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千慧登山社(風格獨具, 最不一樣的登山社)
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327 活動通知
敬致千慧登山社社員及社友
一、好夢易醒,去年台大馬拉松賽讓我產生「夢醒時分」失落感
(2010
年
12
月部落格
281-2
特記
)
;當然不必擔心我,只是開玩笑的失落啦!今年台大馬拉松賽將於本週六
(12
月
3
日
)
開賽,我的體能應沒退步,但那位「大敵」實力有增無減,因此我想回到尋夢園重溫美夢,看來機會微乎其微。
閱讀更多 »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327 & 328 活動預告
敬致千慧登山社社員及社友
一、連走豹子廚古道、北勢溪古道以及憨子坑古道是超優路線,後來還走了一段意想外的精彩溯溪,真是有夠讚;想要瞭解此行梗概請看
326
旅記及後附照片。
閱讀更多 »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326 旅記 (坪林豹子廚越嶺古道、雙溪北勢溪古道、憨子坑古道 + 額外溯溪)
號稱大台北後花園的新北市雙溪位於雙溪川與北勢溪上游區域,面積比汐止與平溪合起來稍大;合計面積超過三分之一個雙溪的泰平里轄內灣潭和烏山兩相鄰村落,更可謂是此後花園中後花園。此行路線不出雙溪泰平及坪林邊陲豹子廚一帶,風景旖旎無比,來過的人都會想再來。
閱讀更多 »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326活動通知
敬致千慧登山社社員及社友
一、前回出遊
(11/13)
一償宿願,登頂嚮往已久的陽明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內磺嘴山,可惜霧濛濛雨濛濛,看不到週邊優美風光。同行夥伴
Wind
自承她登山三年以來,這次走得最狼狽;怎麼個狼狽法?請看
325
旅記即知。
二、
週日
(11
月
20
日
)
安排連走坪林豹子廚步道、雙溪北勢溪古道、憨子坑古道,路線優美又好走,錯過可惜。
閱讀更多 »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325 旅記 (陽明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內磺嘴山)
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磺嘴山系屬於生態保護區,必須申請入山證才可入登,如未經核准自行闖入而被查獲,可能被處以高額罰款。磺嘴山是一龐大錐型火山體,山頂是一個缺口朝北,直徑和深度各約
500 m
及
60 m
的馬蹄形死火山口,並已積水成為磺嘴池。磺嘴山系群峰之首的磺嘴山主峰
(912 m
,三等點
)
是新北市萬里區最高峰,屹立於磺嘴池東南方;排行老二磺嘴山北峰
(911 m
,三等點
)
則位於磺嘴池西北方,與主峰隔著磺嘴池對望。磺嘴山系經常籠罩雲霧而且牛路錯縱複雜,但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已在容易迷路路段牽設防迷地線,因此只要細心,登磺嘴山尚不致迷路。
閱讀更多 »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325 活動通知
敬致千慧登山社社員及社友
一、內湖忠勇山之行暨慶功餐敘非常圓滿,可謂十全十美;除了兩位東道主人共有二十人
(
九男十一女
)
參加。可惜只顧大吃特吃好吃東西,竟然把
拍攝慶功宴全員大合照的重要事情忘記,導致
324
旅記
(+
慶功
15)
後面相片看不到兩位東道主人及四位下午才趕來餐敘朋友
