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 旅記 (南投集集尖仔尾、大枋後山、北勢坑三井水泥柱與北勢坑山 O 行)
集集是南投縣轄下面積最小 (約 50 km2)、人口最少 (約 9800 人) 鄉鎮,東、西、北三邊分別與水里、名間和中寮相鄰,南邊與竹山和鹿谷接壤,以鐵道觀光聞名,也是九二一地震震央所在。
本社首次造訪集集是集集大山之行,所經跨及中寮與集集山區,除了獲成就感,還有碰到「大尾鱸鰻」特殊回憶 (641 旅記)。另一次行腳集集屬單獨行動,當天早上從日月潭伊達邵搭便車到水里車站換搭台鐵集集線火車,在集集車站下車展開獨行,參訪了不少鎮內景點,印象猶深
(「行腳漫遊,看見台灣」序曲)。
641 旅記連結
https://1000wisdomr417.blogspot.com/2019/03/641_19.html
「行腳漫遊,看見台灣」序曲連結
https://1000wisdomr417.blogspot.com/2021/05/blog-post_7.html
睽違多年,這回再度安排行腳集集,基本目標為連走尖仔尾 (396 m,222 號三等點) 與大枋後山 (398 m,省府圖根補點),之後視情況決定是否追加其他目標。
一行 5 人車程南下,從國道 3號 237-名間出口下交流道,續走內山公路/台 3 線進入集集,輾轉接環山街,右轉環山街 270 巷 (有往集集農場指標) 到丫岔 (「環山支 45」電桿) 取左,抵路邊荒廢休息區 (有「尖仔尾小徑」標示,還有「荒地不荒涵萬物 僻山不僻集千祥」、「崁幾株蘭探春秋消息 蓄半池水窺天地盈虛」等對聯佳句) 下車;「食飯皇帝大」,決定就地解決中餐後展開行程。
行程記錄如下:
1220 休息區處起步,走往西南方向道路
1220 人栽著生樹幹含苞待放蘭花
1221 木板欄上對聯「荒地不荒涵萬物 僻山不僻集千祥」(上聯:時隙雅集)
1223-1224 標示「尖仔尾小徑」漂亮木板欄
1224-1229 穿行一段肖楠林,接回尖仔尾小徑正軌,抵亂竹林間尖仔尾基石
1235-1241 循尖仔尾小徑出道路,回到休息區,看到紫葉酢漿草;這種草本植物的倒三角形紫葉賞心悅目,適於花壇與盆花佈置,粉紅小花只有一天壽命
1251-1253花花世界;一片藍花藤 (Petrea volubilis) 盛開串串藍紫色花朵,旁邊還有盛開朱紅和桃紅花九重葛;藍花藤為馬鞭草科 (Verbenaceae)
半蔓性植物,喜溫暖強光環境,新生枝條具攀附纏繞能力,有錫葉藤、許願藤、砂紙葉藤等俗名;另有第倫桃科 (Dilleniaceae)
學名為 Tetracera asiatica 白花植物,中文亦稱錫葉藤,易於被混為一談
1300 翼葉山牽牛 (Thunbergia
alata);為爵床科 (Acanthaceae)
山牽牛屬藤蔓植物,五瓣小黃花核心有黑褐色小圈圈
1301-1303 路邊林間一串串含苞待放血藤
1318-1323 抄捷徑,進出一段香蕉園
1327-1329 香蕉園間土路
1337-1341 下切檳榔林陡坡,接水泥路
1346 跨越水泥路左側凹溝,進入檳榔林
1349-1351 上切路右陡坡,抵大枋後山基石;基本目標至此達成,接下來決定前往探訪附近北勢坑山基石 (453 m,森林三角點),聽說途中還可順探「三井」水泥柱
1359 離開大枋後山基石續行
1358 長出不少花穗芒果樹 (高不及 3 m)
1411-1413 種蕉苗緩坡地
1415 眺望東北方山上佛塔 (鎮國寺);北勢坑山基石在佛塔附近
1417「竹坑枝 19 左分 18」電桿
1425-1426 又見漂亮盛開藍花藤
1426-1430 竹興宮;位於廣明里這座石板土地公係民國43 年由楊阿喜、林萬壽、吳盛長等當地耆老發起建造,並由鄒新枝植樹 (號稱「神木」榕樹),建廟石材遠從集集大山搬扛至此,由鄧春木開石打造成石板,九二一大地震後歷經兩次修改成為如今樣貌,貼靠廟旁石碑上刻著 3 位建廟發起人與植樹人姓名
1439「北勢支 58-1」電桿
1443南投縣政府設立路邊基石
1444 岔路邊標示 (鎮國巷與鎮國寺佛陀舍利世界和平塔)
1445 取左岔經槌子崎橋,進入鎮國巷
1449-1450 轉入左岔水泥路,經人居住舊屋
1452-1456 上抵路抵高壓電塔,不見基石,不久後陳老師尋獲設於電塔西側較低處竹林間刻「三井」字水泥柱;拜訪過這顆水泥柱山友少之又少
1501-1511 從「三井」水泥柱走回鎮國巷,續往鎮國寺方向,抵「0.5」里程標
1537 抵道路急右轉處 (右往鎮國寺,路旁有緩坡石頭駁坎), 轉入左岔,水泥路面轉為泥土,抵土路急轉左上處
1538圓環形水泥儲水塔施工現場;下方路上停著一台怪手
1538-1552 經儲水塔旁上切,抵稜線高地,獨自在東側尋找多時無所獲,之後轉到高地西側,與在北勢坑山森林三角點埋設處等候同伴會合
1555-1606 下山,經水泥路兩旁鐵柵門敞開處,出前述往鎮國寺道路急右轉地點;很想參訪鎮國寺,但時間不容許
1621 前述鎮國巷往「三井」水泥柱分岔處
1624-1625 經前述槌子崎橋,續行左向道路
1631門號「北勢巷 10 之 1」民宅
1648「藏密寧瑪巴 福德法幢上師廟」(右岔進入不遠處);時間不容前往參訪
1654門號「環山街 242」民宅
1655 轉入右岔 (有往「集集農場」指標)
1703「集集農場民宿」入口指標 (路右)
1712 丫岔 (「環山支 45」電桿);取左
1713 前述美麗花花世界
1717 停車處
此行首創集集山區基石/水泥柱 (3+1) 連走路線,除了沾沾自喜,也好奇這會否是空前絕後之舉。
GPS 記錄此行全程距離與總爬升各約 13.5 k 與 575 m;部分照片由宜諼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