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6日 星期三

518 旅記 (新北雙溪後寮仔古道、東柑腳山、柑腳山、崩山坑古道、溪尾寮山)

新北雙溪位於雙溪河與北勢溪上游,因有牡丹溪與平林溪兩條主要溪流在區內匯流成雙溪河而得名,區內大略分為南部北勢溪流域以及北部雙溪河流域。雙溪曾經學者專家評定為台灣 50 年後仍適合人居少數地區之一,除了號稱大台北後花園,另有「台灣小瑞士」以及「山中威尼斯」美稱。

這回雙溪行程走訪範圍大抵位於外柑里三叉坑與後寮到泰平里料角坑一帶,原定路線為後寮仔古道經東柑腳山 (556 m,圖根點) 與風口鞍部 (崩山坑古道越嶺點) 到柑腳山 (615 m,二等點) 的原路去回,實際上回程從柑腳山返抵風口鞍部後兵分兩路,一組循崩山坑古道加碼前往料角坑,試探不回頭、直接繞回出發點可能性,另一組擬取大埤古道經靈巖山雙溪小築出三叉坑產道,再 O 回出發點;結果兩組都隨心所願,不需回走原路。

包括陳董引介陳國雄與陳旺引介蘇柏豪 (半馬好手) 兩位新朋友,以及參加過塔曼山附加採買水蜜桃之旅陳旺同事吳培育 (491 旅記),一行 4 15 人分乘諸車開到雙溪產業道路,經深庫佛寺 (寺前廣場入口旁有一尊罕見只有頭部佛像)、續經三叉坑橋,隨即轉入右岔產道,經一座無名水泥橋後下車,後寮仔古道登山口在橋頭路邊,登山口邊擺放著兩個水泥涵管,涵管另邊有一間小農寮;下車處不遠前方路底有一戶裝設鐵柵門民宅,其地址為外柑里三叉坑 13-2 號。


行程紀錄如下: 

1032 入登後寮仔古道 (三叉坑越嶺後寮 (後寮仔) 舊路山徑
1059-1104 後寮仔嶺十字岔路 (直行出後寮、虎豹潭、泰平分校,左往大埤山,右往東柑腳山 45 );停留期間只有 3 人抵達此處  

1129 丫岔 (左往溪尾寮山約 60分,右上幾步就是東柑腳山基點

1129-1134 東柑腳山;停留期間共  5 人抵達 
1140-1203 林間休息午餐
1227 T (崩山坑古道越嶺點;右段古道往崩山坑、柑腳,左段古道往泰平料角坑);續行左段古道 

1229-1230 風口鞍部岔路 (續行古道往料角坑 4 號民宅及泰平國小分校,古道右邊兩條岔路一條往柑腳山,另一條是保成坑古道,出往多孔橋岔路及保成坑福德祠;取往柑腳山岔路  

1237 岔路 (直行出坪雙道路,亦即北 42 號道路)右岔往柑腳山 10

1244 T 稜岔 (左往柑腳山約 5 分,右往下坑山、崩山坑古道、柑腳

1246-1335全員陸續抵達柑腳山;好天氣、好心情,大家隨興閒聊配茶 (陳董泡請大家),不亦樂乎;剛吃過午餐,仍忍不住把健華的紫米飯便當分食泰半 

1335 原路下山 
1405-1419 風口鞍部岔路停休後兵分兩路;郭董帶著 3 位年輕人擬走大埤古道經靈巖山雙溪小築繞回停車處,其餘人馬決定加碼,循寬廣崩山坑古道下行一段,想說或許不用回走  

1436-1441 溪畔山徑 
1447 經養雞場出產道;貨真價實放山雞長得很壯碩,據說一斤要價 275    

1449 一位阿伯在路邊下風處菜園除草整地   
1450一位阿公顧著騎小三輪車孫女 
1452 料角坑 4 號民宅 
1453 轉入路邊菜園小徑   
1455 石砌土地公 
1409-1500 食蟲植物毛氈苔出現路邊山壁 
1502 電桿指標 (續行道路往料角坑橋、壽山宮,左岔山徑往越嶺古道土地公 2 分,泰平國小 25 );進入左岔山徑 

1506 過淺溪 
1507-1508 石砌土地公 
1509 刻著「保安林界」水泥柱 
1515 岔路 (右往泰平分校、虎豹潭);取左岔上坡山徑 
1523-1528 溪尾寮山 (489 m,圖根點;此山比較靠近後寮溪而非溪尾寮溪,因此或許應改稱後寮山

1528-1607 山徑起起伏伏回經東柑腳山 
1628-1632 後寮仔嶺十字岔路 
1657 回到起登點


對了!後知後覺的素寬此行中曾問說:「○○與●●以前真的是同學嗎?」我回答說:「當然是真的,妳現在才知道?」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GPS 由郭董提供 (加登溪尾寮山一組走路與爬升各約  12.1 k 894 m,另一組走路與爬升各約  11.6 k 658 m),部份照片由健華提供;包括連結分享,所有照片一個月後都可能刪除,存取請快








 

 

 
 
 

 

 













詳細照片分享連結如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