。
閱讀更多 »
2011年11月8日 星期二
324 旅記 (內湖碧湖步道、圓覺瀑布、忠勇山) & 第 15 次慶功
忠勇山
( 325 m
,圖根點
)
、鯉魚山
( 223 m
,圖根點
)
、及圓覺尖
(290 m)
合稱內湖三尖,忠勇山是五指山支稜,山形呈尖峰狀,因此又稱為大尖山,山上有一座蔣介石立像;鯉魚山名稱源自山形頭高尾低狀似鯉魚之故,又有小尖坑山之稱;圓覺尖山勢較小,因山腰有圓覺禪寺而得名。
閱讀更多 »
2011年11月3日 星期四
324活動通知(+慶功15)
敬致千慧登山社社員及社友
一、東北角無耳茶壺山、半屏山、燦光寮山三山連登之行很美妙,籠罩山上的濃厚嵐霧下午兩三點以後
逐漸散去,因此下山繞回金瓜石客運站途中,得以欣賞到一幕又一幕浮現眼前的旖旎山海美景
。五年前走過同樣行程,從放在旅記後面的當時舊照片可看出,頑強如我終究仍難逃歲月與憂患的雙重催老,尤其頭頂烏黑美髮減少得很明顯,令我惋惜。
閱讀更多 »
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
323 旅記 (瑞芳金瓜石無耳茶壺山、半屏山、雙溪燦光寮山)
無耳茶壺山、半屏山、燦光寮山連登,是北台灣頗有名氣登山路線之一,中南部不時會有山友慕名專程結隊搭專車到瑞芳金瓜石來行踏。本社五年前
(2006
年
10
月
21
日
)
走過這條路線,這回舊地重遊,如同
9
月猴山岳之行
(317
旅記
)
一樣,除了我之外行員全部換新。
閱讀更多 »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
熱門文章
911 旅記 (桃園復興榮華山與那是山連線雙向縱走)
此行排走桃園復興榮華山 (1015 m ,森林點 ) 與那是山 (1520 m , 1532 號二等點 ) 連線,這條路線 11 年前安排過,該回旅記中提及大隊人馬中有 3 人走到那是山,但如今其中 2 人無此記憶,真相如何只有天知道 (444 旅記 ) 。
912 活動通知 (更新版 ) *8/28 更新
敬致千慧登山社社員和社友 一、台鐵環台三日行完結篇精彩說不完 (905-2 旅記四 ) 。
912 前記 (鯨魚不是魚,石吊蘭不是蘭) *9/11 增貼兩張不同葉形和生態石吊蘭花照片
上週六 (8/30) 到宜蘭大同走婆羅山與梵梵山連線,行中邂逅開著一朵淺紫色漏斗形花小植物,相當吸睛怡人。這種植物應是石吊蘭屬 ( Lysionotus ) 台灣固有種 ( 學名: Lysionotus pauciflorus ) ,俗稱石吊蘭或台灣石吊蘭。
905-2 旅記四 (標新立異台鐵環台三日遊第三日之雲林虎尾行腳續集)
之前談到參訪虎尾水塔下方一等三角點時想不到招來「楊風遇到羊瘋」現世報,幸好化險為夷 (905-2 旅記三 ) ,慚愧又感恩。
913 旅記 (宜蘭大同旗山、旗山東峰、光天分遣所、東雲分遣所)
此行排走宜蘭大同旗山 (1135 m , 6229 號三等點 ) 與旗山東峰 (1118 m ,省府圖根補點 ) 連線,順探「光天」和「東雲」兩處隘勇線分遣所遺址,這條路線相當於昔時「ボンボン山隘勇線」 ( 梵梵山隘勇線 ) 東段,而本社上回登梵梵山後下山回程大略就是走「ボン...
蘋果日報論壇文章分享 (一位教師:「終身學習」才是教育的王道)
邱世長/教育工作者 拜讀作家朱宥勳的《教不完的迷思》一文,筆者獲益良多。因為當今社會,新知識與新技能是以倍數在成長,導致老師教不完、學生學不完,這已經不再是論辯的議題,而是未來必然的趨勢。
764 旅記 (桃園復興合脗頭山與赫威山間連稜路線探勘有成)
日治時期為了有效監督管理全台山區原住民,在 1895-1917 年間前後多次施行隘勇線推進政策,其中插天山隘勇線桃園段完成於 1907 年 ( 明治 40 年 ) ,從枕頭山到塔開山 ( 即北插天山 ) 途中所經包括角板山、合脗 ( 今稱合流 ) 、合脗頭 / 合脗頭...
