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4日 星期三

682 旅記 (南投仁愛南東眼山、中央東眼山、中央東眼山東南峰)


南投仁愛北東眼山 (2078 m6384 號三等點)、中央東眼山」(2012 m、山字水泥柱)、南東眼山 (1876 m5947 號三等點遺失) 等三座中級山連線簡稱「三眼縱走」。從北東眼或南東眼登山口出發,經中央東眼前往守城大山是從前守城大山諸多會師路線中兩條。北、中央、南這三座東眼山與守城、有勝、關刀等另三座知名中級山連綿稜脈,從八仙山系或中橫霧社支線一帶眺望之像似雪霸聖稜線,故有「中部聖稜線」美稱。

此行以南東眼山為主要目標,藉此完成埔里六秀最後一塊拼圖 (677 旅記),車程千里迢迢,因此登南東眼山之餘,希望能加走南東眼與中央東眼間一段去回,或至少加走南東眼與「1840 峰」間一段往返。

一行 2 7 人車程南下,經國道 6 號轉進台 14 線往仁愛霧社方向,至南豐村往夢谷瀑布方向而於 71.3 k 左轉 (路口有南山溪部落標示),過南豐橋後續行至岔路口,依路標右轉往大同山 ;一路蜿蜒上坡,經約 6.4 k 遇岔路,取右經工寮,再經約 1.4 k 至產道盡頭大同山茶園最後工寮 (大同枝 153 號電桿) 下車,展開行程。


行程記錄如下:

1108-1109 夥伴們魚貫起登,進入山坡茶園 
1113 夥伴們都已不見人影後才起登 

1123 分岔點 (左右兩線可經由南東眼山接連形成 O 形路線,右岔是晚近出現新路);取右岔 

1144 三岔空地 (指標左往南東眼山,右往中央東眼山,回往大同茶廠登山口);此前陸續超越 4 位夥伴,續行左岔

1151 南東眼山 (箭竹環繞林間山頭);遇到先到飛霖與文宗  

1152 離開南東眼山原路回走 
1156-1157 引人注目大樹 (樹幹表面形成明顯凹凸起伏橫向紋路

1201-1205 回到三岔空地;遇到徐老師,稍早遇到經此往南東眼山文鴻 

1209 大樟樹;粗約兩人合抱樹幹基部早早分生出兩枝幹

1226-1227 1840 峰」;從林間岔路空地到此行間起伏大致呈 V 形,此後到中央東眼山也是大致呈 V 形起伏,兩段 V 形路線起伏總爬升超過 200 m   

1253-1255 持續陡上後所經較和緩一段 
1257 觀景點;右側可眺及萬大水庫 (霧社水庫) 一帶  
1311 首見箭竹 
1315-1319 穿行濃密林間箭竹徑 
1319-1352 腹地不大杜鵑林山頭 (經建版地圖上「2012 峰」;無基點,根據去年 11 月底一位洪隊長所放置登頂牌,這裡就是中央東眼山,與後述一般認定中央東眼山有別);午餐休息 

1352 在「2012 峰」午餐休息後,向前續行 
1400 筆直粗大倒木樹幹; 表面長滿青苔
1402-1407 立有山字水泥柱,一般所認定中央東眼山 (地面密布枯葉林間山頭);前面左右岔路分往北東眼及中央東眼東南峰 

1407 依指標續往中央東眼東南峰  
1421 別緻倒樹根幹屏風 
1425-1426 中央東眼東南峰 (1920 m,山字森林點
1426 原路回走  

1442-1443  寬廣獵寮營地 (有帆布蓄水小池,到處凌亂棄置帆布、衣物、寶特瓶等物品);不解何以之前去程未經此處,之後為此徘徊找路浪費了不少時間才回歸正軌  

1512 行進間驀然發現前述獵寮營地位於左後方相距不到 50 m 山坡上方

1516 立有山字水泥柱中央東眼山
1517 前述筆直粗大倒木樹幹
15242012 峰」  
1545 前述可眺及萬大水庫觀景點  
1609 有燒木遺跡路間營地
1618 1840 峰」  
1643 前述三岔空地 
1651 經南東眼山續行  
1659-1700 多分岔路口 (指標右往有勝山及守城大山岔路口,左往茶園登山口;中間岔路路跡明顯,但不知去向);之後經數段拉繩陡下 

1721 林間寬緩空地 (樹幹上有桃園鐮刀隊所釘加油牌

1725 回經前述上午 11 23  分所經分岔點 
1731 茶園山坡上方進入樹林登山口前帆布蓄水池 

1735 茶園登山口停車處


回顧此行,飛霖、文宗與我完成南東眼、中央東眼及中央東眼東南峰連走往返,粗估全程距離與總爬升高度分別約為 13-14 k 1200 m。其餘 4 人均完成南東眼與「1840 峰」連走去回,其中茶園登山口與南東眼山間去回路程走 O 形及原路往返者各 2 人,但其實 4 人走法互有不同,至於如何不同?請看官自己想清楚。

最後忍不住想再自吹自擂一下的是,此行也是陳老師與我的埔里六秀完結篇,本社朋友中大概沒有比我們更早完成這項「偉大成就」的吧?

GPS 圖片第一張是我的記錄,其餘是陳老師的,部分活動照片由惠芳和徐老師提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