歷史的舞台)
林秀幸/台灣教授協會會長、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民進黨二次執政,是在2014年太陽花運動之後,伴隨的新局是本土小黨的成立,包括時代力量,社民黨,和基進側翼。
2018年11月8日 星期四
626 旅記 (苗栗泰安橫龍古道、騰龍山 + 加里山或橫龍山)
此行安排苗栗泰安橫龍山
(1318 m,三等點)、橫龍古道與騰龍山 (1655 m) 的舊地重遊路線 (461 旅記),行中擬加走騰龍山與加里山間一段往返,並擬以與加里山相距不遠杜鵑嶺 (2113
m) 為折返點。
橫龍山是加里山 (2220 m,一等點) 西南稜脈高點,緊鄰雪霸國家公園苗栗段起點,橫龍古道原為清安村龍山部落 (泰雅語原稱 Siwasik ,中文音譯斯瓦細格部落) 獵徑,後來變成龍山與南庄鹿場兩部落聯絡途徑;日治政府為了監控新竹五峰石鹿地區泰雅族,循此山路舊徑修建了「加里山理蕃道路」,由橫龍山到加里山,進而延伸到樂山、鹿場大山以及鵝公髻山,當時沿途所設警察監督所、隘寮等設施,如今只能從地基、駁坎、矮牆等遺跡,以及橫龍古道沿途解說牌,略知一二。
根據橫龍古道解說牌,古道終點騰龍山又稱橫龍山北峰,實際上騰龍山位於橫龍山東北方且比橫龍山高度多了 300 m 以上,所以把橫龍山視為騰龍山西南峰,並以騰龍山取代橫龍山作為龍虎鳳水雲三星之龍應較允當。
加里山 (2220 m,一等點) 是非常熱門台灣小百岳,位於苗栗南庄東河、蓬萊以及泰安錦水三村交界,山勢峻峭雄偉號稱「苗栗縣山」,其山形類似日本富士山因而又有「台灣富士山」別稱;從加里山向四周分出不同稜線上山頭包括:北稜向天湖山 (光天高山),東稜哈勘尼山,東南轉東稜鹿場大山 (樂山),西南稜橫龍山與虎山 (虎子山)、西南轉西稜八卦力山等。
一行
2 車 10 人從台北出發到苗栗公館中油加油站會車,之後車行台 72 線快速道路,輾轉進入苗 62 線約 12 k 岔口,轉左線橫龍產道到主線路底橫龍山古道登山口停車,展開行程。
行程記錄如下:
1020-1028 橫龍古道登山口 (登山口旁石碑上刻著「橫龍古道」紅字)
1028 起登,上行石階
1020-1028 橫龍古道登山口 (登山口旁石碑上刻著「橫龍古道」紅字)
1028 起登,上行石階
1032 雨量測量計岔路 (左往橫龍山);取右循稜續行古道
1042 老舊「橫龍古道環境解說 - 2」導覽牌
1042 老舊「橫龍古道環境解說 - 2」導覽牌
1046 老舊「橫龍古道環境解說 - 3」導覽牌 (此處可能是從前隘寮所在)
1049 大岩壁
1051 里程樁「1.5 k」(騰龍古道 3 號救援樁設立在附近)
1051 里程樁「1.5 k」(騰龍古道 3 號救援樁設立在附近)
1101 里程樁「2.0 k」;從「1.5 k」到此大多陡上,是古道落差最大一段
1103-1111 騰龍山;位於泰安南庄交界,相距不遠虎子山歷歷在目
1111 離開騰龍山向前續行不久後稍稍走偏,但很快地找回正軌
1122 林務局標記枯巨木;稍後瞥見左側下風處約
30 m 林間一處廢營地,現場留棄一塊搭帳用帆布
1157 山徑由和緩轉急陡坡起點;騰龍山到此起伏不大,後續一長段拉繩大多是箭竹陡坡,總爬升高度可能超過 100 m,沿途坡度少則 60-70 度,最險峻處超過 90 度
1211 拉繩陡坡結束,進入緩稜箭竹林坡段
