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 旅記(牛港稜山)
牛港稜山又名風櫃斗湖山,由遠處遙望牛港稜山,見其與硬漢嶺連成似馬鞍之外型;而嶺狀如牛背,故取其音「牛岡稜」。
今日在MRT台大醫院站集合,全到齊後坐上640公車至其終點站-五股站下車,之後便開始步行;一行人沿著108線道走至641公車的活動中心站,在此終於看到寫有牛港稜山步道的牌子,我們便依其指示的方向前進。

稍做整理後準備起登;整理之餘在大榕樹前先來張合影。

經過夜總會(御史路)、中直路再接上民義路,終於走到觀音山風景區內。

續行1公里左右,來到牛港稜山步道口。喝口水,稍做歇息再繼續上路。


觀音山出火號抗日紀念碑,出火號為1895年五股地區抗日人士所發起的抗日事件。

由此眺望整個大台北盆地,可看到圓山大飯店和新光三越,只不過今天的天候不佳,放眼望去一片灰濛濛的陰雨天。

用完餐,我們續行至牛港稜山,此處有一小涼亭,涼亭的視野也不錯,可看到淡水河的出海口。出海口的左方為台北港,右方則為漁人碼頭。

來到牛港稜山,卻找不著土地調查局的圖根點(469m),在網路上找了許久方知圖根點原來立於涼亭後方的樹叢中。

結束牛港稜山的行程後折返,往遊客中心前進 ~

走至遊客中心,被這聳立且醒目的石雕作品所吸引,此作品「龍的傳人」由石雕家王秀杞先生以觀音山之石雕塑完成。 「龍的傳人」共分為八層,各層皆具有其深層的涵意。
石雕公園內的雕塑作品。石獅叼著卷軸,便是敘述著「龍的傳人」石雕的由來。


我們後方-楞巖閣,是大正15年由開山院的第三代住持覺淨法師所創建,建材也是採用觀音山之石,仿照西方巴洛克及閩南式迴廊之風格所建。
開山園內,寫於石頭上的詩句,道出世間亙古至今的婆媳問題。

開山園內的三尊觀音像,每尊觀音手持之物皆不同。

樹叢後方的建築便是開山院



看完開山園後繼續往凌雲禪寺前進。

凌雲禪寺內的千手觀音神像,此時的凌雲禪寺正在整修 。
今日在MRT台大醫院站集合,全到齊後坐上640公車至其終點站-五股站下車,之後便開始步行;一行人沿著108線道走至641公車的活動中心站,在此終於看到寫有牛港稜山步道的牌子,我們便依其指示的方向前進。
稍做整理後準備起登;整理之餘在大榕樹前先來張合影。
經過夜總會(御史路)、中直路再接上民義路,終於走到觀音山風景區內。
續行1公里左右,來到牛港稜山步道口。喝口水,稍做歇息再繼續上路。
觀音山出火號抗日紀念碑,出火號為1895年五股地區抗日人士所發起的抗日事件。
由此眺望整個大台北盆地,可看到圓山大飯店和新光三越,只不過今天的天候不佳,放眼望去一片灰濛濛的陰雨天。
用完餐,我們續行至牛港稜山,此處有一小涼亭,涼亭的視野也不錯,可看到淡水河的出海口。出海口的左方為台北港,右方則為漁人碼頭。
來到牛港稜山,卻找不著土地調查局的圖根點(469m),在網路上找了許久方知圖根點原來立於涼亭後方的樹叢中。
結束牛港稜山的行程後折返,往遊客中心前進 ~
走至遊客中心,被這聳立且醒目的石雕作品所吸引,此作品「龍的傳人」由石雕家王秀杞先生以觀音山之石雕塑完成。 「龍的傳人」共分為八層,各層皆具有其深層的涵意。
石雕公園內的雕塑作品。石獅叼著卷軸,便是敘述著「龍的傳人」石雕的由來。

我們後方-楞巖閣,是大正15年由開山院的第三代住持覺淨法師所創建,建材也是採用觀音山之石,仿照西方巴洛克及閩南式迴廊之風格所建。
開山園內,寫於石頭上的詩句,道出世間亙古至今的婆媳問題。
開山園內的三尊觀音像,每尊觀音手持之物皆不同。
樹叢後方的建築便是開山院
看完開山園後繼續往凌雲禪寺前進。
凌雲禪寺內的千手觀音神像,此時的凌雲禪寺正在整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