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330 旅記 (石碇九芎坑山、司公髻尾山、伏獅山)

包括石碇皇帝殿連稜在內的伏獅山系諸山頭中,只有司公髻尾山 (= 火燒寮山 = 傑士嶺, 840 m,二等點及三等點各一顆)、伏獅山 (732 m,圖根點)及 石碇大崙 (731 m,圖根點) 三者高度超過 700 公尺。


本社 2008 年間登過兩次司公髻尾山,第一次與勢立兩人共行,第二次則是多了文鴻的三人組  (175 與 180 次活動)兩次都因恐時間不足而沒續登伏獅山,覺得意猶未盡。第一次登司公髻尾山早上 9 點從華梵大學起走 ,進入磨石坑某處登山口,走上石碇大崙附近稜線岔路 ;經過大粗坑護管所旁邊茶園山徑 ,終於中午 12 點半登抵司公髻尾山。第二次司公髻尾山之行早上 9 點從藤寮坑起走 ,經玉桂嶺一號橋,從玉桂嶺二號橋前走入山徑 ,不覺走到一處荒廢甚久,只剩斷垣殘壁的廢屋遺址,週遭另有一大片農墾駁坎遺跡;當時在該廢屋遺址迷茫一個半小時找不著出路,後來強行上切到伏獅山與司公髻尾山間稜線叉路,直到下午 2 點才登抵司公髻尾山。兩次司公髻尾山之行都是從坪林地區下山,經南山寺、漁光國小、闊瀨 ...、走漫漫長路到坪林客運站搭車;第一次全程端賴雙腳,第二次幸運地在半路獲得好心卡車司機載送,少走了約 6 公里。

這回輕鬆多了,一舉輕易連登久芎坑山 (579m,圖根點)、司公髻尾山以及伏獅山,而且幾乎全程行走於富含冷涼清新空氣的蒼鬱密林中,一趟走下來覺得很滿意。話說一行 3 人共乘 1 車,從 106 縣道藤寮坑永定橋 (55 k) 右轉入峰頭道路,來到玉桂嶺一號橋前,不過橋取左岔轉入玉桂嶺產道,旋即轉右岔路過橋進入平石幹線 52-53 電桿間大坪道路 ,經過一座小土地公到道路盡頭登山口旁停車。原本是一大片梯田的小土地公到登山口之間 (大坪頂) 的土地面積約三甲,五、六年前有人收購了這片土地,並雇用專人將之整理得井井有條,成為風光怡人開闊林園,進入這裡感覺非常舒暢。

停車處旁右岔路口左側擺置著一塊經過開光上面刻有「龍福」的大石頭,經此大石頭進入岔路不到 3 分鐘,即可看見右側邊坡的九芎坑山登山口,由此一路陡上 10 多分鐘登抵 T 形稜線岔路 (右往九芎坑山 3 分,左往三岔稜 40)。登九芎坑山後,回走三岔稜途中,迎面遇到 6 人 1 狗登山隊伍,這些山友看來都是 60 來歲年紀,似乎專為登九芎坑山而來。

經過 T 形稜線岔路,沿稜走到登司公髻尾山與伏獅山的三岔稜,取右續行 25 分鐘,不到 11 點即登抵司公髻尾山。天氣不甚清朗,但從山上往西北方向仍可眺望 101 大樓、觀音山系、大屯山系、七星山系的輪廓;往東南方向則可展望綿延不斷的坪林群山,包括以前登過的楣子寮尖。無畏 5 度低溫,3 人提早在山頂午餐順便賞景閒話家常。 

歇息 50 分鐘後,離開司公髻尾山走回三岔稜,取右岔走到伏獅山時是中午 12 點半 。續行 20 分鐘來到另一岔路口,在此離開伏獅山越嶺路 (往玉桂嶺山 100分?),轉入左邊往大坪岔路;沿途大抵緩坡而下,半個多小時以後離開山徑,從右叉路走出產道。產道上方路尾旁邊石砌房屋是一棟 80 年歷史白家古厝,目前無人常住;厝旁有一處變成菜園石厝遺址,種著南瓜、紅鳳菜、甘蔗 . 等農作物。難得親切的屋主夫妻剛好回來,免不了打開話匣子和他們閒聊許久,後來還獲邀進入石厝內參觀並獲贈南瓜;我拿的是其中最大一顆,重達 3 公斤半 (照片中阿娟姐手上抱著那顆)

與古厝相距不遠下方路旁有一座白家先人墳墓,墳墓對面有一條雜草叢生、很容易錯過的廢棄土路產道,可經此走回大坪道路盡頭停車地點;一行循此廢路走回停車地點時正好是下午 3 點,扣除沿途休息停步時間,全程實走不到 4 小時,真是超好賺。

總協調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