914 活動通知
敬致千慧登山社社員和社友 一、走讀宜蘭大同旗山隘勇線 ( 梵梵山隘勇線東段 ) ,見證世事無常,也學到一點相關戰史 (913 旅記 ) 。
913 活動通知
敬致千慧登山社社員和社友 一、宜蘭大同婆羅山與梵梵山 連線充滿野性美 , 固然有窒礙難行之處 , 但獲得充分療癒回饋 ,不是一個讚字了得 (912 旅記 ) 。
912 旅記 (宜蘭縣大同婆羅山與梵梵山連線)
此行排走宜蘭大同婆羅山 (1415 m , 6230 號三等點 ) 與梵梵山 (1713 m ,省府圖根補點 ) 連線,路線不出英士村。英士村是位於梵梵溪匯入蘭陽溪左岸山腹原民部落,源自日治大正元年 (1912) 三個泰雅族小部落 (Pagong 、 Ttaxan 、 T...
千慧登山社規章
壹、創社日期: 2004年元旦
貳、社名含意: 千回(千回登山)
→千會(千回會面)
→千慧(成就大千智慧)
參、活動要旨:
一、2004 年起,每年開辦四十次以上登
山健行活動,活動總次數以一千次為
目標。
二、活動日期盡量選擇週六。
三、每次活動行程最少四小時,且須包含
高度超過五百公尺或有三角點的山峰。
四、連續兩天以上活動,一律以二次活動
計算之。
五、活動以二十次為一段落,每完成一段
落活動,由副社長兼總協調舉辦慶功
聚餐。
六、歡迎社員邀請親朋參加活動,但每次
活動人數以二十人為上限。
七、
2011
年
4
月建立的“
296-2
特別篇
(
千慧彩虹班專欄
)”
是未婚男女聯誼專區,隨時歡迎點閱其中公告的最新活動訊息。
肆、社員:
一、須年滿四十一歲,才能成為本社社員。
二、社員人數以十組 (A-J 組) 二十人為滿
額 (含保留名額),每組兩人。
三、年出席率低於百分之五十之社員,降
格為社友。
四、A 組社員楊風 (假名) 擔任本登山社副社
長兼總協調。
網誌存檔
►
2025
(91)
►
9月
(8)
►
8月
(10)
►
7月
(13)
►
6月
(8)
►
5月
(11)
►
4月
(9)
►
3月
(9)
►
2月
(11)
►
1月
(12)
►
2024
(130)
►
12月
(11)
►
11月
(12)
►
10月
(10)
►
9月
(13)
►
8月
(13)
►
7月
(8)
►
6月
(10)
►
5月
(10)
►
4月
(8)
►
3月
(11)
►
2月
(12)
►
1月
(12)
►
2023
(116)
►
12月
(13)
►
11月
(10)
►
10月
(7)
►
9月
(7)
►
8月
(11)
►
7月
(8)
►
6月
(9)
►
5月
(11)
►
4月
(8)
►
3月
(11)
►
2月
(9)
►
1月
(12)
►
2022
(130)
►
12月
(13)
►
11月
(7)
►
10月
(10)
►
9月
(10)
►
8月
(13)
►
7月
(10)
►
6月
(13)
►
5月
(12)
►
4月
(10)
►
3月
(14)
►
2月
(8)
►
1月
(10)
►
2021
(131)
►
12月
(13)
►
11月
(9)
►
10月
(9)
►
9月
(12)
►
8月
(11)
►
7月
(14)
►
6月
(12)
►
5月
(12)
►
4月
(11)
►
3月
(9)
►
2月
(7)
►
1月
(12)
►
2020
(136)
►
12月
(12)
►
11月
(10)
►
10月
(13)
►
9月
(17)
►
8月
(10)
►
7月
(13)
►
6月
(10)
►
5月
(10)
►
4月
(12)
►
3月
(8)
►
2月
(10)
►
1月
(11)
►
2019
(154)
►
12月
(13)
►
11月
(11)
►
10月
(12)
►
9月
(10)
►
8月
(12)
►
7月
(15)
►
