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3日 星期三

609 旅記 (新北雙溪石龜山連走宜蘭頭城窖寮山與叢雲山)


此行目標為新北雙溪石龜山 (610 m,自然石森林點) 以及宜蘭頭城窖寮山 (737 m,三等點) 與叢雲山 (711 m,圖根點),山不高路不遠,加上不到三個月前藍天隊剛清理過路線,因此沿途雖有不少芒草路段,想必不致重蹈之前宜蘭員山大安埤山行悽慘覆轍 (605 旅記)

一行 3 12 人從台北行車輾轉來到雙溪虎豹潭壽山宮集合,隨後一起繼續車程到石龜橋附近土地公廟斜對面路邊停車,展開行程。

行程記錄如下:

0945 進入土地公廟旁登山口,走一小段後拉繩陡上   

1003-1019 石龜山;停留期間,全員到齊 
1107 可眺賞龜山島芒草山頭;山頂有一棵近全枯但保有一線生機形態優美樹木 

1115-1154 三岔高地 (左往宜一縣界 35-45 分,右往 「740 峰」);在此午餐休息時,得知許董兩度遭土蜂叮螯導致全身起疹發癢,差點休克,陳董與賢夫人乃陪他撤退 (後來許董下山後即刻到台北長庚醫院掛急診,打針吃藥後當晚總算起疹全消,恢復正常 

1210-1211 岔路 (右往叢雲山 45-50 );續行左岔  
1212 740 峰」 (山頂岔路左往窖寮山,右下一小段後與稍前所經往叢雲山岔路會合);此山頭具有 360度展望,是俯賞龜山島好地點,也可欣賞蘭陽平原及其沿岸地帶優美風光;山頂右前方錐形峰是叢雲山,叢雲山遙遠左後方另一錐形峰應是宜蘭礁溪鵲子山 (礁溪富士山),左前方綿延山脈上 5 山頭的最後一個是窖寮山 

1215 在場 7 人取左岔續行  
1233 稜腰分岔指標 (左往窖寮山約 60 分,右向腰線路跡已失);到此途中,左手不慎觸及樹上土蜂巢穴以致被螯了三針,幸好半小時內疼痛感消失 

1241 越過清淺小溪溝 
1242-1244 上行乾溪床,來到有些許活水溪床上風處小休片刻 

1249-1255 離開溪床,接走沿途多有綁繩可拉左側陡坡山徑,來到「窖寮山前峰」  

1255-1300下坡再上坡,登抵窖寮山 (山頂岔路右往七兄弟山,左往宜 1 1.7 k);此山頭也具有 360度展望,山海都有看頭,龜山島也收入眼底   

1316 原路下山;下坡途中遇到迎面拉繩上來惠芳和郭董,原以為兩人會從「740 峰」轉往叢雲山,不會來這裡;他們後來從窖寮山下山,走出宜 1 1.7 k 

1346 740 峰」在望  
1400-1413740 峰」;休息賞景
1413-1414 兵分兩路,續往叢雲山;前 4 人取左岔,我等後 3 人走右岔,兩岔路不久後即合一

1416 左右兩岔路會合點 (左上回往「740 峰」,右下往叢雲山約 45-50

1418 續行右岔 
1443-1453 兩路人馬在叢雲山歡喜會合;此山頭與「740 峰」和窖寮山同樣具有 360 度展望,但更接近、可看清楚龜山島

1455 向前續行; 半小時後路途多為雜木林山徑,芒草路徑已不多見

1538 龜山島又清楚進入視野 
1607 叢雲山鞍部梗枋古道 (古道左往宜蘭頭城農場,右往坪溪古道,三岔路旁有一樹立已久水泥柱

1611 取右續行
1618-1619 涉越淺溪 
1620-1621 進入坪溪古道 (岔路指標回往叢雲山 3000 m,右往步道口 630 m,左往觀景台 860 m);取右續行  

1623 裝設護欄木板橋 
1627 再次涉越淺溪 
1633 拱形水泥橋旁淡蘭古道坪溪段導覽圖;水泥橋對面平敞草地上停放不少汽、機車  

1635 經烏山 62 號 民宅,出產道路底;陳董在此等著幫忙載人,其熱心服務精神令人感佩,這是他第二趟來幫忙接駁,之前他已將先到 4  人載回停車處


此行沿途不時可欣賞旖旎山海美景,加上叢雲山經「740 峰」到窖寮山之間芒草路段剛被藍天隊清理過,所以除了遭遇土蜂叮螯事件,全程大致走得很順暢,當然也很開心。

最後附帶提醒,走這條路線除了要避免驚動土蜂以免被其叮螯,更要防範硬蜱上身,尤其在常見此昆蟲出沒的叢雲山、「740 峰」與窖寮山。

郭董提供 GPS 記錄顯示,連登石龜、窖寮與叢雲三座山的全程距離與總爬升高度分別約為 9.7 k 及 869 m,連登石龜與窖寮兩座山的全程距離與總爬升高度則分別約為 8.4 k 及 609 m;部份照片由明美和戴董提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