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246 旅記(牛港稜山)

  牛港稜山又名風櫃斗湖山,由遠處遙望牛港稜山,見其與硬漢嶺連成似馬鞍之外型;而嶺狀如牛背,故取其音「牛岡稜」。
  今日在MRT台大醫院站集合,全到齊後坐上640公車至其終點站-五股站下車,之後便開始步行;一行人沿著108線道走至641公車的活動中心站,在此終於看到寫有牛港稜山步道的牌子,我們便依其指示的方向前進。



稍做整理後準備起登;整理之餘在大榕樹前先來張合影。




  經過夜總會(御史路)、中直路再接上民義路,終於走到觀音山風景區內。




  續行1公里左右,來到牛港稜山步道口。喝口水,稍做歇息再繼續上路。






  觀音山出火號抗日紀念碑,出火號為1895年五股地區抗日人士所發起的抗日事件。



  由此眺望整個大台北盆地,可看到圓山大飯店和新光三越,只不過今天的天候不佳,放眼望去一片灰濛濛的陰雨天。




  用完餐,我們續行至牛港稜山,此處有一小涼亭,涼亭的視野也不錯,可看到淡水河的出海口。出海口的左方為台北港,右方則為漁人碼頭。



  來到牛港稜山,卻找不著土地調查局的圖根點(469m),在網路上找了許久方知圖根點原來立於涼亭後方的樹叢中。



  結束牛港稜山的行程後折返,往遊客中心前進 ~



  走至遊客中心,被這聳立且醒目的石雕作品所吸引,此作品「龍的傳人」由石雕家王秀杞先生以觀音山之石雕塑完成。 「龍的傳人」共分為八層,各層皆具有其深層的涵意。

  石雕公園內的雕塑作品。石獅叼著卷軸,便是敘述著「龍的傳人」石雕的由來。






  我們後方-楞巖閣,是大正15年由開山院的第三代住持覺淨法師所創建,建材也是採用觀音山之石,仿照西方巴洛克及閩南式迴廊之風格所建。


   
  開山園內,寫於石頭上的詩句,道出世間亙古至今的婆媳問題。



  開山園內的三尊觀音像,每尊觀音手持之物皆不同。



  樹叢後方的建築便是開山院







  看完開山園後繼續往凌雲禪寺前進。



  

  凌雲禪寺內的千手觀音神像,此時的凌雲禪寺正在整修 。








今日的路線及高程距離




同日,oscarcotton等人則攀登鶯歌孫龍步道〈千慧244〉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oscarcotton/20100123?feat=email#

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245旅記(烏來四崁水、大桶山枕木歨道)

  1月16日四崁水山之行,在捷運新店出口集合時發生的不少插曲略而不提,讓當事者自行去回味吧!令人感動的是,瓦拉米不只再次帶來自製美味甜糕供大家分享,還把應擺在家裡照顧、患了感冒的賢夫婿拖載來助陣,此行人數因而得以湊足兩位數;可惜瓦拉米卻因自身行動不夠敏捷而兩度錯過合拍團體照的機會,而且兩位賢伉儷只跟到登山口,沒有勇氣一起上山續行。

  多虧藍天登山隊上個月先來走過,使得進入登山口後的沿路少有雜草擋路;走完這一小段上坡路,接上可通往大桶山的枕木步道時,已經接近600M高度,比原定要登頂的四崁水山(565M)還高,所以此行雖沒達成目標,並不覺得可惜。人生也是一樣,隨緣、順勢而為就是,毋須太執著於非得要做到或得到什麼。

  氣候異常造成植物開花期錯亂屢有所聞,此行在上坡途中平台上看到一株即將滿開的山櫻(請看照片),也就不足為奇。

總協調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244-3 老照片的故事 (追記 2)


曾祖父一家三代 (總協調撰)

 
我的曾祖父生於一八六八年,與中華民國國父孫文先生為同時代人物,伊幼時父親即亡故,母親又改嫁,幸賴堂叔撫養長大。在照相尚屬稀罕不普及民初日治時期,只因偶然機緣,竟有日本人為窮寒曾祖父一家三代,拍留下一張殊為珍稀難得而彌足後世子孫永續留存黑白照片。

244-2(追記1)

