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302 旅記 (坪林闊瀨、柑腳坑)

坪林面積170.83 km2,是新北市第三大區,四周崇山峻嶺環繞,境內少平地多陡坡,區內分為漁光、上德、石槽、大林、坪林、水德、粗崛等七里。漁光里面積 28.35 km2,比深坑區(20.58 km2)還大,里內包含大舌湖、樟空子、乾溪、粗石斛、闊瀨、柑腳坑、中心崙、鷺鷥岫、豹子廚、楣子寮、小粗坑、枋山坑等十二地區。此行原定連走闊瀨、鷺鷥岫、中心崙、以迄雙溪三水潭一帶的闊瀨古道與北勢溪古道,惟受到颱風雨阻擾,臨時決定改走闊瀨吊橋下的北勢溪畔河岸步道,順著溪水下游而行,希望能繞經柑腳坑山區道路,行抵鷺鷥岫與中心崙交界地帶,闊瀨古道終點所在的黑龍潭營地。


2004 年重新修繕過,長約 40 m 的闊瀨吊橋曾是坪林最古老吊橋之一,吊橋週邊的碧綠山水景觀優美誘人;北勢溪蜿蜒緩慢而流,使得這裡的溪谷變得非常寬闊,「闊瀨」地名由此而來。吊橋上方,北 42 鄉道(坪雙公路) 13.7 k 路邊的「英速魔法學院闊瀨校區」,是由山間迷你小學「闊瀨國小」輾轉蛻變而來;創立於日治時代大正元年 (1911 年) 的這所國小,隨著人口外流學生人數不斷減少,終於1985年廢校。翌年原有校舍移撥作為「台北縣童子軍闊瀨營地」,提供童子軍辦理活動並開放一般民眾借用為露營場地。2009 年 7 月「闊瀨營地」進入重整,並於 2010 年 3 月變身開幕成為「台北縣英速魔法學院闊瀨校區」,是新北市第二所英速魔法學院;此學院規畫以「營隊體驗」為主題,希望讓學童在五天四夜的浸潤式全美語環境裡學習,滋生對英文的喜愛;課程設計充分利用地利之便,包括北勢溪畔漫步、河川教育課程、山區小徑遠足、戶外露營…等;校區內仍保留著一塊設立於民國六十年 (1971 年) 的直式砂岩石碑,碑上刻著「創校六十年紀念」,如今石碑猶存,闊瀨國小卻已廢校二十六年。

這次碰到颱風天,除了三位「鐵桿」社員,難得還有三和國小美女校長楊涵茵及一起登過山佳石灰坑山(294旅記)的法國人朋友Raphael Chauby (蘇風組)兩位稀客報名參加。校長依約自己開車來闊瀨國小會合,風組卻沒能趕來辛亥路國家地震工程中心共乘,原來他誤認共乘地點是公園路氣象局地震中心,這都應怪我沒講清楚。

一行四人開走,經過「英速魔法學院」,跨過闊瀨吊橋,本來一廂情願認為只走闊瀨古道不接走北勢溪古道應無問題,惟進入古道不到十分鐘就遇到水流橫擋去路,當場決定折回吊橋邊改走河岸步道。順著北勢溪下游方向河岸步道走了二、三百公尺,來到「柑腳坑」某一農宅門口,屋主當時在家但三隻看門黑狗仍挨近吠叫;幸好牠們沒有真正動粗,否則…。續行一會出抵道路,來到「思源橋」頭;由此過橋而行可出抵北 42 鄉道 13 k 附近,但我們未過橋而是循往柑腳坑方向道路續行。

走了將近四公里,來到一戶農家的寬廣鐵皮屋簷下用餐及避雨,年約八旬的女主人與次男、三男兩位令公子這時正好在家;他們非常親切好客,特別泡了兩大壺熱騰騰包種茶(當然是自己栽種烘製的!)請我們喝,真是感恩!二十年前在石砌祖厝旁搭建的這棟鐵皮屋外觀平凡無奇,其實非比尋常;因裡面的房屋實質主體及細部架構幾乎均屬木造,而且舉凡土木水電在內的所有一切,全由女屋主四個兒子同心協力完成。帶頭起造的四兄弟中老二,1959 年次的吳明義先生(合照相片中個頭較小者),目前在新莊從事印刷業務;吳兄天生靈巧,樣樣無師自通,令人深感佩服;如果他小時候有名師精心調教栽培,現在或許是一位足以媲美朱銘的大師級巧工達人。來到柑腳坑這戶農家,不由得想起同樣是在坪林邊陲,令人想念不已,去了還想再去的豹子廚九號王姓古厝;這兩戶彼此熟識的「鄰居」,要互相串門子寒喧並非易事,兩家之間來回走一趟,大概需四小時。

在吳家逗留許久終須道別,循原路走回思源橋,過橋出北 42 鄉道途中,看見溪畔有一「茄苳神木潭」露營區,區內有一棵樹形優雅的茄苳老樹相當醒目,但此時滿懷歸意,所以只匆匆遠瞄了一下,並未走近細賞。

桑達颱風導致走不成闊瀨古道與北勢溪古道,但也意外促成我們與柑腳坑吳姓農家歡喜結緣,正是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趟旅程沒能達成原設目標,卻可滿意而歸,了無遺憾。

總協調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