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 旅記 (台中和平阿冷山北峰與阿冷山連線) *6/28 (週六) 休兵,下回活動日期為 7/5
台中和平裡冷部落位於谷關附近 (中橫 26 k) 大甲溪與裡冷溪交會處,海拔約 600 m;裡冷音譯自泰雅語「Lilang」,意為來自深山的人,也有天賦異秉之意。裡冷部落泰雅族遠祖來自南投仁愛紅香部落,日治早期遷至今瑞岩部落對岸布布爾溪上游後數度翻山越嶺,最後來到裡冷與松鶴所建立部落先人據說是來自阿冷山南稜下方300 多人部落。裡冷部落當初建立只有 8 戶,目前戶數推估上百,人口約 400 人上下。
阿冷山 (1540 m,1546 號二等點) 位於裡冷部落南方略偏西地點,高度在谷關七雄之白毛山 (1522 m) 與唐麻丹山 (唐馬丹山,1305 m) 之上卻不在谷關七雄之列,原因出在昔時此山裡冷溪畔登山口常因大雨造成溪水暴漲導致無法進入。
阿冷山目前有從裡冷部落和南投國姓長興林道前往兩途徑,本社 5 年前首登阿冷山走長興林道路線 (693 旅記),這回再度登阿冷山改走裡冷部落出發路線。
693 旅記連結:
https://1000wisdomr417.blogspot.com/2020/05/693_21.html
一行 5人同車南下,走國道 3 號南下,輾轉到台中東勢,接走台 8 線 (中橫公路),經玉勅封神台谷關大道院 (中橫 25 k),右轉裡冷部落聯絡道路,進入東關路一段裡冷巷,抵同心橋前分岔點,取右岔續行到禁止繼續車行丫岔處下車 (桿路燈編號「13730」),展開行程。
行程記錄如下:
1050-1054 起步向前行,向左急轉上行水泥路前行,抵建在水泥台上竹亭 (水泥台旁連接木棧台)
1056-1101 之字上行小路,路面由水泥轉土石
1102 廢損鐵皮屋
1104 兩側草木茂密水泥小徑
1106「阿冷山山徑里程路線圖」(設於 2023 年12 月);圖示由此登山口 (標高 865 m) 到阿冷山三角點里程為 3.4 k,沿途設立標示
(TC015-00/34~TC015-34/34) ,
1110「四壯士平台」(四壯士指木棧台下方 4 棵五葉松大樹,惟顯而易見只有 3 棵,另 1 棵被最大棵遮住,實際上也還稱不上大樹);難得到此遇到相識山友小傅,稍早超越戴帽女俠當然是小菁,兩位神仙伴侶經常連袂登山,福氣美滿,約半年前走台中和平巴幸山與打鐵坑山連線時曾與他們巧遇 (885 旅記),沒想到此時此地會再度驚喜邂逅
885 旅記連結
https://1000wisdomr417.blogspot.com/2025/01/885.html
1117 未架設電纜線高壓電塔
1120「TC015-06/34」
1126「TC015-07/34」
1129 左側透空觀景
1131 阿冷山北峰森林點 (登頂牌寫北北峰)
1133 五葉松大樹
1138「TC015-12/34」
1141-1143上爬一段岩稜;經過後回頭下去找掉失手套,多上爬一次
1200 拉繩陡上林徑
1207「TC015-19/34」
1211 杜鵑林徑
1213-1216 熱渴難耐,休息喝水
1224 寬緩稜台 (設有回往四壯士/登山口指標)
1225「TC015-22/34」
1233-1314 阿冷山前峰 (1520 m)
1334-1356 阿冷山三角點 (「TC015-34/34」)
1356 回走
1413-1419 看見地上蛾類刺毛蟲,發覺走偏後修正,回經阿冷山前峰
1428 前述寬緩稜台
1443-1446 拉繩陡下林徑,經「TC015-18/34」
1459 透空賞景
1503-1504 大塊錐形岩
1515-1532 阿冷山北峰森林點
1535 透空賞景
1544-1545 前述高壓電塔,旁邊草叢間有根「台電界樁」水泥柱 (之前上山時沒注意到)
1549「TC015-04/34」
1554-1556「四壯士平台」
1600 一串串血藤果莢
1613 唐麻丹山附近翠綠山稜 (稜線坡度約 45 度)
1614 前述竹亭
1617 回到起點 (最後兩張照片中地面上蝴蝶可學習認識一下)
阿冷山可謂谷關七雄遺珠,因登這座山難度和總爬升都與谷關七雄老六白毛山難分軒輊,但都遠勝過谷關七雄老么麻丹山,況且阿冷山高度還略高於白毛山 (1540 m
vs. 1520 m)。由此看來,谷關七雄可加入阿冷山,改稱谷關八雄。
GPS 記錄此行往返里程與總爬升各約 8 k 及 1060 m (去程 938 m + 回程 122 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