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9 旅記 (南投國姓烏來山 + 台中和平南阿冷山、中阿冷山與阿冷山東南峰連線)
台中和平谷關附近裡冷部落位於大甲溪與裡冷溪交會處 (中橫 26 k),是一塊海拔約 600 m 沖積扇;裡冷音譯自泰雅語「Lilang」,意為來自深山的人,也有天賦異秉之意。此部落遠祖來自南投仁愛紅香泰雅部落,日治早期遷至今瑞岩部落對岸布布爾溪上游,之後翻山越嶺數度遷徙後到裡冷建立部落伊始只有 8 戶,目前增加到超過 100戶,人口共 400 多人。
阿冷山位於裡冷部落南方略偏西地點,海拔高於谷關七雄的白毛山與唐馬丹山,惟因位於裡冷溪畔傳統路線登山口,常因大雨後溪水暴漲導致去路受阻,也因而成為谷關七雄選拔遺珠。本社未走過阿冷山傳統路線,但 4 年前經由南投國姓長興林道上過此山,該回走了南阿冷山 (1198 m,6585 號三等點)、中阿冷山 (1421 m)、阿冷山 (1540 m,1546 號二等點) 與阿冷山前峰 (1520 m) 連線雙向縱走 (693 旅記)。考慮會遇到午後雷陣雨,此行排走南投國姓烏來山 (1003 m, 6402 號三等點) 與南阿冷山連線,藉以彌補當年阿冷山行沒順登烏來山缺憾,並藉一段舊地重遊路線補足基本運動量。
一行 3 人車程輾轉進入台 21 線,於 17.1 k 轉經長雙橋,續轉經下坪橋,進入長興林道,沿主要道路走約 4.8 k 後抵 五岔路口,在此取最右側產道續行500-600 m,到茶園高地路旁空地下車,俟陳老師停好車後,一起前往烏來山。
沿著茶園旁停車處前行約 200 m,路向轉左沿著路旁種檳榔樹泥土路走約 50-60 m ,切上右側寬稜,在一個大型白鐵儲水塔旁雜林中竹樹低垂葉叢下找到烏來山三角點,旁邊草叢中有塊「南無阿彌陀佛」大理石碑,不知是哪位有心人所立。從停車處緩步往返烏來山共約 20 分。
車程回到長興林道五岔路口,續行到接近林道 5 k (路邊「長福枝 139 分 6」電桿上噴漆數字) 下車,在下車處路旁空地午餐後展開接下來行程。
行程記錄如下:
1157 出發
1158「長福枝 139 分 6」電桿
1214廢工寮 (路右)
1237-1242「長福枝 139 分 49」電桿;發現手機 GPS 運作失常,從月初去日本時開始不時出現此問題,原因待解
1258 邊坡崩塌處;受影響路面待清理
1300 分岔;在此錯過往南阿冷山右岔
1308-1313 稜線高地分岔;左上寬緩稜高地眺賞群山層巒
1313-1318 回到往南阿冷山分岔
1319 南阿冷山三角點;先到淑敏在場,稍後陳老師抵達
1325 離開南阿冷山,續往中阿冷山;陳老師未跟隨,留在原地休息
1331-1336 前述稜線高地分岔;迎面遇到一群騎越野機車回程朋友
1347-1349 中阿冷山登山口
1349 取左岔上往中阿冷山登山口
1354-1356 陡上通過一段「豆腐岩稜」
1403-1416 中阿冷山 (經建版地圖上「1421 峰」);是一座三岔峰,左岔往阿冷山,右岔往阿冷山東南峰 (1482 m,森林點)
1416-1418取右岔下到稜鞍,轉陡上
1432 見路右樹林間一棵大樟樹,抵達左側有展望地點
1433-1443 阿冷山東南峰三角點;山頂空地旁林間又見一棵大樟樹阿冷山東南峰三角點;山頂空地旁林間又見一棵大樟樹
1443 回走
1506 中阿冷山
1544-1545 之前遇一群騎越野機車朋友處;稍早開始下雨,由此開始一路撐傘,途中追上下山途中陳老師
1646 雨中回到停車處
此行預期會受午後雨干擾,因此行前未表明心跡,亦即希望登南阿冷山後還能繼續完成阿冷山與阿冷山東南峰連走。多虧老天幫忙,讓我心想事成後才開始下雨,無比感恩。
GPS 記錄顯示,此行阿冷三山雙向連走里程與總爬升各約 11.7 k 及 795 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