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292旅記(汐止拱北殿、三秀山、烘內山)

汐止四周山脈主要為東西走向,高度多介於三百到六百公尺之間,其中經查勘命名者超過四十座, 包括新山(499m,「野牛基石」圖根點)、大尖山(又名汐止大尖,460m,圖根點)、四分尾山(641m,二、三等點各一)等大台北地區熱門郊山。汐止山丘雖然不少,本社多已走過,這回走訪的烘內山(271m,三等點)也不例外。

烘內山又名叭連港大尖或北港山,是汐止北方五指山系向東南延伸出來的山頭,由此繼續往東南延伸至三秀山(139m,圖根點);三秀山東北側及西側分別可展望刣狗寮山(271m,圖根點)及東湖老鷲尖(亦稱老鷹尖,193m,圖根點)的稜脈。三秀山南面山腰有一座創建於一百多年前(1902?),與指南宮並稱「南指南,北拱北」的「拱北殿」,開山祖師是一位老和尚,因此原應是佛寺,不知何時演變成現今的道教廟宇?拱北殿主祀孚佑帝君(即八仙中呂洞賓),配祀釋迦牟尼佛、至聖先師孔子等。

拱北殿是具有古典風味的閩南式建築,周邊庭園景觀卻蘊含濃郁東洋氣息;停車場週邊的車道入口、斜坡石階兩旁、以及拱北殿山門入口,到處樹立著日式石燈籠,停車場後方「櫻之林」公園栽種的也是日本扶輪社贈送的日本種櫻花。拱北殿山門前六座石燈籠石柱上分別刻有佛經中「六度」或稱「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關聯語句,這些佛語及近旁的「彼岸橋」具有點醒世人的用意,期盼世人奉行六波羅蜜,藉此脫離人間苦海,安渡彼岸證入涅槃。

此行在台鐵汐止站旁集合搭15路社區免費公車,因疏忽沒能及時下車,回走了約兩公里才返抵通往拱北殿的分叉路口。上行經「櫻之林」前停車場及「彼岸橋」來到拱北殿前廣場稍休,順便眺賞了週邊山區風光及汐止街景。進入拱北殿正殿參拜時,一位廟內阿婆(女廟祝?)告訴我,她稍早曾為Severina說明這裡是「temple」;不知Severina有沒聽懂?隨後聽從阿婆推薦,到正殿後方鑽行八仙廟裡的「八仙洞」,希能藉此替自己增添福運。接著沿殿旁石階上山來到三秀山「川流亭」旁;由此續行一小時左右即可登抵烘內山,不過大家中途一度誤入歧途走上台電維修電塔的保線路,一來一回多耗了將近二十分鐘。烘內山頂展望不錯,可看到遠在台灣北部沿岸,位於九份附近的基隆山(588m,三等點);大地回春,在此餐敘順便欣享和煦日光浴,感覺不錯。

回程原路下山走了一小段路後,改採捷徑出抵烘內搭免費社區公車;沿途陡坡不少又有點濕滑,難怪屁股留下印記的郭董說出「山不在高,會滑則難」的感慨。由此可見,山固然有高低及名氣大小的差別,但只要是本社安排登訪者都是好山;每次行程都等著大家來帶回美好回憶。

總協調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