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544 旅記 (新竹五峰/尖石:霞喀羅古道)

霞喀羅古道又名石鹿古道,路線橫跨新竹五峰與尖石兩鄉,由五峰清泉繞經石鹿大山 (霞喀羅大山) 抵達尖石養老,全長約37.7 k,其中清泉到石鹿一段已闢為道路。這條古道原是當地泰雅部落聯外道,日治大正年間整闢為理蕃警備道路,沿途設立十多處警察駐在所;2001年,林務局將此警備道路石鹿到養老間一段整修規劃為隸屬於霞喀羅-鹿場連嶺系統國家步道,供民眾遊憩、登山、健行等用途。

經林務局整修規劃後開放使用的霞喀羅古道 (霞喀羅國家步道) 位處大漢溪與頭前溪上游源流,全長 26 k,海拔介於 1300-2320 m,沿途每隔 1 k 設立一根標示里程水泥柱,路線所經除了柳杉林、箭竹林等林相,還有入秋後染紅山林的台灣紅榨槭與青楓等槭屬 (Acer) 楓樹,以及台灣特有種隸慕華鳳仙花;此間動物資源相當豐富,包括台灣黑熊、台灣野豬、台灣獼猴、白面鼯鼠、大赤鼯鼠、山羌等哺乳動物,台灣山鷓鴣、藍腹鷴、白耳畫眉、黃胸藪眉等台灣特有種鳥類,少數爬蟲類與兩生類,以及烏鴉鳳蝶、琉璃紋鳳蝶、紅肩粉蝶、見蝶類玉帶鳳蝶等蝴蝶。

本社今年高橋山 (520 旅記) 與霞喀羅大山 (520 旅記) 之行走過兩次霞喀羅國家步道體驗版,覺得意猶未盡,因此這回安排專走霞喀羅國家步道行程行走目標為石鹿步道入口到白石吊橋 (0-13 k) 原路去回,藉此滿足腳癮,同時也希望能賞到此間深秋楓紅美景。

一行 4 17 人諸車到五峰張學良故居文物展示館停車場會集後,一起車行清石道路續往石鹿步道入口途中,想不到被大規模伐林工事所阻;只好提前下車,展開行程。

行程記錄如下:

1050-1108 下車處到古道入口 
1108-1111 石鹿古道入口 (0 k);拍完行前合照,殿後出發前,回首展望優美如畫藍天白雲下風景 

1122 古道 1 k 里程柱 
1133 古道 2 k 里程柱;到此前除了超越本社所有行員,還超越另一包含 28 位成員、來自台北成大校友隊大部分人員

1145 高繞路段途中岔路空地;直行往霞喀羅大山、白石吊橋,右岔古道舊徑標示「山徑危險,已成斷崖,危險路段,禁止通行」 

1159 結束高繞,行抵古道 3 k 里程柱 (稍前約 3.03 k 處設有霞喀羅大山登山口木樁指標)

1215 古道 4 k 里程柱;到此途中行一段圓木陡
1225 林間丫岔鞍部平台 (右岔往白石吊橋,左岔藍天指標未標示去向,經查是往霞山漫長稜徑)松下駐在所遺址在此處或附近

1227 古道 5 k 里程柱;從 3 k 到此所見楓樹多為台灣紅榨槭
1238 古道 6 k 里程柱 
1243一根橫倒粗長針葉樹幹阻礙去路大營地 ( 6.47 k);設有「楢山」、「深受重視生態工法-石砌駁坎」、「夯土牆造屋」等導覽牌;營地右側楢山駐在所遺址留存駁坎遺跡,營地左側邊緣上風處生長著數棵筆直高大針葉樹,樹形優美引人 

1252 古道 7 k 里程柱 
1253-1315 大費周章,通過古道 7-7.5 k 間一大段崩塌斷路地帶 
1324 古道 8 k 里程柱 
1339-1410 古道 9 k 里程柱 ;在此午餐休息期間,從高差約莫 50 m 下方不斷傳來薩克亞金溪 (大漢溪上游源流之一) 淙淙流水聲,溪谷上方邊坡長著好幾棵高達 40-50 m 針葉樹 ;打裡背包行李,準備回走前約 5 分鐘,新竹小陳倏忽出現眼前;他停留喝了幾口水,旋即先行回走 

1419 本出同根生兩棵大樹 
1421-1510 與小陳前後相隨,小心回經古道 7-7.5 k 間崩塌斷路地帶,趁機拍了好幾張小陳行間照片,可從這些照片感受此路段的怵目難行 

1525-1529 楢山駐在所遺址旁大營地;導覽牌旁長著一棵高大青楓,樹上楓葉幾乎都還沒染紅  

1553 林間丫岔鞍部平台;從楢山駐在所遺址旁大營地到此途中,逐漸與小陳拉遠距離
  
1621 上行回經圓木陡梯 
1624 古道 3 k 里程柱 
1637 滿地台灣紅榨槭落葉都呈乾紅,未掉落樹葉大多還是綠色
1642 古道高繞路段途中岔路空地 
1647 崩塌邊坡綁繩路段 
1725 古道入口;除了小陳,走到 3.5-8 k 不等的其餘行員都比我早回這裡
1740 回到停車處 ;約莫半小時後,欣見帶著頭燈小陳歸來

此行沒能走到白石吊橋是因緣不足所致,但走得心曠神宜,心滿意足

如下郭董提供 GPS 記錄圖: 1 張單向記錄圖顯示,我走到古道 9 k 里程的全程與總爬升各約 22 k 800 m;第 2 張去回雙向記錄圖顯示,走到約 7.2 k 一組的去回距離與總爬升各約 17.5 k 712 m;包括分享連結,照片日後多將刪除,存取請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