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390-2 旅記 (新竹尖石那羅山)

一、總協調隨記

那羅部落位處新竹尖石錦屏村那羅溪 (油羅溪支流) 中游流域兩岸海拔約 500-900 m 山坡地帶,包含 6 個泰雅族部落,分別稱為那羅一部落、那羅二部落….、那羅六部落車行經新竹內灣,取 120 省道進入尖石鄉,轉竹 60 縣道,過錦屏大橋不久即可抵達那羅;以前盛產甜柿的那羅舊名柿山,而泰雅族語那羅 (nalow) 正是柿子的意思。 

那羅部落溪谷矗立著許多嶙峋巨石,其中一塊從某個角度看去有如一隻仰首眺望巨蛙,故被取名「青蛙石」,是尖石鄉最有名觀光景點之一。那羅部落也有一處新興觀光旅遊景點「那羅花徑文學步道」,這條台灣首創原住民部落文學步道原建於 2002 年,但不到兩年後遭到艾莉颱風摧毀,好不容易去年底才重建完成;在重新啓用儀式中,原民會主委孫大川率同地方官員、民代、以及多位作家共同種下 113 棵台灣原生種山櫻,期盼不久將來那羅部落重現從前新竹八大景之一的「錦屏觀櫻」。

那羅文學步道樹立著 9 塊文學石碑,上面刻著數十位作家所寫與尖石鄉有關的作品,例如:蔡素芬/想起那羅 (爬過險峻的高山懸崖,眼前開闊的氣象,予人心中一片舒坦。沿小徑入部落,山林翠綠環繞,令人想長嘯行吟,難怪在這片山水中的男女能歌善舞。他們用親切的笑容和熱情的歌舞與賓客相見,使我一想起那羅,便難忘那些與群山綠水共舞的笑影)陳銘/那羅櫻花落 (誰還記得三十年前春來時的那羅部落?說是櫻花山一點也不誇張,說是如伊豆半島修善寺櫻紅燃燒出的遍野烙印,誰能說不是?你只消靜靜坐在錦屏國小校門前的石階,看那滿山櫻紅染出一片熾氳,人彷彿跌落到雍容韻味的花心裡,蔓延春的幾許醉意)古蒙仁/黑色的部落、吳念真/在天之涯、林文義/「魚固」(左魚右固,應該是唸ㄏㄠˋ) 魚的泰雅、劉克襄/北角吊橋。文學能夠留芳長遠,但台灣直到 1980 年後才出現原住民文學作家的作品,所以設立那羅文學步道除了推動部落文化生態產業,還有推廣原住民文學、豐富泰雅原住民生活內涵的深層用意。 

此行登訪的那羅山 (1157 m,三等點與森林點) 內政部地圖上標示為拉洛山,位於那羅部落上方,為李崠山經大混山向西延伸的稜線終點,稜線至此急降至溪谷,使得那羅山成為獨立險峻山頭,隔著那羅溪與高台山遙遙相望。從登山口到那羅山頂的距離與高差各約 1.2 k 500 m,一路幾乎都是 40-50 度陡坡。大致而言,前半段幾乎都是竹林,上抵一瘦岩稜前轉為雜木林;經過零星柳杉林與松林,行抵一處巨岩關卡,必須手腳並用、攀扶拉繩而上,來到這裡山頂已不遠 .。看到前面一位初見面女山友 (洪雪菁),聽到她叫喚「叫獸」,納悶她怎會知道後面跟著一頭「叫獸」,原來是從曾姐口中獲知。

雪菁小姐已經完登台灣百岳,是一位不可多得登山女傑,她與好搭檔傅正傑 (福氣美滿登山隊名嚮導) 都是曾姐好朋友,兩人經常雙雙到處登山;曾姐或因這次沒報上名心有不甘,特意騙他們帶同來登那羅山。三位來去匆匆,與我及聲濤在山頂基點拍過合照後,就趕著下山去續登錦屏村比麟部落附近的尖石山以及桃園龍潭石門山。

那羅山登山路線雖短仍不無挑戰性,難怪新朋友李麗娟差點放棄登頂,幸虧卓桑曉以大義,加上阿芳柔性開導,一行 15 人才能夠全員登頂。

原想與部分成員續登尖石山 (1124 m,三等點與森林點),哪知忙了一陣仍找不到登山口,後來請一位熱心泰雅族年輕鄰長帶路指引才弄清楚,不過為時已晚,登尖石山必須日後另覓時機。車行離開比麟部落前,在真耶穌教會錦屏教會旁看到 4 位天真可愛原住民幼童,加上一位略顯靦腆小姐姐,改緊下車招來他們一同拍下幾張很難得合照。


