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旦走過鳴鳳古道群,該回曾由硬漢嶺岔路平台循稜往西南多探了一段野趣橫生新路線 (758 旅記),當時沒順稜走到和興山 (692 m,殖產局補點) 是此行主要目標。和興山登頂記錄最早見於 2009 年,經十多年沉寂後,近兩、三年間又見到數篇此山登頂記錄。
此行擬從錫隘古道入口開登,探尋可接到硬漢嶺往西南方稜線捷徑,進而登頂和興山。成也不成?結果會如何發展?
一行3 車 6 人到錫隘古道入口 (台 3 線接苗 26 線到錫隘隧道出入口附近) 下車集合,展開行程。
行程記錄如下:
0949起步
0954 錫隘古道導覽牌旁岔路;進入古道左岔
0957 路左山坡竹林出現藍腹鷴;驚鴻一瞥
0959 上行乾溪谷
1016-1020 離開溪谷,往南切上稜線
1023 稜線上大樹 (櫸木?)
1029-1036 難以續上,轉左緩繞
1041-1054 再度上稜,逐步陡上
1108-1113峭岩當前,望岩興嘆
1113原路撤退,以防第一
1150 陡下途中偏離來時路,將錯就錯續陡下
1209-1245 相鄰上、下兩平台 (午餐休息地點);下抵有塊棄置帆布上方較小平台前,發現右側有小路,其入口旁見紅色路條
1245-1247 離開午餐地點,進入路條指引小路,拉繩沿著岩壁凹溝上行
1255-1259 夥伴們逐一鑽過大倒木,姿態萬千
1308 鑽過長頸龍樹
1318-1323夥伴們依序安然通過拉繩橫渡險坡
1342 努力向上途中
1348-1352 接主稜 (左上往和興山,右下往硬漢嶺岔路平台;標示說明我們走上來的是「冒險路線」);兵分兩路,陳老師與 Allen 就地小休後將取右經硬漢嶺岔路平台,接走錫隘古道回停車處,我與另 4 位夥伴續往和興山
1358「570 峰」(去年探過無名山頭,758 旅記)
1358-1408客串當「Uber Eats」外送員,從「570 峰」去回前述兵分兩路處
1409 離開「570 峰」,循稜續往和興山
1416 彎身通過突兀巨石下方
1446-1447 下斷稜凹溝 (右側設有攔阻繩),取左下行凹溝,稍後拉繩切上右側山坡
1449 迎賓樹藤
1451-1453 寬敞疏林地
1503 更寬緩疏林地
1508 拉繩攀岩
1511 抱石樹 (雀榕)
1514-1527 和興山;位於獅潭和興村吊石地區與公館交界,又名吊石山,在此林間山頭留下路條者包括祥馬、志同道合登山健行隊、苗栗軟腳蝦登山健行隊、桃園市永高登山健行隊、伸港登山隊等;停留期間只有茶墾王跟到
1527 與茶肯王相偕原路回走;數分鐘後遇見迎面而過 3 位夥伴,後來他們登和興山後,繼續行經新石門山走出協靈宮 (763 旅記)
1548 前述迎賓樹藤
1551 路左小規模駁坎
1552 前述斷稜凹溝
1610 拉繩陡上,路經形狀略似台灣石塊
1628 前述突兀巨石
1638 前述主稜與「冒險路線」交會點
1650-1657 硬漢嶺岔路平台 (有保安林界水泥柱)
1657下行錫隘古道 (指標往獅潭 1.52 k)
1705 錫隘崎巨石 (「上崎觸鼻孔,下崎觸髻鬃」)
1716 錫隘古道導覽牌旁岔路
1719-1608 錫隘古道入口;等候陳老師接載其餘夥伴們來會合
此行自行探路不成撤退途中,竟巧妙接到前人高手開發出來「冒險路線」,讓我想到「如有神助」。登和興山也讓我想到「家和萬事興」,幸福美滿人生與溫馨和樂家庭密不可分,因此如何與家人維持密切良好互動至關重要。
GPS 記錄此行全程距離與總爬升各約 7.5 k 與 800 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