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518 活動通知

敬致千慧登山社社員及社友

一、竹林登山口南插天山是去年 11 月唐穗山行 (506 旅記) 稍容易些陡峭挑戰路線,張董的驍勇進階表現是此行亮點 (517 旅記)

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517 旅記 (桃園復興南插天山)

插天山自然保留區設立於 14 年前,全區屬於雪山山脈北段最高稜脊,海拔約略介於 300-2100 m,區內以拉拉山為中心,四週圍繞著夫婦山、塔曼山、美奎西莫山 (玫瑰西魔山)、檜山、加母山 (卡保山)、羅培山 (樂佩山 )、插天山 (南插天山 )、塔開山 (北插天山)、卡保山等山頭。此自然保留區設立目的在於保護野生動物資源,以及不少瀕臨絕種或珍稀植物,其中以台灣山毛櫸 (台灣水青岡) 最為人知。

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自由電子報新聞分享 (關於小燈泡遇害案)

、 內湖女童命案天怒人怨 呂秋遠建議這麼做 ....

內湖今日上午發生女童遭斷頭命案,引起全台民眾痛心疾首。有人詢問律師呂秋遠,為什麼法律不給殺人的人死,還要保護他們?誰又來保護無辜的小孩?呂秋遠對此在臉書做出解釋,對於大家該如何看待此案,他也提出了10點建議。

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

風傳媒網路新聞分享 (張經緯觀點:搶救翁啟惠院長)

自從322日開始報導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女兒持有浩鼎股票之後在2天之內,台灣媒體已經發出超過322篇採用負面批評責難翁院長的新聞報導。除了中央研究院發出一篇清稿回應之外,沒有人為翁院長出來說一句話。

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517 活動補行通知 (更新版)

敬致千慧登山社社員及社友

一、豈止白忙一場,而是已白忙了兩場,本週六 (3/26) 排定補走連續延期兩次的桃園復興南插天山 (1907 m,三等點),預定路線改為從竹林登山口到山頂基點原路去回,全程實走約 5-6 小時,沒登頂企圖心者可於途中適當地點 (如南插西北峰或稱義興山) 折返。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中央社網路新聞分享 (夫妻登山迷路,夫找路罹難獨留妻獲救)

南投縣一對夫妻在守關山迷路,夫妻19日報案後,丈夫獨留妻子等救援便自行尋出路,妻20日獲救,救難員今天發現丈夫遺體。

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網路新聞分享 (民報唐詩:杜正勝憂:台灣主體之路仍不穩健)

520 新舊政府即將輪替,前教育部長杜正勝今(18)日下午出席新書讀者分享會時,語重心長提醒新政府,雖然 2016 是民進黨的勝利、台灣人民的勝利,但台灣主體之路並沒有那麼穩健,因為一甲子的黨國教育深植人心,已注入每個人細胞。

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517 活動補行通知 (追記:取消此行)

敬致千慧登山社社員及社友

一、好事多磨,週六 (3/19) 排定補走原定上週六舉辦的桃園復興南插天山 (1907 m,三等點) 與待矢負山 (1374 m,三等點) 二選一行程,從義興部落產道路底兩山共同登山口到南插與待矢負的原路去回實走各需約 6-7 4-5 小時,只到兩山間稜脊岔路空地 (1460 m) 往返實走僅需約 3 小時。

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

網路新聞分享 (蘋果日報黃羿馨/新竹報導: 為養4子搏命送貨 女運將遠征司馬庫斯)

苗栗竹南一名勇媽葉莉涓(31歲),離婚後為了扶養4名兒女,身材矮小的她獨自開著比自己高快2倍的3.49公噸貨車,從竹南遠道至新竹深山司馬庫斯送貨,來回路程將近2百多公里,也因為報酬高,她不畏懼艱辛,挑戰高難度山路,前年因為太過疲憊,打瞌睡撞山壁爆胎,但也讓她慶幸:「還好不是掉到懸崖!」曾有男司機聽聞她送貨到司馬庫斯嘲笑「妳行嗎?」但後來看到她的毅力深深欽佩不已,日子雖苦但她說:「看到小孩的笑臉,再苦都忘了!」。

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517 活動延期通知

敬致千慧登山社社員及社友

 一、三峽山猴洞、熊空山、與竹坑山連走熱鬧圓滿,行員眾多是歷來少有盛況 (516 旅記)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516 旅記 (新北三峽山猴洞、熊空山、竹坑山、竹坑山北峰、蚋仔尖、火燒寮山)

日治時期政府為了監控泰雅族屈尺群與大豹群,先在坪林北粗窟至三峽橫溪間設置景尾隘勇線,後來在新店獅仔頭山經三峽竹坑山、熊空山下往有木連稜山徑間設置此隘勇線延伸路線,逼得大豹社泰雅族人完全退出三峽山區。

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516 活動通知

敬致千慧登山社社員及社友

一、連登基隆七堵拔西猴與姜子寮兩山過程艱苦,行後離苦得樂,留下深刻美好回憶 (515 旅記)

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515 旅記 (基隆七堵拔西猴山、姜子寮山)

基隆七堵福基煤礦從 1948 年開採到 1988年封場,前後歷時 40 年,原先是屬於工礦公司的「復基礦場」,後來改為民營福基煤礦,興盛時期每日有 2000 多人進出礦場。封場迄今將近 30 年,仍有數十位老礦工與眷屬留居礦場工寮,是基隆現存少數礦場聚落之一。有鑑於此,地方人士有意加以爭取為指定古蹟或文化地景,以便能保留基隆礦產文化,惟基隆文化局資產審議委員邀請專家勘查後,認為建築不夠完整、不具特殊性,故未予以列入文化聚落,但已列冊定期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