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旅記 (平溪一坑古道、磐石古道、菁桐古道)
汐平公路最高點磐石嶺 (福德嶺,約 530 m) 位於汐止與平溪交界,路旁福興宮土地公廟是此處明顯地標。數條古道在磐石嶺交會,包括:菁桐古道(往平溪菁桐坑)、石底古道(往平溪老街)、磐石古道(往汐止五八一峰的稜線造林山徑,非越嶺路)、作埤內古道山腰線(汐止東山路)、作埤內古道溪谷線(至內曾路葉厝)。磐石嶺福興宮側後方路旁有姜子寮山 (729 m,三等點)登山口,姜子寮山是基隆最高峰,位於汐止、基隆、平溪交界,山頂有 360 度視野,由於面臨東北季風迎風面, 山上植被以芒草為主;芒草生長快速,使得登頂姜子寮山的幾條原始山徑,經常處於被芒草攻陷的狀態。有鑑於此,多年前基隆市政府闢建了一條從七堵泰安路底起登的「姜子寮山登山步道」,這使得登姜子寮山不再是難事。
這回心中盤算的「大餅路線」是從平溪一坑口公車站牌出發,先走一坑古道舊路上山,接上磐石古道稜線之後,右行走出磐石嶺;接著進入磐石嶺福興宮側後方登山口,往登姜子寮山後折返;最後走菁桐古道下山到菁桐火車站結束行程。其實早就料定從磐石嶺往登姜子寮山機會不大;這條山徑只有 2.7 k,但沿途多陡峭 (最陡峭之處高達 70 度),還發生過崩塌,加上難免要與濃密芒草奮戰,因此要循此山徑登姜子寮山可謂困難重重。換言之,此行排登姜子寮山只是作個樣子,沒有真正登頂決心。
包括新朋友林桑村進兄在內,這回一行十人在捷運木柵搭 1076 公車,在平溪一坑口下車時天空飄著微雨,但感覺會逐漸變好。整裝出發,橫越雙菁公路 (106 縣道) 走入對面山間道路,沿著老舊民宅前道路前行到路底,接行溪旁石板步道進入一坑古道,經過一座古老石砌土地公廟 ....,沿溪岸山徑而行,山徑忽而在左岸,忽而在右岸,前後共需越溪六、七次,令人興高采烈。
離開溪邊走上山腰土徑,經兩、三間廢棄古石厝 …,出抵磐石古道稜線。取右向而行,稜徑略有起伏,稍有芒草阻行但不成問題。來到一處小陡坡,拉繩而上,山徑兩旁出現一些杉木林,愈走愈順適。經過往薯榔尖叉路口,來到磐石嶺福興宮時約略是中午時分;福興宮寬敞乾爽可以避雨,午餐當然就在這裡囉!
午餐後兵分兩路,五人直接走菁桐古道出菁桐坑,另五人按原定計畫擬於登姜子寮山後,再回走菁桐古道。不出所料,福興宮後方山徑處於荒蕪狀態,前行一、二百公尺就無法再找到路跡。退回汐平公路往汐止方向走約十分鐘,來到另一登山口,探看一下由此入登姜子寮山可能性,結論仍是不可行,因來回時間太長需四小時以上。
追追追,終於趕在菁桐古道途中追上先行五人,全員一同賦歸。古道旁溪岸邊坡上綻放的野薑花,比上回在南邦寮古道看到的更多更美,更賞心悅目;善解人意阿娟姐採了三把給我,讓我免於再度淪落為「採花賊」。
連走三條古道過程當然很棒、很精彩,只是旅記寫得不清不楚,一切盡在不言中。
總協調撰
註:本社今年六月走過一坑古道與磐石古道,過程非常精彩,以下相關旅記歡迎大家再次一讀。
305 旅記 (平溪薯榔尖、磐石古道、一坑古道)
喜好登山人士聽到以「尖」為名的山,無不躍躍欲試,總想早日一登為快。大台北擁有最多這類郊山的地方,應非平溪莫屬,諸如:薯榔尖 (622 m,「野牛基石」圖根點)、峰頭尖 (609 m,圖根點)、中窯尖 (605 m,圖根點)、平溪中央尖 (580 m)、石筍尖 (皇帝椅山,520 m,圖根點)、雞心尖 (505 m;不同於新店雞心尖)、和尚尖 (457 m)、石燭尖 (420 m) 等八尖都在平溪境內,其中合稱平溪三尖的薯榔尖、峰頭尖、石筍尖當然都是登山團體經常安排的登訪目標;本社早在 2004-2005 年間,也已陸續登訪 了這三座尖山 (2004 年 5 月 8 日第 15-2 次活動,石筍尖;2004 年 9 月 18 日第 31 次活動,薯榔尖;2005 年 4 月16 日第 53 次活動,峰頭尖)。
薯榔尖排行平溪三尖老大,位於菁桐坑西北方,山形有如日本富士山,因而又名「平溪富士山」。薯榔尖於晴空萬里時,山頂展望絕佳,除了可俯瞰菁桐、平溪一帶 山谷田園的優美風光,還可近觀遠眺四週綿延不盡的山脈;可看到的較近山峰如孝子山、石燭尖、石筍尖、石底觀音山、耳空龜山、平溪中央尖、峰頭尖連峰 …,較遠者如四分尾山、姜子寮山,甚至更遠的五分山、伏獅山、司公髻尾山也看得到。
