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 前記 (鯨魚不是魚,石吊蘭不是蘭)
上週六 (8/30) 到宜蘭大同走婆羅山與梵梵山連線,行中邂逅開著一朵淺紫色漏斗形花小植物,相當吸睛怡人。這種植物應是石吊蘭屬 (Lysionotus) 台灣固有種 (學名:Lysionotus pauciflorus),俗稱石吊蘭或台灣石吊蘭。
石吊蘭為附生性常綠小灌木,高 20-30 cm,莖淺灰褐色,葉具短柄,對生或輪生,葉片形狀變異大,主脈背面凸起、上表面凹陷,側脈不明顯;網路所見石吊蘭葉片多具鋸齒狀葉緣,但我們所見石吊蘭葉緣不見明顯鋸齒狀,是較不一樣之處。
石吊蘭並非蘭科植物,而是屬於苦苣苔科 (Gesneriacea),多著生在樹上或岩上,常見於北部與東部中高海拔山區,花期約在夏季至深秋,花朵呈漏斗形筒狀,花色多為白或淡紫,適合利用吊盆、高腳盆、蛇木板等盆器栽培作為賞花植物。
*感謝蔡建平老師 (從前門生) 幫忙植物鑑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