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

378 旅記 (東北角石梯坑古道、紅毛山、蚊子坑山、龍洞灣岬步道)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是從「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擴大而來,北起新北瑞芳南雅里,南至宜蘭蘇澳內埤海灘南方岬角,包含新北市瑞芳與貢寮兩區,以及宜蘭縣頭城鎮、壯圍鄉、五結鄉與蘇澳鎮。此國家風景區是欣賞地質奇美景觀好去處,三貂角以北海岸是標準沉降海岸地形,岩石歷經千萬年強勁東北季風與海濤的不斷風化、侵蝕、搬遷,形成渾然天成多樣地形與奇岩,諸如:南雅的風化紋地形,鼻頭角的蕈狀岩、海蝕崖、海蝕平台與海蝕凹壁,鹽寮至福隆間的浪漫金黃沙灘,龍洞岬的陡峭四稜砂岩質岩壁、萊萊與鶯歌石一帶的發達海蝕平台,以及北關的單面山、豆腐岩與單斜脊地形。


此行預定從南雅仁愛橋邊 (2 線約 81.5 k) 走入石梯坑古道,陸續登紅毛山 (苦命嶺;428 m,四等點) 與蚊子坑山 (和美山;355 m,三等點) 後,從龍洞坑古道走出台 2 線海濱公路 (87-88 k)。南雅是東北角海岸風景區北面入口,因沒客運站牌,開車太快極易錯過,要避免錯過可以利用此地濱海公路旁邊一塊歲月雕成霜淇淋狀岩石作為辨識地標。南雅地區除了有海崖、生痕化石、海蝕洞、海蝕凹壁、海蝕平台等地質景觀可供觀賞,也有登山步道可供健行。


包括林桑 (飛霖)、雅惠 () 與同伴黃小姐、以及雅惠愛狗 (饅頭),這回一行 4 車 14 人加一顆饅頭從台北出發,行抵台 2 線海濱公路後,三車停放石梯坑古道入口停車場,另一車停放台 2 線客運佛祖廟站 ( 88 k) 近旁的龍洞南口海洋公園北側停車場作為行後接駁;停車場後面山崖上有一間西靈巖 (西靈巖寺)


一行全員集結石梯坑古道入口展開行程時剛好接近 10 點,目送大家一一邁步向前而去,獨自回首再欣賞一下古道入口海濱風光,基隆嶼近在眼前相距不到 1 k 海上。


石梯坑古道是瑞芳南雅里與山中石梯坑地區往來舊路,沿途有出往草山戰備道叉路,也有通往南子吝山、南雅山、紅毛山、蚊子坑山等山頭叉路,可進而從這些山頭走出南雅、鼻頭角、龍洞岬等地。沿著潺潺溪流河岸寬闊步道輕步上行,來到接近攔水壩時的步道寬度縮減到一米多。走上攔水壩旁自然山徑,不久後踏石過溪,沿溪邊山徑蜿蜒腰繞上行,沿途路況不錯,但開始飄雨;行抵石梯坑古道山腰指標叉路 (殊途同歸會合而為一),取右叉續行約半小時,來到另一叉路 (右上往南子吝山),取左上往紅毛山方向續行。11 點半左右,登上從蚊子坑山往紅毛山方向沿伸而來寬廣稜面;稜面右側山路出往草山戰備道,紅毛山基點位在左側相距約 10 m 處稜頂平台。山頂基點週遭圍繞樹木無展望,卻是行間歇腳好所在,因此提早在此午餐。12 15 分重啟腳程,走入基點邊旁山徑,續往蚊子坑山邁進。


下到鞍部叉路 (右下出往北勢坑產道),取左往蚊子坑山方向續行約一小時,來到另一叉路 (左叉往和美池約 60 分,出龍洞二號橋約 120 ),取直行緩上方向行走數分鐘,經過一小段芒草山徑,登抵蚊子坑山。本可遠眺鼻頭角地質公園及龍洞公園的此時此間山頂卻因週邊芒草比人高,加上雨霧濃厚,因此毫無視野可言;萬般美景惟心造,山海交接旖旎風景只能用想像。原路下山,旋即改走往和美池方向林間山徑,數分鐘後發現前方下坡山徑路況不明朗,路面快要被芒草掩沒。下雨天更須顧慮安全,當下決定折返蚊子坑山,從山頂基點旁邊山徑下山;這條山徑最近剛有三重登山隊走過,比較可以放心走。人生沒有回頭路,同樣一座山卻可一登再登,上回苗栗馬那邦山行,特意從不同面向登頂馬那邦山兩次,當時只有年輕小夥伴啟勝作陪;沒想到這回馬上又兩度登頂同一座山,只是場景改變,難度截然有別。


從蚊子坑山循稜下坡,經鞍部叉路 (右下出北濱公路北勢坑站),取左循稜緩上;難得雨霧稍減,可以眺望西靈巖一帶海濱景觀。稍後拉繩陡降一段高差約 50 m 泥濘陡坡,有繩可拉固可確保下這段陡坡安全性,仍須小心謹慎、恪遵三點不動一點動原則行進,以免發生意外;通過這段長陡坡後,再無必須特別留神危險路段,而且路況愈來愈好,西靈巖也時隱時現於眼前。


下午 3 點左右,出抵龍洞灣岬步道 (左向出和美國小分校,右向出西靈巖),步道對面有兩座涼亭,較近一座建於路旁,另一座在其左後方較高位置。龍洞灣岬步道全長 3 k, 由龍洞南口海洋公園北側停車場開始,走到西靈巖,然後沿著石砌步道可接到和美國小分校北側步道,接著轉入社區步道可通往龍洞灣公園,從龍洞灣公園可續接鼻頭角步道濱海線;龍洞灣岬步道名稱得自其途經龍洞岬與龍洞灣。


進入龍洞灣岬步道涼亭避雨小休,俟全員到齊後,取右向步道走到西靈巖;接駁車就停放在西靈巖後下方停車場。西靈巖坐落龍洞岬崖上,是觀海絕佳地點;眼前所見盡是潮起潮落的一望無際浩瀚海洋。相傳西靈巖源自大清帝國嘉慶元年 (1806) 宜蘭大溪里大溪路 17 號、主祀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佛祖廟」,惟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官方網站指出「佛祖廟」建於大清咸豐三年 (1853)。據說佛祖廟觀世音菩薩原由張朝旺先生祖先張公奉拜,後因觀世音菩薩顯靈託夢張公天禍將至,需盡速遷離,是故張公隨即依指示輾轉遷移到現址定居起廟;爾後歷經數次翻建茅屋,並於1990 年代重建為如今樣貌。西靈巖寺內有一口一百多年歷史大鐘,殿前擺著開心羅漢、沉思羅漢、看門羅漢、挖耳羅漢 等十多尊多樣姿態羅漢石雕。正殿門聯別出心裁,上聯七見 (見見見見見見見),下聯七齊 (齊齊齊齊齊齊齊),據說需用台語唸,惟還是無法參透其意涵。


不到 5 點,一行即抵達澳底「黑白毛」餐廳享用忘年會海鮮餐,席間發覺少了一人,原來素慧稍早被令夫婿接載回台北,不知家裡有啥急事?事後得知不過是為了張羅招待姊姊之事而已,也就不再掛心。雨中登山較耗能,中午又吃較少,難怪大家吃得快猛,搶得兇狠,一大盤炒飯與一大碗紫菜羹在我取食前就已被分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