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 旅記 (宜蘭蘇澳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北段)
變變變,目標一變再變,受挫情節就此省略。話說此行車程到蘇澳火車站附近下車,進入「驚某街」。
「驚某街」是指蘇澳火車站旁巷弄裡晉安宮前街坊,當地住戶因多由女人當家而成為蘇澳人口耳相傳「驚某街」。何以致此?據說原因出在晉安宮前所擺放石獅為左母右公,異於一般的左公右母。
晉安宮是蘇澳最古老廟宇,草創於清道光 7年 (1827年),清國與日本時代蘇澳地區最重要宗教信仰中心,廟裡奉祀法主公 (「張公聖君」) 原姓張,故又稱張公廟。法主公原是福建泉州鄉土守護神,由此可見泉州人是最早移居蘇澳一帶漢人,目前晉安宮內除了留存一幅上面寫著 26 位開墾先賢姓名藍染舊布,還留存紀念碑文,頗具歷史傳承意義。張公廟去年被宜蘭縣府指定為縣定古蹟,廟內香爐、蘇澳義塾碑、蘇澳神社石燈籠等文物,展現了不同年代工藝的傳承與創新,也是蘇澳地區發展重要見證。
參觀晉安宮後重啟車程到蘇花公路新澳隧道口前路邊停車,展開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行程。
蘇花古道為蘇花公路前身,可溯自建於清同治年間蘇澳與花蓮間最早一條官道,這條當時稱為「北路」人行步道經日治時期多次擴建成為「臨海道路」,並於1932 年 (昭和 7 年) 全線開通。後來國民黨政府將此「臨海道路」改名蘇花公路,並持續新建隧道及拓寬路面而於 1990 年改為雙向通車。為了改善蘇花公路安全性與可靠度,政府從 2001 起執行蘇花改 (蘇花公路改善計畫),其中蘇澳東澳段已於 2018 年 2月通車,南澳和平段與和中大清水段也已於去年 1 月通車。
大南澳越嶺段是蘇花古道建立前大南澳地區居民前往東澳與蘇澳唯一陸路,南澳朝陽里居民將從其社區天后宮後方循稜越嶺走出東澳這條山路稱為「挪娘仔崎」或「那娘仔崎」(註:日治時期朝陽舊名浪速,「挪娘仔」源自浪速日語讀音「なにわ」) 。日治時期,「那娘仔崎」也被稱為「酒保路」,原因在於當時菸、酒、鹽等為管制販賣用品,因此即使「臨海道路」開通,私售菸、酒、鹽商販仍得走這條越嶺山路藉以躲避追緝。
大南澳越嶺段呈南北縱向,全長約 4.1 k,南北兩入口標高分別約為 20 m 與 550 m,所以單向縱走以由北向南走較輕鬆。不過北入口與蘇花公路新澳隧道口間有段銜接道路為軍用且長達 5.5 k,要避開這段就需由南登山口走到南澳嶺 (702 m) 或進而走到北登山口後折返。
此行完成了大南澳越嶺段北段路線往返,行程記錄如下:
1140 利用新澳隧道口旁攔路鐵柵門旁空隙,進入裡面軍用道路
1204 上行途中不經意回首,看見彎月狀東澳灣澄藍海面;山林遮掩所致,眼前所見美景只是東澳灣一小部分
1212-1240 路邊有反光鏡道路迴轉處休息午餐;有隻豆芫菁飛來作伴,停留我背包上許久;豆芫菁除了紅色頭部外全身黑色,是有明顯警戒色鞘翅目有毒昆蟲,幼蟲以地下蝗蟲卵塊為食,化蛹前有前蛹階段,成蟲主要棲息低海拔森林邊緣及開闊田野,以豆科植物葉片為食,也喜食蕨類植物
1316 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北入口 (軍用道 3.2 k 路旁);入口旁除了導覽牌與「0 k 里程樁」,還有附刻「大南澳越嶺段」的人、牛浮雕
1323-1341 烏石鼻觀景台 (設於約 0.6 k);此間開闊視野全被雲霧給沒收,否則可俯瞰眼下海軍兵營所在「616 峰」以及烏石鼻與東澳彎一帶太平洋;烏石鼻位於遠古時期受板塊撞擊而首先擠出台灣古島北端,地質上台灣最古老岩石就在這裡。進而言之,大南澳嶺是全台最早浮出海面陸地,地層皆屬於「大南澳片岩層」,也是全台最古老岩層
1341 向前續行
1345 岔路 (右岔小徑不知去向)
1347 兩株長距根節蘭;開淺紫色花,與白鶴蘭和天然雜交種長距白鶴蘭都是台灣山林間常見根節蘭屬中大型地生蘭
1348-1350 南澳嶺北峰 (702 m,內導四等點);約於步道 0.8 k
1359-1407 南澳嶺 (702 m);指標顯示由此到南北登山口里程分別為 2895 m 及 1192 m;展望受到周圍草木限制
1407 回走
1415 南澳嶺北峰
1421 烏石鼻觀景台
1434-1435 大南澳越嶺段北入口
1442-1443 天涯海角美景出現眼前;東澳灣乃至對面山丘延伸到烏岩角後入海迷人景色盡收眼底,如此絕美大景稍後又出現一次;東澳烏岩角是台灣護國神山中央山脈北邊起點,看不出其最高點竟然超過 70 m;烏岩角實質上是一座陸連島,但大潮時鞍部淹沒就變成孤島,也是近年來登山攀岩高手口碑相傳攀爬勝地
1555-1605回到午餐休息處,與較早回來兩夥伴會合,不太相信他們所說有走到北峰基石之事,但後來證明是真,所以應自我反省不要對人有過多懷疑
1628 回到停車處;車程回家前本想順路探訪一些基石卻無所得,不由得想起陳老師的好
世事難料,行前怎能想到改走大南澳越嶺段這回事,而且還賞到絕美大景,可說是美麗的意外吧!
根據 GPS 記錄,粗估此行往返里程與總爬升高度分別約為 13.4 k 及 550-600 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