入登薯榔尖有三路徑,其中最容易且可順便連登石筍尖者是從菁桐起走,經二坑口公車站 … 續行到叉路,取左叉石階步道上行,可於一小時內登抵薯榔尖;循右叉上陡坡則可登石筍尖。入登薯榔尖的第二路徑從一坑口公車站起走,也是我們此行所走路線; 搭木柵往平溪公車,在一坑口公車站下車後,橫越雙菁公路 (106 縣道) 走入對面山間道路,沿著老舊民宅前道路前行幾分鐘到柏油路底,接行一段溪旁石板步 道,不久就可走到步道右側的薯榔尖登山口。這條純天然登山路徑距離不長但陡坡連連,全程需走 30-60 分;愛山而較少登山經驗的朋友走一趟這條山徑,不免稍感疲累,但心裡多半也會產生些許歡喜與自負的快感。第三條入登薯榔尖路徑是從磐石古道 (汐平公路磐石嶺通往 581 峰及耳空龜山的山徑) 中途叉路入登,這 個叉路口寬敞通風、非常舒涼,是我們此行午餐地點;除了經驗老到山友,一般大概不會走這條登薯榔尖路線。
薯榔尖與午餐地點間路程頂多兩、三公里,卻讓大家走了將近兩小時(心理暗自叫苦或叫爽?);主要因沿途山路起伏交替頻繁並包含不少陡峭路段,需得小心翼翼 行進,避免發生意外。這段路程走過不知凡幾的小山丘,感覺甚為有趣;途中後行四人一度誤入歧途,害我走了不少回頭路,總算把他們引回正軌。
最快樂的午餐時分,新朋友陳姐 (美英) 與美秀 (邱) 卻累得毫無食慾,只想好好休息。陳姐甚至趁著大家吃飯聊是非當兒,打盹入定去也;她以前是百岳高手,只是最近走得不夠勤快,體力似乎退化不少。
繼續上路,取左往 581 峰與耳空龜山方向的盤石古道行走十來分鐘,途中改取左叉山徑下行;這條山徑應是一坑古道舊路,沿途經二處古厝遺址,隨而下坡過溪, 沿溪畔而行,後來走到一處可泡涼驅暑的清澈溪潭邊,發現遺失了簽字筆,同時也察覺後面三人沒有跟上來;趕緊回頭召回他們,也幸運地把筆尋獲 …。後來經過一座石砌輔以水泥的老土地公廟(福德宮),再走約十分鐘,終於出抵山間人家門前;從這裡續走數分鐘,就可接抵早上入登薯榔尖的溪旁石板步道。
走回一坑公車站時,及時趕上班次不多的公車。此行果然是美好 O 形路線,連搭公車也格外順利,感覺真好。
總協調撰
薯榔尖排行平溪三尖老大,位於菁桐坑西北方,山形有如日本富士山,因而又名「平溪富士山」。薯榔尖於晴空萬里時,山頂展望絕佳,除了可俯瞰菁桐、平溪一帶 山谷田園的優美風光,還可近觀遠眺四週綿延不盡的山脈;可看到的較近山峰如孝子山、石燭尖、石筍尖、石底觀音山、耳空龜山、平溪中央尖、峰頭尖連峰 …,較遠者如四分尾山、姜子寮山,甚至更遠的五分山、伏獅山、司公髻尾山也看得到。
入登薯榔尖有三路徑,其中最容易且可順便連登石筍尖者是從菁桐起走,經二坑口公車站 … 續行到叉路,取左叉石階步道上行,可於一小時內登抵薯榔尖;循右叉上陡坡則可登石筍尖。入登薯榔尖的第二路徑從一坑口公車站起走,也是我們此行所走路線; 搭木柵往平溪公車,在一坑口公車站下車後,橫越雙菁公路 (106 縣道) 走入對面山間道路,沿著老舊民宅前道路前行幾分鐘到柏油路底,接行一段溪旁石板步 道,不久就可走到步道右側的薯榔尖登山口。這條純天然登山路徑距離不長但陡坡連連,全程需走 30-60 分;愛山而較少登山經驗的朋友走一趟這條山徑,不免稍感疲累,但心裡多半也會產生些許歡喜與自負的快感。第三條入登薯榔尖路徑是從磐石古道 (汐平公路磐石嶺通往 581 峰及耳空龜山的山徑) 中途叉路入登,這 個叉路口寬敞通風、非常舒涼,是我們此行午餐地點;除了經驗老到山友,一般大概不會走這條登薯榔尖路線。
薯榔尖與午餐地點間路程頂多兩、三公里,卻讓大家走了將近兩小時(心理暗自叫苦或叫爽?);主要因沿途山路起伏交替頻繁並包含不少陡峭路段,需得小心翼翼 行進,避免發生意外。這段路程走過不知凡幾的小山丘,感覺甚為有趣;途中後行四人一度誤入歧途,害我走了不少回頭路,總算把他們引回正軌。
最快樂的午餐時分,新朋友陳姐 (美英) 與美秀 (邱) 卻累得毫無食慾,只想好好休息。陳姐甚至趁著大家吃飯聊是非當兒,打盹入定去也;她以前是百岳高手,只是最近走得不夠勤快,體力似乎退化不少。
繼續上路,取左往 581 峰與耳空龜山方向的盤石古道行走十來分鐘,途中改取左叉山徑下行;這條山徑應是一坑古道舊路,沿途經二處古厝遺址,隨而下坡過溪, 沿溪畔而行,後來走到一處可泡涼驅暑的清澈溪潭邊,發現遺失了簽字筆,同時也察覺後面三人沒有跟上來;趕緊回頭召回他們,也幸運地把筆尋獲 …。後來經過一座石砌輔以水泥的老土地公廟(福德宮),再走約十分鐘,終於出抵山間人家門前;從這裡續走數分鐘,就可接抵早上入登薯榔尖的溪旁石板步道。
走回一坑公車站時,及時趕上班次不多的公車。此行果然是美好 O 形路線,連搭公車也格外順利,感覺真好。
總協調撰
1 則留言:
總協調:
加油!祝 心想事成!
圓圓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