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8 旅記一 (嘉義阿里山鄉龜頭山)
嘉義阿里山里佳部落 (里佳村) 屬烏奇哈溪 (曾文溪上游支流) 流域,是阿里山鄉最偏僻、人口最少鄒族部落,無環境污染,白天山青天藍,夜晚月明星燦,因此號稱「藍色部落」。
里佳部落原名「尼雅烏支那」(Nia-ucna),尼雅意指從前,烏支那則意指溫姓家族,合起來意思便是「從前的溫家」。傳說從前鄒族溫家有兩兄弟,某年哥哥沒回家參加祭典,弟弟後來查知哥哥在另一土地肥沃地方 (即今里佳地區) 開闢家園,父親獲悉後要他留在該地發展,並將該地命名為尼雅烏支那。
此行安排里佳部落三日兩夜行程 (10/14-16),重頭戲為第二日「織女山」,第一、三兩日則擬分別探索龜頭山 (1206 m) 與鱉頭山 (1198 m)。龜鱉兩山名稱堪稱絕配,兩山直線距離只約 3 k,但礙於複雜地形走勢與密集等高線穿插阻隔,要於一日內連登這兩座山可謂千難萬難。實際上這兩座山都找不到相關行程記錄,因此只要能登到其中任一座都已可算是創舉,也因此對此行充滿期待乃是不言可喻。
一行 1 車 4 人車程南下,經國道 3 號下中埔交流道,接台 18 線往阿里山方向到石棹 (台 18 線約 49.5 k),右轉 169線,之後輾轉進入日野賀產道,來到風野橋前下車,展開龜頭山之行。下車處是陳老師事前研判適當起登點,豈料向前走產道約 0.52 k (高度上升 71 m) 後被叫喚上車,繼續車程到「香香久溢咖啡莊園」(樂野村 6 鄰 183-1 號) 下車,重新展開行程。幸運的是,在此遇到有如土地公化身咖啡莊園主人適時指點迷津,否則登頂龜頭山目標恐怕會「摃龜」。
龜頭山行程記錄如下:
1525-1530 咖啡莊園起步回走下坡道路,不久轉入左岔到橫跨伊亞娜溪水泥橋 (竹原橋?)
1530-1543 過橋後經里佳 76 號、77 號等民宅,續行上坡水泥產道至 T 岔
1550-1555 於 T 岔處取右岔產道到上山切入點
1555-1605 從上山切入點走到龜頭山;一路都不難走,前後段林相以竹林為主,中段穿插柳杉林
1605-1610 停留龜頭山;山頂不見任何基石,但有根兼具編號里佳 25 號及樂野 26號木造電桿,我戲稱這是特大號木造基柱
1610-1655 原路下山,回到咖啡莊園
行前研擬煞費苦心,加上遇到貴人才得以順利達成首日完登龜頭山目標,所以此行雖輕而易舉但獲得滿滿成就感。
此行有緣來到香香久溢咖啡莊園且與莊主相遇,因此想順便為文加以推薦一下。吳姓莊主原本種植高麗菜、彩椒等高山蔬菜,由大盤商上山收購,惟八八風災後道路受損,交貨需自行運送下山,而蔬菜又不耐久放;莊主為此思考轉型種咖啡;他以原本放任生長於其農地上數棵咖啡樹作為種原開始種咖啡迄今不過 6、7 年,卻已連續獲得 2016 年台灣國產精品咖啡豆評鑑其他處理組金質獎、2018 年台灣國產精品咖啡豆評鑑銀質獎、2018 年阿里山莊園咖啡精英交流賽日曬組金質獎、2019 年阿里山莊園咖啡精英交流賽水洗組金質獎等獎項,更曾受邀於 2018 年國宴時提供貴賓飲用莊園咖啡品牌,聲譽卓著。
香香久溢咖啡莊園能夠在近年間密集得獎,主要歸功於莊主兩位千金都已取得國際咖啡品質鑑定師證照,妹妹吳昭昀更已獲得烘焙大師一級資格。這對年輕姐妹花利用超敏銳味蕾,能夠針對杯測結果,迅速調整修正沖煮咖啡品質,也難怪香香久溢品牌能於近年間聲名鵲起於阿里山咖啡界。
在阿里山隙頂二延平阿里山公路 52.85 k 處有個竹子搭建小攤位,每逢週休假日好天氣時,吳昭昀小姐都會在此攤位沖煮自家栽種烘焙咖啡,熱情地等待有緣遊客來品賞。她提供的咖啡飲品包括「金色陽光」(日曬處理咖啡)、「祕蜜花園」(蜜處理咖啡)、「鄰家女孩」(水洗咖啡)、「阿里山姑娘」(莊園特調咖啡) 與「不開心要講」(冰咖啡);日後再到阿里山如果有順路,我會想要特地程前往消費一番。
GPS 記錄顯示此行往返距離與總爬升高度各約 3.04 k 與 220 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