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0日 星期四

760 旅記 (苗栗頭屋畚箕窩古道順登曲洞山 + 友應山 + 南坑山)

此行排走苗栗頭屋畚箕窩古道、友應山 (160 m,原 143 號三等點遺失後聯勤陸補 188號三等點)、南坑山 (80 m,鑛務課第 487 ) 等配套行程,結果悉數達成目標之餘還有額外斬獲,成就斐然。

 

畚箕窩面積 30 餘公頃,乾隆年間平埔族漢人相繼入墾,漸次繁衍至 10 多戶近百人,後來人口大量外移,目前只剩少數幾戶人口。畚箕窩古道從前是飛鳳村居民前往頭屋街上捷徑,飛鳳道開通後漸趨荒廢。2000 年前後,山友與地方熱心人士共同努力將此古道重新打通,加上政府挹注經費補助整建,古道煥然一新,可惜 20 年來並未引來大量遊客,對推動地方觀光休閒產業發展助益有限。

 

畚箕窩古道有南、北兩入口,目前北入口路線有土地爭議衍生封路問題,要走此古道宜由南入口前往。一行 3 人車程南下,輾轉來到頭屋曲洞社區,循飛鳳道經曲洞宮、飛鳳橋,左轉經永興橋後右轉繼續車程到古道南入口前生態池附近下車,展開畚箕窩古道行程。

 

行程記錄如下:

 

0911 停車處起步

0917 散發蒼涼美感枯木

0918 石砌伯公 (路右水泥護坡牆後方)

0919 生態池

0928-0929 整修中景觀平台 (左岔往生態園不取)

0940 林蔭步道與好漢坡分岔點 (旁有設置長木椅木棧平台) ;續行右線林蔭步道

 

0942 林蔭步道往好漢坡第二分岔

0947-0958 休憩涼亭 (左後岔往好漢坡眺望平台,直行往頭屋鄉有人為亂竹堆阻路);停留休息期間由手機 GPS 發覺西邊不遠處有座零功廟山 (138 m,土調圖根點),雖是小山但名稱特異且有古基石,當下決定前往一探;因位於曲洞村零功廟山又名曲洞山合情合理,惟零功廟山應係從零宮廟山轉訛而來,而零宮廟山又可能出自靈宮廟山轉訛,所以山名宜定調為曲洞山/靈宮廟山為免混淆以下稱此山為曲洞山

 

0959-1004 繞過路左山坡竹林到亂竹堆另邊土路

1004-1008 續行土路,向左迴轉,旋而轉上左側密布桂竹林稜線

 

1038 循稜穿行密竹林途中看見「阿晉家族」路條此前此後不下半小時持續在密桂竹林中辛苦緩慢推進不時需動用利剪

 

1049 曲洞山 (午餐休息地點);山頂基石週遭桂竹被砍光但地面只大略清理過,現場有柯藝登山隊 (去年 10 月登頂) 與古道翁登山隊 (2000 2 月登頂) 所留置登頂牌;柯藝登山隊是久仰來自彰化雙人組,足跡遍及全台,專登冷門中級山,古道翁更是岳界傳奇人物,容於本文收尾時再介紹

 

1132 離開山頂續行,改經山頂西北方疏竹行下山

1133 竹林間圓筒形白鐵儲水塔

1137 首見柯藝登山隊橘色路條,左前方竹林下方一間綠漆鐵皮屋也進入視角

 

1139苗栗-南苗白線高壓電塔 (編號沒看清楚);建塔基石立於水泥基座一隅

 

1141又見柯藝登山隊路條

1147 第三次看到柯藝登山隊路條;此後逐漸往東到東南方向修正走向

 

1200-1205下切陡坡,進入一塊種竹開墾地

1206 上經開墾地旁土徑,走進另塊閒置中開墾地

1208 出水泥路,取右續行

1210「福德祠」(廟門對聯左聯為「福亭修為成格局」,右聯為「德成廟宇享千秋」)

 

1212-1219 繞到「福德祠」側後方林間水池後方

1221 上行中經大樹

1231-1232 前述上午所經土路向左迴轉處

1235-1236前述休憩涼亭

1240 好漢坡眺望平台

1242 好漢坡步道另一木棧平台

1249下行木棧梯道

1256 前述林蔭步道與好漢坡分岔點

1320 回到停車處;就近稍微探路後,車程轉往友應山起步點

 

車行飛鳳道往天花湖方向,經一間民宅後下車處路旁水泥電桿號為「曲洞幹 79 14A」,由此展開友應山行程

 

行程記錄如下:

 

1347 起步

1348-1352 右轉經雞寮 (曲洞幹 79 16),上行到路底登山口,經水泥階梯 (只有 8 ) ,進入竹林山徑,陡上到見路條處

 

1357-1400「長崎下古道路線」導覽牌及里程指標 (向左1.075 k,向右 0.43 k);由此看來長崎下古道全長約 1.5 k,梅花湖古道位於此古道南方,兩條古道約略呈平行走向,其兩端起訖點互相或近乎銜接

 

1400-1433 從導覽牌處取左循稜走到友應山友應的山名可能出自有應轉訛,事實上此山附近確實有座位於梅花湖古道上有應公;此路段所經幾乎都是竹林前段容易,中後段稍嫌麻煩,但整體而言比前述登曲洞山所經桂竹林稜線好走許多,只有一小段雜密植被障礙較惹人煩,經過該處時順便破壞了部分捕鴿網

 

1433-1447在友應山停留休息;根據山頂基石旁「中心艮」導覽牌,此山位於長崎下古道與梅花湖古道銜接路線上

 

1447-1522 原路下山,回到停車處

 

結束友應山行程後車程來到南坑山起登點下車後所展開行程記錄如下:

 

1538 停車處起步 (旁有「曲洞幹 86 」與「頭屋鄉公所路燈編號 0813」兩根水泥電桿)

 

1540-1542 經路旁水泥橋,繞進鐵圍籬內堆放竹堆與形形色色器具水泥地

 

1542-1549 取右向沿著大水池旁前行,接寬土路經菜園不久後轉右後上竹林稜線續行,數分後即登抵竹林間南坑山

 

1549-1606原路下山,緩步走回停車處

 

山不論大小高低,只要沒去過的都有興趣探訪,尤其有山名或基石者。此行一舉登了三座頭屋冷門小山,成就感十足,最有感的是完成畚箕窩古道順登曲洞山,不由得為此沾沾自喜

 

話題回到古道翁這位岳界傳奇人物原名林鍾隆出身桃園楊梅,臺北師範學校普通科畢業,通過教師檢定考試及高考,歷任國校、初中及高中教師林鍾隆老師也是筆名林外兒童文學作家,曾於 1977 4 月創辦台灣第一本兒童詩刊「月光光」,引領台灣童詩創作、研究與教學風潮。他早在 1960 年代就以少年小說「阿輝的心」成名,童詩「星星的母親」曾獲金鼎獎肯定,創作豐富類型多元,被鍾肇政譽為全能型作家。

 

林鍾隆老師已於 2008 年過世他晚年熱愛爬山自號古道翁,走過許多桃、竹、苗郊山路線。2013 4 桃園縣政府 (今桃園市政府)  在大溪仁和國小圖書館為他成立了林鍾隆紀念館,惟該館已於 20155月因故關閉,原進駐協助經營該館籌備顧問暨執行長謝鴻文與 SHOW 影劇團另改組林鍾隆兒童文學推廣工作室,持續推廣林鍾隆作品及桃園兒童文學。值得另外一提的是,2016 12 月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的「林鍾隆全集」是台灣出版史上首位兒童文學作家全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