二、Renoir 遊記 

從中壢出發往那羅山登山口,沿路望出去天色都非常暗,擔心會下雨。車行在竹60線,快到那羅派出所,天空原本低矮的烏雲散開,太陽光射下,今天是爬山的好日子。

過那羅派出所,注意左邊有個跟人一樣高大的木雕,手上捧著木牌,上面寫「二三部落」。左轉進入小路,經過三層樓洋房後左轉上山,路底是一民房,門牌上寫著錦屏村9鄰那羅76號。

在登山口停有一輛轎車,後來登頂才遇到曾姐跟他朋友,原來登山口的車子是他們的。登山口開始就是爬坡,人在陡峭的山坡上行走,身旁都是密竹林,讓我想起黑澤明的羅生門的情景。因為竹林密布,無法透風,加上陡坡,沿路流汗如雨下。滿地落葉發出的腐臭味,加上不時可見的馬陸,是段辛苦的路途。 

聲濤對動植物有研究,告訴我們馬陸屬於節肢動物門的倍足綱,因為牠們每個體節有兩對附肢,而蜈蚣每個體節只有一對附肢,所以馬陸的腳比蜈蚣多。路上還看到一棵樹幹上垂下兩個筴豆,但不知其名。

從登山口約爬坡80分鐘後到山頂,等到後面山友也上來,卓桑忙著煮咖啡給大家喝。大家都會拿出帶來食物分食,千惠帶了自己做的麵條、淋上肉燥,口味很有專業水準。文聰哥帶了飽滿好看也好吃的葡萄,還有人帶星巴克的甜點,午餐吃的比平地還多,難怪爬山都沒有令人消瘦

下山後回到停車處民宅附近有水塔,不停流出山泉水可供梳洗,這時才注意到腳被螞蝗叮了,兩手手臂也都是黑蚊叮過的紅豆冰。還好擦了山友帶來的白花油,以及卓桑的白藥水,沒有甚麼不適感覺。

由於不去尖石山,多出充裕時間,我們一車去看了青蛙石,大家都說不像,原來要側面看才像青蛙。溪谷間清澈的流水在巨石間流淌,我真想跳入水中好好做SPA。接著去內灣,最近幾次經過內灣到尖石爬山,都是過內灣而不入,心想好幾年沒來內灣,所以今天有時間逛內灣老街,覺得很開心。走在內灣老街覺得好悶熱,像是人在蒸籠內難受,我才意識到剛剛在山上好涼快,此時我只想趕緊離開內灣,還好陳董招待清涼的仙草茶,稍解我煩悶之感。

到合興車站約十幾年前媒體有報導這個車站的浪漫愛情故事,至今候車室還掛著愛情候車室的牌子,屋簷下一排客家花布的天燈裝飾,讓這個木造的小車站更加迷人。

我繞了一圈回到停車場,看到大家上車要走,改緊跑步上車。陳董說要去竹東吃排骨麵,車行在台三線,往左看就能看清五指山。竹東是個很迷人的客家小鎮,有生活的便利、懷舊的街景與建築,走在街道上感覺非常輕鬆。美味的排骨酥麵跟豆花,是爬山後祭五臟廟的最佳小吃,也是今天行程的完美句點。

以前我爬山在意風景是否迷人,山頂展望是否通透。今天的山沒有展望,又沒有舒服的涼風吹襲,滿地的馬陸,撲面而來的黑蚊,但今天還是很愉快。因為現在享受是爬山的過程,以及幾小時運動後腦中分泌濃厚的腦內啡,這些都讓人愉悅。


附錄:合興的愛情故事

一九五八年就讀新竹中學的曾春兆,在火車上認識鄰校成績全年第一名的女孩。

一九六0年,上學期第二期月考那天,他睡過頭,眼看著第一班火車開走,沒有計程車,也沒有其它交通工具,若因趕不上火車而留級,和那位女孩的友誼肯定無法繼續,曾春兆唯一的選擇~追火車,他延著鐵路跑了二.一公里到了下一站~九鑽頭追上了。多年後也追上了他~彭智惠。如今三個孩子學成歸國,或發展其它事業....。

合興站本以運送石灰石到竹東台泥為主,但二000年停產後,台鐵撤走所有站務員,改為先上車後補票的方式之招呼站,因此全國唯一折返式站場,雜草叢生,荒涼不堪,台鐵打算廢站

為人祖父、祖母曾春兆和彭智惠覺得很可惜,毅然簽約認養,紅色的行車控制室,古色古香的候車室,木臂室號誌,月台上九棵龍柏及部分鐵軌才得以保存。


部分相片由曾姐和 Renoir 提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