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421 旅記 (新竹尖石道下山、牛欄窩山、大混山)

新竹尖石李崠山與大混山 (比亞山;1541 m,三等點) 間連稜山徑是日治時期隘勇線,目前成為岳界有口皆碑,百走不厭的美妙杉林古道。本社去年 11 月曾從李棟山莊連登過李崠山與大混山,因而走過這段古道來回 (368 旅記);這回排定從 60 9 k 附近產道登山口入登大混山,途中順登道下山 (大混山西南峰,錦屏山;1080 m,森林點) 與牛欄坑山 (標示 1400 mGPS 測值約 1460 m)。 

包括新朋友板橋鄭桑,一行 4 18 人分從台北、樹林與中壢出發,到北二高關西休息站會車,隨後一起車往尖石,來到竹 60 道路 9 k 附近產道登山口 (道下山 90-120 分、大混山 180-240 )10 8 分開展行程前,照例先在登山口拍全員合照。 

沿著雜草繁生寬敞土石產道緩上約 100 m,轉進桂竹林持續陡登,經柳杉桂竹混合林、桂竹林,接著經過柳杉林,10 38 分走出道下產道 (對面果園入口產道往道下山桂竹林登山口,左下產道出竹 60 鄉道,右上產道往牛欄坑山與大混山登山口)。 

進入果園產道走到路底只約 50 m,急陡穿越桂竹林,10 55-59 分,前鋒 5 人相繼登抵位於竹林內道下山,山頂基石傾斜不知是天災或是人禍所致?繼續穿越竹林上行,出道下產道 (右下可回往先前所經果園入口);取左向行走產道途中,看到難得一見美麗雲瀑景觀,不久後來到大混山西南稜登山口 (續行產道可出竹 60 鄉道 8 k 附近)

進入大混山西南稜登山口 (往牛欄坑山 60-80 分、往大混山 80-100 ),來到滿地松針山徑,沿途看到好幾棵百年老松,走得很歡喜。飛霖研判這種松樹是華山松,其針葉 5 枚一束華山松或稱台灣華山松,乃常綠喬木,多見於台灣中部以北海拔 2200-3000 m 山區,常與台灣二葉松、台灣鐵杉及台灣雲杉混生。

過有隘勇線駁坎遺跡地圖上 1315 ,隨後於 12 5-7 分,3 人小組 (飛霖、Nell 與我) 陸續登抵牛欄坑山,山頂沒基點但樹立著一根頂端毀損一角石柱。小休 5 分鐘後續行,右側路邊出現不明用途粗大鏽蝕鐵管,長度與直徑各約 3 m 0.8 m。 

上到 T 字稜線岔口 (左往哈勇農場、八五山,右往大混山 15 ),取右向來到往大混山岔口 (左上登大混山 2 分,直行往李崠山 100-120 ),先上右方不遠處觀景台展望一下籠罩嵐霧山景。 

12 24-26 分,3 人小組繼續率先登抵大混山;3 人中唯一女生的 Nell 跑過半馬,登過 30 餘座台灣百岳,登山實力與淑麗大概在伯仲之間。志偉 (基隆小王) 跟著來到,隨後文鴻、卓桑、鄭桑以及誤往李崠山方向多走一段的樂山和千惠相繼出現。在大混山午餐時,從稍後趕到的郭董口中得知,其餘行員都在途中自行找伴擇地午餐;13 20 分,除了陳老師和哲宏走到牛欄坑山後原路折返,其餘全員到齊。  

13 46 分,一行 16 人離開大混山,回往 T 字稜線岔口方向,惟經過此處時竟然全員渾然不覺,一起繼續走往哈勇農場、八五山 (那羅/煤源產道) 方向,不想加碼的郭董等人因而跟著多走了一些路;這要怪他們自己,因為總協調一定不會錯,如果總協調有錯,一定是他們看錯,更何況加碼路段是此行精華所在。 

密林中稜線山徑大致一路下坡,雲霧縹緲的朦朧森林中瀰漫夢幻詩情,令人寧靜愉悅;沿途不時邂逅高聳參天巨木,更添心頭歡喜。

繞經一塊表面平整大石塊,從雜木林轉進桂竹林前路旁長著一棵生機盎然、樹幹直徑約 1.5 米的粗巨老樹,樹幹表面長滿蕨類、地衣等附生生物。走到這裡,請緊跟後面的千惠先行回頭。我和飛霖續走一段竹林水管路,來到分岔路,左岔看來可早點走出竹林,取右向續行到 2 33 分,小休 3 分鐘後開始回走。

回經竹林岔路口,眼看就要返抵先前所見粗巨老樹地點,迎面碰到一位六旬上下年紀高瘦男性 (最後一張照片);從他口中得知兩條竹林山徑分別出往柿山產道 4 k 5 k 位置,他來山裡巡視水管狀況,順便察看是否有山老鼠來盜採,相遇時他已辦事完畢在回家路上。請他一起去辨認一下那棵粗巨老樹,眼尖的他立刻認出是青剛櫟;這棵老樹或許是台灣最老最大的青剛櫟。 

趕上卓桑和千惠,一起路過牛欄坑山,回經松針山徑,這才發現邊坡上生長著很大片、很壯觀的純松林,但早上路過時並未注意到。

回出大混山西南稜登山口,想說改走來時沒走過的右邊產道應該會比較省事,可以較早回到出發點;沒想到途中一個閃失,盤算走樣。走過「道下水泥電桿」25 號、24 號、23 ....,眼看就要走出竹 60 道路,但過了「道下水泥電桿」 1 號後,仍在漫漫產道中途,只是電桿標示不再是「道下」,改為「柿山」。

誤入歧途的結果導致多走了不下 3 k 冤枉路,直到 17 33 分,才走出竹 60 道路;如何形容這回迷失比較貼切?是「偷雞不著蝕把米」?還是「吃虧就是占便宜」?

總協調撰

補記:此行的吃喝拿分享,包括在地震中心出發前獲得 Sam 惠贈的他自己編製精美登山風景月曆,在竹 60 道路登山口起登前吃了老龔的牛舌餅和美花的黑糖饅頭;在大混山午餐時段吃了千惠的飯糰和柳丁、美花的蛋糕和芭樂等水果、老龔的橘子、春嬌溪河賢伉儷的葡萄乾,以及喝了卓桑的越南咖啡。此外,為了吃熱騰騰泡麵,特地請卓桑煮咖啡前先幫我燒開水;還有 Renoir 贈送的普洱茶 ....。感謝大家!


GPS 由郭董提供 (全程走路約 14.2 k,起伏高度約 1411-1500 m,稍早於 14 25 分回走的來回距離約10.6 k;紅色線是車行到合興的軌跡約 15 k),GPS 後第一張編製合成照片由樂山提供,其餘部分照片由 Renoir 提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