6月
(10)
►
5月
(13)
►
4月
(10)
►
3月
(17)
►
2月
(15)
►
1月
(16)
►
2018
(232)
►
12月
(22)
►
11月
(34)
►
10月
(16)
►
9月
(32)
►
8月
(12)
►
7月
(20)
►
6月
(15)
►
5月
(21)
►
4月
(16)
►
3月
(17)
►
2月
(9)
►
1月
(18)
►
2017
(194)
►
12月
(23)
►
11月
(17)
►
10月
(15)
►
9月
(13)
►
8月
(14)
►
7月
(15)
►
6月
(24)
►
5月
(22)
►
4月
(14)
►
3月
(13)
►
2月
(13)
►
1月
(11)
►
2016
(121)
►
12月
(8)
►
11月
(10)
►
10月
(9)
►
9月
(12)
►
8月
(12)
►
7月
(8)
►
6月
(12)
►
5月
(10)
►
4月
(9)
►
3月
(13)
►
2月
(6)
►
1月
(12)
►
2015
(115)
►
12月
(13)
►
11月
(10)
►
10月
(11)
►
9月
(13)
►
8月
(8)
►
7月
(8)
►
6月
(10)
►
5月
(9)
►
4月
(11)
►
3月
(9)
►
2月
(5)
►
1月
(8)
►
2014
(99)
►
12月
(8)
►
11月
(8)
►
10月
(9)
►
9月
(10)
►
8月
(8)
►
7月
(10)
►
6月
(8)
►
5月
(9)
►
4月
(6)
►
3月
(8)
►
2月
(7)
►
1月
(8)
►
2013
(106)
►
12月
(8)
►
11月
(8)
►
10月
(10)
►
9月
(7)
►
8月
(9)
►
7月
(10)
►
6月
(10)
►
5月
(10)
►
4月
(9)
►
3月
(8)
►
2月
(8)
►
1月
(9)
►
2012
(99)
►
12月
(8)
►
11月
(10)
►
10月
(9)
►
9月
(9)
►
8月
(7)
►
7月
(10)
►
6月
(8)
►
5月
(10)
►
4月
(8)
►
3月
(7)
►
2月
(9)
►
1月
(4)
▼
2011
(99)
►
12月
(8)
▼
11月
(9)
327 活動通知
327 & 328 活動預告
326 旅記 (坪林豹子廚越嶺古道、雙溪北勢溪古道、憨子坑古道 + 額外溯溪)
326活動通知
325 旅記 (陽明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內磺嘴山)
325 活動通知
324 旅記 (內湖碧湖步道、圓覺瀑布、忠勇山) & 第 15 次慶功
324活動通知(+慶功15)
323 旅記 (瑞芳金瓜石無耳茶壺山、半屏山、雙溪燦光寮山)
►
10月
(8)
►
9月
(9)
►
8月
(9)
►
7月
(8)
►
6月
(9)
►
5月
(7)
►
4月
(9)
►
3月
(9)
►
2月
(7)
►
1月
(7)
►
2010
(87)
►
12月
(8)
►
11月
(7)
►
10月
(8)
►
9月
(9)
►
8月
(7)
►
7月
(10)
►
6月
(8)
►
5月
(8)
►
4月
(6)
►
3月
(5)
►
2月
(4)
►
1月
(7)
►
2009
(31)
►
12月
(4)
►
11月
(4)
►
10月
(4)
►
9月
(5)
►
8月
(5)
►
7月
(4)
►
6月
(4)
►
2月
(1)
►
2008
(2)
►
12月
(1)
►
8月
(1)
►
2006
(1)
►
10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