1 9 日連走牛灶坑山與石灰坑山,沒有掌握好行走節奏,全程下來比預期延誤了不少時間,也使得原是相當輕鬆路線讓大家走得稍感疲累,真是不好意思。

2010年1月11日 星期一

244 旅記( 牛灶坑山、石灰坑山)

  牛年已近尾聲,在牛年結束之前想再登有“牛”字的山頭,然後大聲向牛年說:bye bye。忘掉今年所有的不愉快及不如意,做好萬全的準備,迎接虎年的到來。今日總協調便安排了大棟山系的牛灶坑山,順便續登石灰坑山。
  今日集合方式為9:20鶯歌火車站月台;早上搭乘台鐵南下3353次區間車,大約在9:19抵達鶯歌火車站,到站後開始尋找其他社員,但最後仍少了一位,大伙決定先出站後再看狀況。

 
  鶯歌火車站,別創新格的一個車站。古色古香的裝潢,搭配鶯歌特色的商家,外搭一間極為貼心且方便的超商,給人一種特別溫馨的感覺。


  走出火車站,經過孫臏廟,不久便來到孫龍步道的登山口。
鶯歌鎮公所為大棟山系規劃了18條登山步道;給登山客多樣化的選擇,令人百走不厭。






  鶯歌石步道口立有碑文,介紹鶯歌石的來由。其由來說法不一,但內容大致相同。
  一切肇因於鶯歌山一帶曾經出現一隻大怪鳥,吐氣成瘴,此瘴氣使鄭成功軍隊迷失方向,於是擊之以炮,斷其頸部。大鳥墜地而亡,化身為石,此石即今之鶯歌石。




矗立在我們背後這個奇峰怪石便是被國姓爺打下來化身而成的鶯歌石。




  這位可愛的小妹妹非常健腳,忘了她是一歲抑或不滿一歲,一路走上來未曾喊累,而且還想繼續跟著我們上登。



  在月臺集合時少了一人,雖然我們先行離去,但也不能完全不理會,因此大伙便在此稍停一歇,待這位仁兄跟上大伙後再繼續前行。


  過了鶯歌石後,一路往碧龍宮的方向前去,途中看到了一兩個大且舒適的座椅,供登山客休息,若走累了尚可躺下小睡一會兒。



  繼續前行為紫玄宮,但非我們的目標,因此我們依照牌子指示,左上繼續往碧龍宮、牛灶坑山的方向走。






  木造涼亭,實心木所製,非常堅固,此處便是我們中午用餐的地點。用完午餐,總協調拿出大伙的飯後甜點-紅豆年糕〈瓦拉米自己親手製作〉。嚐起來甜度適中吃多了也不會覺得膩,咬起來帶點Q度,會彈牙而不會黏牙,爬山飯後能吃到如此美味的年糕,可算是人間一大享受。  感謝瓦拉米大人~


據總協調說,最遠方那頭已是新店、石碇的山系了。



  用完餐,繞至碧龍宮,由碧龍宮後方上登。
  碧龍宮又叫龜宮廟,裡頭供奉一塊有八卦紋路的石塊,其狀似龜甲,一開始由當地曾姓居民發現,曾 看此石塊奇特應是神靈顯化,傳開後諸多信眾前來向此石塊祈求且皆能如願,於是便尊稱此石塊為龜公,並建廟供奉。

碧龍宮的後山-龜宮山



  續行不久便來到牛灶坑山,此區的視野非常良好,可以看到台北最雄偉的建築-101,視野再往深處望去,最遠的那座山據說是基隆山。此處居然能展望到那麼遠的景像,真是太神奇了。


牛灶坑坑山的圖根點,且它的材質居然是花岡岩耶!!









  繼續往千年大榕樹和石灰坑山前進,不過~這0.66 km的距離是個晃子,別被它所騙囉。



錯綜複雜的樹根,別有一番風味。



走了不知多久,終於來到這棵千年榕樹面前。





這根挺直的氣根應該是人為的吧?



費了一番功夫,終於走到今日的第二個目標-石灰坑山〈No.978 , 374M〉。



  沿著下山的方向走,一路滿是楓香樹,其斑駁的樹葉在斜陽照射下閃閃發亮,使得此林蔭大道格外地美麗動人。

  最後的搭車地點-山佳車站,此種木造的老式建築,有著50年代的原始風貌,今之社會已少有,應該算是古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