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5日 星期四

786旅記 (苗栗泰安盡尾山新路線探查順訪二本松山與丸田砲台遺址)

此行原想從苗栗泰安梅園村天狗部落探路到丸田砲台遺址,進而探到盡尾山 (1841 m1535 號二等點),不過後來認為這有點好高騖遠,所以臨前想法有所調整。

 

天狗部落舊名「Bahanuhu」,中文譯為「把哈奴夫」或縮譯為「把奴」,意為高處平坦地方另一舊社名「Sear-uraw」中文譯為「社舞繞」,意為可供染色土壤因為部落附近大安溪右岸河階有土壤可供採集用作染布灰黑顏料。後因日人觀察把奴部落東方山稜走勢有如一隻蹲伏狗且地勢比梅園高,所以將此部落取名天狗並沿用至今天狗部落是日治政府推進隘勇線所經,設有二本松監督所轄下天狗鼻分遣所。

 

盡尾山因舊時南方山麓有盡尾社而得名,盡尾 (ジンムイ) 是泰雅語「Tsinmui」的日文音譯,原意不得而知。盡尾社是天狗社源流舊社,包含大安溪上游右岸「Saiya(サイヤ)、「Hobonta(ホボンタ)、「Bonahen(ボナヘン) 等支系此社族人經部落北方盡尾山通鹿場大山,與同淵源原住民有互通往來。

 

1900518日,森丑之助 (台灣原住民研究鼻祖)鳥居龍藏以及另 3 位日人一起踏查過盡尾社,森氏踏查筆記內容如下:

 

早上 6 點出發,沿溪前行,約 10 點抵達種植小米陸稻等盡尾社農耕地,之後由一位蕃童引導穿行比人還高茂密芒草山徑,一邊撥開芒草一邊前進,來到與麻必浩社 (今永安部落) 隔溪相望午餐地點。

 

午餐後朝北前行,爬 300 尺高山稜 (1 日尺等於 1 台尺,300 尺約等於 100 m),通過一處新開墾地,下午 5 點終於抵達盡尾社。今日共走約 5 日里 (1 日里等於 300 歩,約0.5 k)。盡尾社原在與此新耕地相距一日里北方,最近蕃人集體遷居至此,目前正忙於建造家屋。

 

當晚住在部落頭人「Terao」的新居,他準備了從溪畔釣回來鮮魚與鹿肉等佳餚,還端出蕃酒,盛情招待我們這群不速之客。

 

我和鳥居先生在路上看到不少石器,尤其在此新社地看到許多建屋整地時所翻出原本埋在土層中石器時代遺物,包含長約 9 ~1 尺石斧。

 

頭人說,盡尾社是東勢角最北端蕃社,由此北進可到宜蘭,西行可往五指山、大湖。頭人還說,從本社向積雪最高山峰攀行,大約三天就可登頂,但尚無蕃人攀登過此山他所謂最高的山,大槪是指Sylvia (註:即雪山) 吧?

 

一行 2 5 人車程分頭南下,下國道 3 號苗栗公館交流道後到台灣中油苗交服務區,稍後人員併乘 1 車,走國道 1 號,下三義交流道後輾轉經卓蘭白布帆,接中 47 鄉道 (東崎道路),經台中和平桃山部落,接大安產業道路後依序經泰安麻必浩、大安、梅園派出所、莎酷拉露營區,來到銜接司馬限林道岔路 (林道 13.7 k;直行往中興、大湖,右岔往雪見遊憩區) 下車,展開行程 (原擬往雪見遊客中心繼續車行到林道 15.3 k,亦即「二本松解說站暨丸田砲台遺址」入口旁下車起步,無奈雪見遊憩區進入車輛數目已飽和,不容許再進入)

 

行程記錄如下:

 

1100 停車處起步,走林道往二本松解說站方向

1105 路左反光鏡

1113-1140 轉入路左竹林採筍徑,穿行竹林Allen 所穿一只雨鞋底板在此行間脫落

 

1142-1143 雜木林間水管徑

1149一棵雜木林間二葉松;稍後與夥伴們分道揚鑣

1151-1152 強穿茂密草木,出司馬限林道約 16.5 k    

1153-1156 左行林道一段,等即將走出林道夥伴們

1158 全員續行

1203 林道 17 k 

1204-1212 停留休息 Allen處理雨鞋在此期間文鴻驚覺遺失珍貴手錶

 

