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5日 星期四

732 旅記 (南投仁愛久久巢山)

布農族是台灣原住民族中分布次廣民族,日治時期以花蓮南部、玉山國家公園內拉庫拉庫溪流域為主要分布區域,當時有數十個農族舊部落集居於此,其中之一是被音譯為「闊闊斯」的「Gugus」;布農語「gus」是箭竹之意,「gugus」則意指很多箭竹,所以從前此「Gugus」部落應該生長很多箭竹。

 

日治時期,南投仁愛武界地區有另一處名為Gugus」的布農族舊部落,該部落當時被音譯為日文「久久巢」(:「くくす」或「kukusu) 並沿用迄今。

 

久久巢山 (1383 m5945 號三等原點及水資會濁同 13 號;1394 m,聯勤內補 315 號三等點) 是此行目標,山名出自其為前述久久巢布農族舊部落所在地。另有說法謂此山又稱闊闊斯山,但有鑑於與前述拉庫拉庫溪流域「闊闊斯」易於互相混淆,以及「久久巢」的日文讀法可能比「闊闊斯」更接近「Gugus」的布農語讀法,久久巢山今後實宜避免使用闊闊斯山別名。

 

一行 1 5 人車程南下,輾轉經埔里、卓社隧道,進入武界 (法治村) 後接投71 (武界產道) 18 k 里程處岔路右轉 (有栗溪壩指標) 接武界林道,續行到台電栗栖壩前約 200-300 m 處路邊停車,展開行程。

 

行程記錄如下:

 

1124-1126 停車處出發,回走一小段,經堤防缺口進入溪底便道 (入口有大觀發電廠所設立請勿進入警示牌)

 

1126-1132 走溪底便道途中,踏石經兩處小溪流,來到栗栖壩對岸登山口

 

1132-1140進入登山口上行一小段後沿著右向腰繞路前進,前段腰繞大致平緩,後段則有所起伏且多有需謹慎小心之處

 

1208-1217 利用腰繞起伏途中所到一棵大柳杉樹下空地休息;從出發到此一路緩步,與夥伴們前後相隨

 

1217-1219 離開休息處,先陡下後陡上,經過一小溪澗

 

1222 陡上途中;稍後稍加快腳步,獨自一路往上

1226-1227 久久巢舊部落石板屋遺址;現場有獵人紮營所留下來帆布,後又續見不少石板所堆砌駁坎或家屋之類遺跡

 

1250-1252 倒木橫陳區

1254 彩虹旗布條

1257-1302 連經二、三處石板駁坎遺跡

1304 寬緩稜肩尾空地;之後循西南走向寬稜繼續爬坡

 

1310-1311 兩棵老九芎寬緩地;可能是舊部落先民開墾地

 

1317 獵人營地旁上風處平台;有一撐開大型黑色塑膠袋架設於此,應是用於收集雨水,但袋內滴水全無,只有一些枯葉

 

1324-1331 久久巢山;除了日治時期所設 5945 號三等基石以及設於此基石旁水資會濁同 13號水泥基石,山頂平台還有隨處可見石板堆砌遺跡

 

1331-1333 續往聯勤內補三等點途中所經右側林間透空展望點;可遠眺治茆山與卓社連稜山頭

 

1334-1335 聯勤內補 315 號三等點基石

1338-1417 回到三等原點基石午餐休息;夥伴們陸續到齊

 

1420-1422 帶夥伴們到內補三等點基石參觀拍照

1425-1428 內補三等點與三等原點間透空展望點眺賞山景

 

1430-1442 回三等原點基石平台休息

1442 踏向歸程

1449 前述架設收集雨水用黑色塑膠袋

1456-1458 前述生長兩棵老九芎處

1500 溪谷風光與螺婆間山進入視野

1554 回經久久巢舊部落石板屋遺址

1604-1604 回經小溪澗

1644 停車處

 

此行在久久巢山主、支稜看見不少布農族舊部落遺蹟,包括利用石板堆砌而成家屋或其附屬建築物以及駁坎等,當時原住民選來此高遠山區定居,主要應是考慮到此處居高臨下展望良好,有利於安全防禦;然而這裡缺乏水源,難以透過農作獲取素食,如要藉由打獵抓魚取得肉食又需到處奔走疲於奔命,想來也頗不容易。想到這裡,不禁慶幸自己比起從前生活於此布農族先民實在幸福太多了,也因此感恩心油然而生。

 

GPS 記錄此行全程距離與總爬升高度各約 6.2 k 850 m部分照片由淑敏提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