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372 旅記 (新竹峨眉與苗栗南庄交界的獅山古道、獅頭山、六寮古道)

新竹苗栗交界的獅頭山、台中梨山、彰化八卦山等三處風景區是夙負盛名中台灣觀光勝地,交通部觀光局將此三處風景區統設為「叁山國家風景特定區」,並於20013月成立「叁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專責辦理這些風景區經營管理。曾於 1927 獲選台灣十二景之一的獅頭山,地名來自其「獅頭」岩壁地形酷似獅子蹲踞之姿;獅頭山稜線只有獅頭位於苗栗南庄,獅身獅尾全在新竹峨眉境內。

獅頭山是佛教聖地,其前山 (獅頭) 與後山 (獅尾) 的諸多佛寺以及非純佛教廟宇 (據說共有十八間)大多是日治時期利用現成山壁岩洞興建而成,建築風格呈現中西合璧多元面貌。獅山古道連通獅頭山的前山與後山,其舊有獅頭登山口位於124縣道 (頭南公路) 22 k 處,登山口的山門是日治昭和年間 (1940) 為了日本皇紀開元2600週年慶典而建,門面橫鐫「獅頭山」金色大字,山門前緣左右兩根石柱分別題字「曹洞宗獅頭山」與「勸化堂開善寺」。由這舊登山口上登一百多階石板路 (石磴禪道),可看到一塊「獅頭石」,形狀有如一頭昂頭挺胸坐獅,岩下有1937年勸化堂住持茂峰法師所刻「同登佛境」四字;繼續前行會經過一座「清境橋」,是日治時期所建古石橋;再前行不久就可出抵二十多年前拓建的勸化堂停車場。

本來打算從獅頭舊登山口入登獅山古道,臨時改從獅尾水濂洞展開行程。包括晏伶 ()Lily ()、宇雄 ()Renoir () 四位新朋友,以及睽違一年多的林桑 (溪河) 賢伉儷,一行十七人分乘四車,陸續於 9 50 分前後開抵獅尾遊客中心附近。10點開步出發,循遊客中心下方道路走到獅尾水濂洞,洞裡大雄寶殿播放著華語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問訊佛祖,欣賞一下眼前山光水色後,拜託一位現場遊客幫忙拍團照,可惜拍得不夠好。1966 (民國 55 ) 農曆 1 3 日,我曾跟隨先父、家母、以及一位鄰居長輩到獅頭山「行春」,當時應是從獅頭舊登山口起登,走到獅尾水濂洞後循原路返回獅頭 (水濂洞旁道路當時尚未開闢);該回獅頭山行是我生平首次走得比較像樣登山行程,而且還留下一張在水濂洞拍攝,讓我十分珍惜黑白合照 (參見後附第一張相片)。依稀記得當時走了一整天,走得腿痠腳軟;前塵往事、如影如煙,四十多年人生歲月就這麼倏忽地流逝了。除了這張水濂洞黑白照片,我與父母僅有的另兩張合照,拍攝於後來到木柵仙公廟 (指南宮) 另一次「行春」,照片中除了父母與我,還有三叔賢伉儷 (文鴻雙親)、五叔、六叔、七叔、以及一位堂姊 (文鴻二姐);這兩張相片也是黑白照,失蹤已久,幸好還留著底片,可以加洗。

返回停車處,走入標示「六寮古道」寬敞路徑,旋即來到萬佛庵步道入口叉路 (直行往藤坪步道),踏石過小溪入登萬佛庵步道;這條稍陡林間步道讓我見獵心喜,不自覺稍微加快腳步。數分鐘後出抵道路 (獅山古道正路),取右下到萬佛庵參觀一下;據說民國前就有一位韓滿老居士到這裡石洞隱居修行,並稱此處為「滌心堂」。1927年,妙英長老率徒眾將石洞整建成為佛庵,並於1933 年改稱「萬佛庵」,後來經過重建及數度增建而成如今樣貌。萬佛庵佇立於山林幽谷間,以石洞為佛殿,洞深約二丈、高二丈多,全庵呈凹字形,是配合天然石洞而建的兩層紅瓦白牆新式佛庵;從掛在側邊寮房牌匾可知萬佛庵是新竹縣佛教會團體會員。