1212 Allen 陪文鴻回頭找手錶,我等 3 人續行

1216-1219 設有遮雨屋頂長木椅休息站

1219-1220 進入休息站對面緩坡林,旋即陡上稜線

1229-1234 陡稜坡針葉樹混生林滿地枯葉

1236-1239 緩稜坡仍為闊針葉樹混生林

1242-1243 高大清爽柳杉林

1249-1252 林相從雜木林為主轉為柳杉林為主

1300寶特瓶連結鐵線白瓷礙子與牽鐵線用圓木柱

1305 樹幹上大樹瘤 (可有動物或人的頭臉意象聯想)

1307牽鐵線用圓木柱

1315-1407 盡尾山三角點 (午餐休息地點);三角點旁有間舊廢雙層鐵皮屋,窗口有棄置電視與熱水瓶,經此廢棄鐵皮屋旁小徑所銜接的是盡尾山傳統登山路線 (登山口位於司馬限林道約 20.25 k)

 

1407 原路回走;此後大致依循來時路回到前述長木椅休息站,途中偶有偏離都能及時修正

 

1414-1415 天然雜木林

1420 亂石區

1422 不同於前述連結鐵線白瓷礙子

1435 被綁連樹幹鐵線絆到,幸沒受傷

1436 電鋸處理過倒木樹頭上長出 3 棵樹木約略同粗其中兩棵同種

 

1447-1448 陡下途中所遇二葉松 (兩位夥伴合照處)

1502-1503 前述長條木椅休息站;根據由此去回探查盡尾山稜線所遇白瓷礙子、鐵線、圓木柱等,研判這條稜線為日治時期隘勇線所經

 

1513 回經林道 17 k

1518-1519 Allen 和文鴻會合;此前他們為了尋找手錶,連袂往返兩趟前述竹林接雜木林出林道路線,但無所獲

 

1523-1618全員再次回走文鴻丟失手錶路段,經前述採筍徑出林道;下行竹林途中,沒想到文鴻自己驚喜尋獲失錶,大家也都替他高興

 

1618 左行林道

1621 「杉行居」露營區入口

1623 林道 14.5 k

1633 林道 15 k

1637-1644「二本松解說站暨丸田砲台遺址」岔路入口 (約林道 15.3 k)

 

1645 進入往丸田砲台遺址所經一對人像木雕

1646 台灣熊木雕 (高約 2.5 m)

1647 岔路 (左往二本松解說站 65 m,前往木棧梯往丸田砲台遺址 725 m)取前行

 

1657 疊石遺跡導覽牌旁指標 (往丸田砲台遺址 142 m) ;舊時二本松駐在所與丸田砲臺間建有疊石道路作為糧食運輸與戰略補給通道疊石道路旁原來建有長約 550 m 壕溝,作為配合丸田砲臺戰備設施,可用於防備原住民來襲

 

1659-1702 二本松山 (1270 m山字森林點與專賣局樟林地界第二五號)

 

1705-1710 丸田砲台遺址明治 44 (1911 ) 間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為了監控泰雅族北勢群而設,座落於二本松駐在所 (今二本松解說站) 南向坡面;同 4~6月間,日本軍警鎮壓北勢蕃期間警部補丸田清殉職,此砲台遂以丸田為名,以資紀念,如今砲臺遺址藏於柳杉人造林中

 

1712-1713 回經二本松山

1717 雙向指標 (丸田砲台遺址 322 m,二本松解說站 396 m)

 

1728-1734 參觀二本松解說站建物周遭 (非開放時間無法入內) 並上解說站屋頂觀景台休息賞景;此解說站為設於 1911 年二本松隘勇線監督所遺址,臺灣總督府設此監督所主要是為了監控大安溪流域泰雅族北勢群,國民黨政府接收後先後更名為二本松派出所與松安派出所1999 年集集大地震發生後,此派出所編制被併入梅園派出所

 

1740 繞過二本松解說站鐵柵門入口

1742 出司馬限林道

1756 經「杉行居」露營區入口

1758回經採筍徑入口

1807  回到停車處此行起點

 

盡尾,盡尾,盡其在我,漂亮收尾。此行無往不利,順利完成盡尾山新路線探查後,又順利完成拜訪二本松山與丸田砲台遺址,不免洋洋自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