1221 還是箭竹林緩稜坡;到達這裡前路經往虎子山岔路
1211 拉繩陡坡結束,進入緩稜箭竹林坡段
1221 還是箭竹林緩稜坡;到達這裡前路經往虎子山岔路
1223 醒目布條「蕃山越嶺仁者無敵」
1227-1230 緩稜杜鵑林徑
1243-1316 杜鵑嶺 (三岔峰,杜鵑嶺步道 11 號救援樁設立位置,在此午餐休息);剛到不久,遇到從加里山過來、往大坪登山口而去 4 人 (1 男 + 3 女;帶頭男士連走過虎子、加里、騰龍三山,知道騰龍山來此途中有一段不能掉以輕心危險陡坡);後來又遇到從大坪登山口過來、往加里山口而去獨行俠
1322 巨岩
1324 左繞拉繩攀上岩石
1340-1344 加里山;人來人往,果然是熱門山頭,今日登峰人潮最多時刻已過,但仍有將近 20 人在場
1324 左繞拉繩攀上岩石
1340-1344 加里山;人來人往,果然是熱門山頭,今日登峰人潮最多時刻已過,但仍有將近 20 人在場
1345 回經與加里山相距不遠「杜鵑嶺步道 15 號救援樁」
1412-1413 眺賞壯闊山景
1415-1419 杜鵑嶺
1421 急轉左側拉繩陡下坡
1424 根幹生出許多小樹瘤紅檜
1448-1449 回經往虎子山箭竹岔路
1501 回經總爬升可能超過 100 m 拉繩長坡最險峻小段
1531-1532 大樹瘤
1537 去程所經林間廢營地上風處
1544-1547 被採伐 (盜採?) 過優美林區; 林相優美,林間多見巨石,是正路所經但去程漏失一段);
1412-1413 眺賞壯闊山景
1415-1419 杜鵑嶺
1421 急轉左側拉繩陡下坡
1424 根幹生出許多小樹瘤紅檜
1448-1449 回經往虎子山箭竹岔路
1501 回經總爬升可能超過 100 m 拉繩長坡最險峻小段
1531-1532 大樹瘤
1537 去程所經林間廢營地上風處
1544-1547 被採伐 (盜採?) 過優美林區; 林相優美,林間多見巨石,是正路所經但去程漏失一段);
1557-1603 三岔林間空地 (桃園鐮刀隊指標左往騰龍山,右往大湳林道,回往虎山);也是去程漏失正路所經地點
1604-1606 騰龍山
1621 大岩壁;山徑另側青楓樹少許枝條上樹葉已染紅
1640「泰安雨量測量計」
1648-1705 古道入口
1710-1820 車行離開古道入口不久即受阻,擔心回不了家,心急如焚
1621 大岩壁;山徑另側青楓樹少許枝條上樹葉已染紅
1640「泰安雨量測量計」
1648-1705 古道入口
1710-1820 車行離開古道入口不久即受阻,擔心回不了家,心急如焚
1820-1840 靜待出事車主請拖吊車來解決事故期間;大夥此時心情轉憂為喜,開始有閒情雅致欣賞夜空亮眼爭輝諸星
此行飛霖全程相隨,原只想走到杜鵑嶺就回頭,沒想到還能繼續從容地完登加里山,感覺當然很棒;其餘行員受阻於山徑由緩轉急陡坡路段後回經騰龍山,轉往完登橫龍山,走得也頗盡興。
郭董提供 GPS 顯示:連登騰龍山與加里山一組去回路程與總爬升高度各約 14.6 k 及 1139 m (GPS 圖中1-3 依序為騰龍山,杜鵑嶺,加里山),另一組去回路程與總爬升高度則各約 12 k 及 808 m (GPS 圖中1 與 2 分別為橫龍山與騰龍山)。部分照片由淑敏和明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