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6日 星期日

887 旅記一 (「行腳漫遊,看見台灣」系列之南投魚池行之一:金龍山曙光步道)

龍年收尾行程安排到已故前司法院長林洋港故鄉南投魚池行腳,路線目標除了明定大雁村內金龍山步道連走槌子寮山森林三角點 (880 m) 與殖產局樟林地界第二號 (850 m),還有未表明額外追加腹案。

 

魚池鄉地質氣候適合種茶並以製造紅茶有名。1925年日本人從印度引進「阿薩姆紅茶」茶樹種子到此間試種成功, 1936 年台灣總督府設立「魚池紅茶試驗支所」,奠定魚池鄉紅茶產業研究發展基礎。大雁村位於中潭公路 ( 21 ) 西側,北與埔里桃米里相鄰,南與魚池新城村交界,包含澀水與山楂腳兩社區,後者分成山楂腳與槌子寮兩區塊。

 

金龍山步道位於槌子寮山區,完整名稱為金龍山曙光步道,此步道以金龍山而非槌子寮山為名是為了紀念日治時期魚池庄庄長,也是戰後國民黨政府首派魚池鄉鄉長陳金龍。陳鄉長任內積極建設,爭取利用山楂腳段山地設苗圃培育杉苗,廣植上百公頃杉木,俟其長大後利用標售所得充當地方建設經費。1946 年陳搭窄軌輕便車出差時遇車禍傷重身亡,享年64歲,九二一大地震後新建公所門口豎立著他的銅像,紀念他從前對地方重大奉獻。值得特別一提的是,重建魚池鄉公所、鄉民代表會、圖書館等 4000多坪用地都係由陳金龍後代無償捐贈。

 

金龍山步道海拔介於約 750-880 m,山頂是中台灣首屈一指可從低海拔欣賞高海拔山區雲海、日出、迎接曙光地點;在金龍山頂涼亭和觀景台可俯望眼下埔里、魚池盆地,更可眺望分屬台灣三大山脈中、高海拔山峰,諸如雪山山脈水社大山和大尖山、中央山脈能高山、以及玉山山脈治茆山和西巒大山等。

 

包括戰將級新朋友宜諠,一行 5 人車程南下,輾轉經埔里元首館、埔里遊客中心;續走台 14 線,接台 21 線,由 GPS 導航到金龍山第二停車場下車,展開行程。

 

行程記錄如下:

 

1025-1040 走到停車場旁階梯上方,不取右向步道正途,轉入左向雜草寬土路,經湳土路段積水池,找不到合宜上切樹林陡坡地點原路退回,改走步道階梯陡上,抵金龍山三亭與曙光步道分岔指標

 

1041-1049 走一段曙光步道,回走一小段,轉北上往山頂方向,抵金龍山一亭與三亭分岔指標

 

1051-1112 金龍山高地;設有觀景台和金龍山一號亭,在此賞景多時,心曠神怡;槌子寮山森林點見於金龍山一號涼亭側旁上風處,此基石命運多舛,早年遭斷頭但仍可見露土部分,後因施工遭埋沒;一年多前有心人挖出殘留部分重設在原點位,重設殘缺基石包覆水泥,僅露出些許上端部分

賞景短片連結如下:

https://youtu.be/DIO9YntD5E4

 

1112-1129下行往西南水泥農路 (沿途多為檳榔林/茶園),抵殖產局樟林地界第二號基石 (路右)

 

1133 續行往西南水泥農路,前往五城山 (760 m,森林點),此山位於魚池新城村,屬於額外目標

 

1146 左轉 (路右轉角處見遭棄置磁造馬桶)

1149-1154 抵三岔路口,取右岔 (左岔才是往五城山正路,對面路旁有反光鏡和丟棄磁造馬桶,進入反光鏡左側路旁山徑也可到五城山) 續行,發現走錯方向後回經此三岔路口,步入往五城山正路 (檳榔林水泥農路)

 

1217-1219 進入右側山坡樹林,循依稀路跡抵達雜林間五城山森林點

 

1219-1301 在五城山森林點林間空地午餐休息

 

1301-1304 下回農路

1320 轉入左側林間山徑

1324 經前述三岔路山徑走出水泥路,回走上午來時路

 

1332 路右檳榔林間一棵高逾 2 m 大葉茶樹

1340 檳榔林茶園風光

1347-1349 經肖楠林間水泥路,循路左往曙光步道與森林步道分岔指標,進入肖楠林間森林步道

 

1358-1401 康莊水泥路兩旁梅樹盛開小白花

1402 金龍山曙光步道/金龍山三號亭導覽圖

1409 金龍山第二停車場

 

金龍山步道經槌子寮山森林點與樟林地界基石連走五城山森林點往返路程走得輕鬆優雅。因意猶未盡,上車轉到大雁村其他地點,展開第二階段美好額外行程;這是行前備妥腹案,並非臨時起意,相關記錄留待下一篇旅記說分明。

 

GPS 記錄此行總里程與總爬升各約 6.5 k 435 m;部分照片由宜諠提供分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