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旅記 (烏來桶後登鳥嘴尖山)
蘭陽五大名山老二烘爐地山 (1166 m,一等點;2012 年 1 月 331 旅記) 位於烏來與礁溪交界,是雪山山脈尾稜重要分界點,由烘爐地山向西北西延伸出鳥嘴山系中有姑婆寮山 (1088 m) 與鳥嘴尖山 (地圖上鳥口尖山,1043 m,三等點) 兩座高度超過 1000
m 山頭。本社去年春天從坪林金瓜寮產道盡頭迂迴經由九芎根山與金紙崙登過這座鳥嘴尖山,並演出行後加碼摸黑上山戲碼 (434 旅記);這回從烏來桶后台電保線所吊橋登山口登此山,里程與爬升高度都減少許多,登頂卻也不容易,原因出在這條路線近來乏人問津,路跡多有不明。
包括新朋友林玟珍、王仁伸與許宏哲,一行 5 車 24 人到烏來孝義「烏玉檢查哨」會車,辦理人員入山申請,隨後一起車行桶后林道 (註:需事先透過網路向林務局申請車輛內入許可,否則車輛將無法進入此林道) 到柏油道路終點 (約 12.5 k) 路邊停車場,停車場入口兩旁綻放的日本櫻花引人注目。
在吊橋入口邊拍完全員合照後,一行出發通過吊橋到桶後溪另岸,展開此行。
行程記錄大略如下:
1030 出發通過吊橋
1033 台電變電所旁保線路入口 (入口前空地旁有往鳥嘴尖山老舊標示)
1047 廢棄燃油發電機;發電機後方有一座高壓電塔
1102-1105 溪畔路段;阿甘前往溪水清流處,雙手舀水喝了自稱的一天份量
1105-1107 經過清澈水潭,攀上一處坍塌險坡,率先靈巧攀上的阿甘在險坡旁找到另一條較安全拉繩路徑
1152-1154 上經另一處坍塌陡坡途中,聽到後面阿甘大叫,原因在於他冷不防被一隻白面鼯鼠迎面撞到,阿甘後面的飛霖也連帶被鼯鼠撞到手臂;突然被嚇到的阿甘反射動作回以一杖,導致鼯鼠短暫昏厥落地,幸好沒多久牠就甦醒,迅捷地滑上樹梢。
註:白面鼯鼠屬於松鼠科臺灣特有亞種,分布於1000-3000 m 海拔針葉及闊葉林,並以中、高海拔較常見,雪霸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以及玉山國家公園皆可見其分布。這種松鼠的身長與尾長分別為 35-43 cm 及 44-48 cm,背部為棕褐色,頭部前半臉部、掌部與腹部皆呈白色;臉圓、頭大、眼睛也大,吻部突出,尾巴比身體長;尾巴末端或白或黑,飛膜由前肢延伸至後肢踝關節處。白面鼯鼠是夜行性,白天在樹洞中休息,通常單獨覓食嫩葉、芽、果實等,也吃小昆蟲,通常單獨行動,只有哺育期母鼠才會帶著幼鼠覓食;這種松鼠不會飛,但可利用飛膜藉由氣流滑行,惟一般短距離間多以跳躍方式移動。
1157 藍天指標 (前往鳥嘴尖及回往桶后保線所吊橋各約 60 分)
1228 右邊有展望的芒草小段
1239 T 稜岔
(左往金紙崙山約 70 分,右往鳥口尖山約 10 分);取右續行
1242 根幹相連家族樹,難以算清共幾棵
1246 岔路口 (右往姑婆寮山約
150 分,後來加走小隊登頂後回程往此岔路方向多走半小時後折返) ;取直行
1248-1328 鳥嘴尖山基點;與曾姐、徐老師、飛霖、宏哲、阿甘等人登頂不久,蚊子
(文芝)、建宏、以及人蔘雙人組 (仁伸與玟珍) 等人跟到;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是,麗梅也在其中;陳董、小許、秀餘等後來陸續抵達;起身前往加碼行程前,郭董、文鴻也及時趕來加入拍大合照行列
1330-1432 與曾姐、飛霖、阿甘、文鴻等人岔往姑婆寮山方向加走約 1.5 k 後折返岔口,這段此行最優路段令人走得很舒暢;折返途中撿回誤入此路徑的秀餘與宏哲
1446 回到來時所經有展望芒草小段;抵達這裡前撿到第二個迷路小組 (陳老師、建剛、建宏)
1448 漂亮松蘿 (地衣類生物)
1500 撿到第三個迷路小組 (老龔、郭董、小許)
1605-1610 回到坍塌險坡下方清澈水潭,為同行 7 人拍合照
1640-1655 台電保線所,俟最後 4 位行員抵達後一起下山
1700 回到吊橋邊停車場
此行路線雖短且只爬升將近 700 m 高度,一路卻走得有點辛苦,不過除了中途迷路、溯溪而去的麗玲和小賴,其餘 22
位行員都走到鳥嘴尖山後才折返,整體表現良好。若非行前會車耽誤太多時間,加碼組必可走到姑婆寮山 (1088
m,森林點) ,惟也不需遺憾,因姑婆寮山日後可另找機會拜訪。
後記:感謝各種午餐分享,包括老龔的麵包、曾姐的番薯,宏哲的壽司,其餘各種水果與零嘴分享不勝枚舉,在此一併簡單致謝。
其餘照片請利用以下連結分享 (三月後隨時可能移除)
https://www.dropbox.com/sh/499ioeipjc6jnc3/AACl9u6ckrlorliawLbf9wx-a?dl=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