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 星期日

896 旅記 (雲林林內龍過脈森林步道連走觸口山與南觸口山連線 O 行)

計畫不如變化,此行雲林林內計畫臨時修改,實走路線為龍過脈步道連走觸口山 (331 m,三等控制點,原有三○九號三等點遺失) 和「328 峰」(南觸口山,森林點) O 行。

 

林內鄉位於雲林東北端,面積和人口各約 37.6 km2 16500人,東西南北邊分別與竹山、莿桐、斗六、二水等鄉鎮市鄰接,鄉內東南部為丘陵,西北部為平原,兩者面積差不多,丘陵多屬國有保安林,平原多為肥沃良田。

 

龍過脈森林步道位於林內東南部丘陵地帶,從草嶺、竹山交界處俯瞰此間稜線狀似龍脊,稜線往下延伸到濁水溪與清水溪交會口時又像龍汲水,是為「龍過脈」名稱由來。這條步道三入口分別在林內公園高處濟公堂、鐵管坑、以及坪頂,沿途風景優美,有少部分陡階但大致而言並不難走。

 

一行 2 7 人車程南下,從國道 3 號林內出口下交流道,接竹山鎮南雲交流道/南雲交流道聯絡道,續走內山公路/ 3 線和新光路,抵林內濟公堂 (公園路 1 ) 停車場下車。濟公堂創立於 1958 年,源自浙江杭州西湖淨慈寺,位於日治時期林內神社遺址所在地,停車場旁鳥居為神社第三鳥居之重建。由此展開行程前,臨時邀得家住斗六家名 (昔日碩士班高足) 來參行。

 

行程記錄如下:

 

1021-1022公廁旁登山口;有「龍過脈登山入口」指標與一座石燈籠 (神社遺跡)

 

1022-1025上行石階,抵見「龍過脈森林步道導覽圖」立牌處;前段石階左側山坡上多棵粗大琉球松是日治時期引進種植

 

1030-1032南林內山土調圖根點 (169 m);這類基石一般無編列字號,此基石上「一三四号」不知是何時何人所刻記

 

1043 觀景台

1047BOK+070」里程樁

1051 分岔指標 (濟公廟 399 m,觀景台 67 m,左往鐵管坑 184 m,前往觀景台 67 m )

1051-1055 直上兩側有護欄階梯到觀景台後回到分岔點,取右下到雙向指標 (開復廟 530 m,龍過脈森林步道 294 m);續行右向龍過脈森林步道

 

1109 分岔指標 (景觀涼亭 98 m,龍過脈森林步道鐵管坑段入口 1300 m,龍過脈森林步道坪頂段入口 1180 m)

 

1117-1125「蓪草-撐著一把大雨傘」導覽牌附近;隨機逗教,引導同伴重新認識此間茄苳、稜果榕、血桐、蓪草等樹木

 

1129-1138大平台觀景休息區 (海拔約 250 m);設有涼亭與伸展、引體向上相關運動設施

戰將級登山美女現場展示玩槓功夫連結

https://youtu.be/OdffOf_U_jw

 

1141-1143 猴子出沒區

猴子敏捷身影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F9OaZxfODj4?feature=share

*去年在滿月圓捕捉到「藝高猴膽大」連結

https://youtu.be/gpBxPQqi0LA

 

1151-1155 邊走邊賞景

1200 隘關 (兩山壁間蔭涼狹徑)

1202-1243 觀景台 (午餐休息)

1255 三兩間懷舊磚瓦厝

1257-1307 雲林縣列管坪頂社區珍貴老樹群;樹下民國 68 年所建涼亭 (長壽亭) 左側有 3 棵芒果樹 (胸圍2 棵超過 4 m,另一棵約 3.4 m) 1 棵九重吹 (即九丁榕,樹圍約 2.5 m),涼亭右側有另 1 棵胸圍超過 4 m芒果樹,看來是 5 棵老樹中最粗壯的;民國 99 年雲林縣政府立牌指出老樹年齡均約 200 歲,但坪頂社區發展協會較新立牌指出這些芒果樹乃 1561 年由荷蘭人引進種植,算來已超過 360 歲,都仍生機盎然

林內鄉坪頂村老樹群留影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dlvOcVYtaA0?feature=share

相關芎林鹿寮坑九丁榕老樹連結

https://youtu.be/BHxPf5DQPRQ

 

1312 老磚厝入口磚牆圍籬

1313 懷舊風情塗墼厝 (土埆厝為台語異用詞);除了屋頂覆瓦改為鐵皮,整體屋況良好

 

1314  結實纍纍樹葡萄;垂涎欲滴,唾手可及,差點犯戒

 

1314素雅老磚厝;前埕芳草萋萋

1318引人入勝廣袤平地茶園

1330-1332 進入左岔小徑,經「保安林界」水泥柱,抵觸口山控制點 (茶園邊緣)

 

1334-1405 從觸口山控制點回到水泥路續行所至「坪頂 111」電桿

1405-1410 進入電桿旁左岔稜線小徑,經「榮民保育竹林地」水泥柱,抵南觸口山森林點;登頂合照顯示牛頭不對馬嘴,怎麼回事?

 

1419-1455 從南觸口山森林點回到水泥路續行所至分岔 (指標右往蜂巢坑);續行水泥路

 

1505 分岔 (指標右往加走坑);續行水泥路

1517路左涼亭

1519「龍過脈森林步道林茂段 200 m」指標

1520 60 2 k 附近分岔 (指標右往土地公坑);取右岔

 

1526「觀景涼亭1232 m」指標

1537 分岔指標 (前往龍過脈森林步道坪頂段入口 928 m,左上往觀景涼亭246 m;左岔植被茂密,失去路跡 )

 

1545 前述大平台觀景休息區

1553 前述開復廟與森林步道雙向指標

1608 上午所經分岔指標 (濟公廟 399 m,觀景台 67 m,鐵管坑 184 m )

 

1614 南林內山土調圖根點

1631 濟公堂停車場

 

全員回到濟公堂後名先告退,其餘人員上車到新光路 (內山公路) 過新光橋前分岔處下車 (「路燈編號353316」電桿) ,展開林內山 (233 m,一七八號三等點) 探路。結果選擇中退,以策安全,情節就此略過。

 

此行完成龍過脈森林步道連走觸口山和南觸口山 O 行乃是始料未及,行間談笑風生,行後皆感滿意。來後才知,林內鄉龍過脈森林步道東邊坪頂村一帶山麓是每年初春 (三月到清明前後) 數以萬計紫斑蝶由南往北遷徙所經要地。林內鄉更是瀕臨絕種八色鳥重要棲地,據說鄉內湖本村是全球八色鳥最大繁殖區,也是八色鳥記錄最完整地方。

 

GPS 記錄此行龍過脈森林步道連走觸口山和南觸口山 O 行里程與總爬升各約 12.4 k 590 m;部分照片由宜諼和淑敏分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