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537 旅記之二 (玉山國家公園轄內八通關古道的東埔到雲龍瀑布一段)
八通關古道建於 1875 年,是清治時期所建台灣三條東西橫貫道路之一,也是目前僅存一條。此古道西起林杞埔 (今南投竹山),東至璞石閣 (今花蓮玉里),全長約 152 k,是內政部所頒訂國家一級古蹟。晚清重臣沈葆禎帶頭勘查台灣全島地形後,擬定開發三條貫穿台灣東西部橫貫道路,包括北路由噶瑪蘭蘇澳至花蓮奇萊、中路由竹山林圮埔至花蓮璞石閣、以及南路由屏東射寮至台東卑南,中路是如今所稱八通關古道,由總兵吳光亮負責闢建。
日治政府為了「理蕃」,另闢一條分為東、西兩段的八通關越道路,兩段以大水窟為分界點,西段自楠仔腳萬 (今信義久美) 起至大水窟,長約 42
k,東段自玉里至大水窟,長約 82 k。這條日治闢建八通關越道路與清治興建八通關古道路徑完全不同,而且幾乎毫無重疊。日治政府闢建八通關越道路目的除了聯絡台灣東西部交通,更著眼於對深山原住民的統治以及開發森林資源,因此沿線設置不少警察駐在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治八通關越道路一度荒廢,後經國民黨政府台灣林務局整修一部分路段,作為林業護管使用。現存八通關古道包括清治及日治時期古道,但以日治古道為主,且維護較好。目前八通關古道全部在玉山國家公園管轄範圍內,明顯可通行路段從東埔一鄰開始,經陳有蘭溪右岸父子斷崖 (父不知子斷崖)、雲龍瀑布、樂樂、對關、關高坪、以迄八通關草原,再往前就不易行走。大部分古道路徑淹沒山野荒草間,辨識不易,除了八通關草原一帶古道遺跡較明顯,其餘較完整且易於接近的還有父子斷崖對岸山腰上一段
8 尺寬石階,以及乙女瀑布與對關間溪谷上方所留存一小段石階。
8 月 27 日早上,一行從「和社森林教育中心」驅車前往東埔溫泉,展開八通關古道東埔入口到雲龍瀑布之旅,過程就不細表。大致而言,一行中有 6 人走到雲龍瀑布才折返,只有卉葆、小許和我半途而廢,沒走全程。不過歡喜就好,不會因沒走全程而覺得遺憾,甚至還慶幸因此逃過一劫;因走到雲龍瀑布的半數人員慘遭虎頭蜂叮螯,包括 Allen 一針、文鴻三針以及飛霖三針,幸好都沒發生明顯過敏現象。
GPS 由郭董提供 (從停車處起算,單程走路及爬升高度各約 5 k 及 492 m;以下活動照片 (包括連結分享) 一個月後隨時可能移除,存取請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