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1日 星期三

821 旅記 (新竹市大尖山森林公園 + 牛埔山 + 大哭腳山)

此行安排新竹市配套行程,基本目標包括新竹市十八尖山 (小百岳之一,132 m,聯勤陸補179 號三等點)、牛埔山 (99 m128 號三等點) 與茄苳湖山 (大哭腳山,118 m4156 號三等點)

 

十八尖山更精確地說應是十八尖山森林公園主峰或最高峰。十八尖山森林公園位居新竹市東南郊約略呈新月形丘陵地帶,由 18 個小山頭組成,東麓與清華大學為鄰,西麓有學府路上交通大學、新竹高中、新竹高商、以及建華與培英兩國中。十八尖山森林公園具有豐富人文歷史,最早為原住民道卡斯族竹塹社鹿場,乾隆年間成為漢蕃界線所經,後於同治 6 (1867 ) 被劃入義塚範圍時,「十八尖」名稱首次出現於官方告示。

 

1924 (日治大正 13 ),官民在十八尖山籌建東山公園 (因位於新竹城廳東方),開闢環山車路與山頂展望亭,同時進行清塚。1927 (昭和 2 ),新竹州知事將東山公園規劃為近代式森林公園,並於翌年透過軍民合建,正式將十八尖山劃為森林公園,藉以慶祝昭和天皇登基。另外,為了收容大量廢墓無主埋骨以及安慰幽魂,新竹州政府於 1929 年在十八尖山森林公園修建納骨塔與萬靈塔,還在公園內設置了 33 座石觀音雕刻,並舉行開光典禮。

 

1941 年,太平洋戰爭於爆發,日軍在十八尖山開鑿大量山洞,把重要機器與設備送進山洞;因成為軍事要塞,十八尖山自此不容遊客涉足。1945 (民國 34 ),國民黨政府接管台灣,十八尖山山洞群設施成為軍事體系一環,肩負保衛台灣與反共抗俄重責大任。1962 (民國 51 ),中央政府再度將十八尖山開放為遊覽公園,軍方就此他遷,但公園內防空洞仍由國防部管理。此後,十八尖山森林公園經歷任地方政府整理維護及建設,成為新竹市民運動休閒最佳去處,號稱北台灣第二個陽明山。

 

牛埔為新竹市香山區一個傳統地名,範圍大致包括現今牛埔、埔前、中埔、頂埔、頂福、曲溪等里,以及台溪里客雅溪西岸地區,另包括東香里西北端、以及香村里西北端與東北端。牛埔山位於牛埔里南部,其三角點周遭高地草木繁茂,高地東南山麓有座「新竹牛埔山郭蕭潘三府王爺」,似乎是近幾年間落成宮廟。

 

茄苳湖為新竹市香山區另一個傳統地名,地形屬於山間盆地 () ,加上林木以茄冬為主,故得此地名。茄苳湖山位於茄苳湖東北方,茄苳坑山名稱名正言順,又名大哭腳山緣由則不得而知。

 

配合利用行車接駁,此行如實依序完成十八尖山森林公園、牛埔山與大枯腳山配套計畫。十八尖山森林公園是此行重頭戲,從西入口 (寶山路 145 ) 起步,「踅來踅去」經過大部分公園內路線後回到起步點,前後費時共約 140 分,全程距離與總爬升各約 5.7 k 220 m (第一張 GPS 軌跡記錄圖),行中登過十八尖山之後,順路完登了十八尖山東峰 (100 m,聯勤陸補 56 號三等點)

 

牛埔山行從門牌號「新竹市中華路 4 411 28 號」對面路邊停車處起步,右轉經 411 30 ,走到此山三角點後原路返回停車處往返里程與總爬升各約 1.8 k 50 m  (第二張 GPS 軌跡記錄圖)

 

大枯腳山行從玄奘路電桿號「玄奘高幹 45」路邊停車處起步,經「玄奘高幹 46(路旁有浪板型鐵皮圍籬),隨即左轉鑽過攔路鐵門上敞開洞門,進入草長及膝廢林道,經不到 300 m 即抵達設有護堤大枯腳山三角點登頂前硬著頭皮闖過一小段茂密芒草叢;登此山往返里程與總爬升各約 0.8 k 30 m  (第三張 GPS 軌跡記錄圖)

 

行後一行到新竹城隍廟午餐,從琳瑯滿目小店中隨意挑選一家走進去,說好各自點吃,大家點吃內容卻高度雷同,原因何在?

 

餐後到附近全家便利商店喝咖啡,聊是非,長坐許久後才為此行畫下休止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