後面行員走出萬佛庵步道後都是取左向道路上行,沒人料到我會去萬佛庵。逐一追過大家,經第一座七星亭、來到第二座七星亭,在此拍攝五位女行員合照 (少了溪河嫂),作為此行美女如雲存證。六寮古道入口在七星亭後面,古道有銜接路徑可通往七星神木。七星神木又名「七星樟」或「母子連心」,由七棵樟樹枝幹互相纏繞而成,最寬胸圍5.7 m,樹身圍著紅布條且有香火供奉,神木周邊的寬敞乾爽高架木棧休息區適合大隊登山人馬佇留休息;決定回程返抵這裡再經六寮古道去拜訪七星神木。

經第三座七星亭,接著依序經過前庭清淨、花木扶疏的金剛寺,具有巴洛克建築風格、後面山坡種植不少茶花的靈霞洞,造型一般、外貼粉紅磁磚的覺然塔,初建於1927年、獅尾惟一不依岩洞而建的海會庵,以及獅頭山最古老佛寺獅巖洞 (現名元光寺);根據史記載,早在1895年就有晚年看淡名利的桃園大嵙崁商人邱普捷來獅巖洞設寺禮佛清修,改建後的元光寺氛圍莊嚴,但沒有保留往昔風采。獅尾五間佛寺前庭可供眺賞優美自然風光,歡展心情。

行經高度與獅頭山基點相近的望月亭,循稜往登台灣小百岳之一的獅頭山 (493 m,三等點),隨後折返望月亭歇息午餐。高距山巔、位處新竹苗栗兩縣交界的望月亭日治時期稱為高仰亭,涼亭近旁有一根新竹苗栗兩縣合立界柱。

下行陡峭石階,進入獅山古道精華路段,經過雄偉獅山大石壁,壁面刻著一些引人深思佛語。行抵 O 形路徑叉口,取右向下行走到一座可觀賞落日美景的木造涼亭 (觀日亭);陳董當場拿起竹掃把清掃亭緣枯枝落葉,身手嫻巧高明不愧農家子地出身。路經毗鄰而建凌雲洞、潮音洞,來到開善寺;開善寺始建於 1927年,乃憑山壁岩洞築成的中西合璧式建築,包含十二根羅馬式圓柱,寺內供奉漆以金身的西方三聖,是利用日本總督府特許砍伐千年樟木雕刻而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開善寺所珍藏刻本三藏經是台灣最早三藏經版本。

路經舍利洞,來到前述O形路徑另一叉口 (左上可繞回獅山大石壁),取右向跨入道德門,門旁有一棵高聳顯眼九丁榕大樹。行抵佛、道、儒三教合一,始建於1900年,也是獅頭山所有佛寺與廟宇中規模最大的勸化堂。勸化堂是三層建築,最上一層大殿居中的玉清宮供奉關公,左右兩側則分別是供奉孔子與觀世音菩薩的大成殿與雷音殿,下面兩層則是僧舍尼庵以及供香客遊人休憩的處所。一行來到勸化堂後走回頭路;如繼續前行會陸續經過建於 1915 年的輔天宮,以及建於 1916 年的紫陽門,接著就可出抵勸化堂停車場;絕大多數獅頭山風景區遊客都是自行開車或搭車來勸化堂停車展開行程。

回走通過道德門,來到 O 形路徑叉口,取右向上登,回經獅山大石壁以及望月亭後,擬依循藍天手繪地圖中右叉山徑往登猿山 (463 m,三等點) 不成,失敗原因可歸咎於遇到不夠親切在地果農。折返獅山古道正線,走回七星亭,進入六寮古道,想先順訪七星神木,再試著登訪猿山,但後來兩項目標都未能達成,反而是中途脫隊撤退、提早放棄登訪猿山的郭董和馮姐幸運地看到七星神木。錯過七星神木後的尋登猿山過程一波三折,在廣闊橘園裡繞來迴去,路跡時有時無。小心翼翼經過一段陡峭雜木林邊坡,大家各顯神通,或學狗爬或學蛇行,鑽過一處可能是遭「賤腳隊」破壞的鐵絲網圍籬破洞,進入山稜另邊橘園;園內橘樹幾乎棵棵結實纍纍,而且果實都是少見的大粒。下坡經過農宅時,先是被三、四隻農宅狗兒吠個不停,隨後上方橘園傳來果農呵斥聲 (走在後頭的陳董等人說的,我沒聽到);事情原委說來話長,就不細表。

繞了一大圈,再次回到望月亭時已是黃昏時分,只好乖乖地循早上來時路下山。途中晏伶提到這是她登山以來第一次摸黑下山,真巧這也是我與她登山的第一次摸黑下山。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千惠幾月不見,竟然如此苗條~可見總協調的路線是很操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