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7日 星期五

蘋果日報人物報導分享 (山上的無名英雄 李正紀忍- 20 ℃ 孤身觀天)

【蘋果人物 1】山上的無名英雄  李正紀忍- 20 ℃ 孤身觀天

常年氣溫幾乎不超過10度,酷寒時,最低溫甚至曾冷到近零下20度;氣候惡劣、路途遙遠,缺水、缺電、缺糧。這裡是海拔超過3800公尺的玉山氣象站,也是全台灣最險峻的工作地點。觀測員李正紀每次輪值,要在這裡待滿一個月,每天工作16小時,忠實紀錄玉山氣候,回報山下氣象局。5年前一次上山接班時,他還親眼目睹同事墜機罹難,痛失比家人還親近的夥伴,讓他一度封閉自己。不過現在的他已經走出陰影,繼續堅守崗位。為了不讓連續70年的氣象紀錄中斷,他堅毅說,「我要好好照顧自己,只要能好好活著,就是很大的貢獻!」

玉山氣象站位於玉山北峰,遙望玉山主峰,是全台海拔最高的建築物,當初是因日本人需要太平洋戰爭所需的高空天候資料而設立,光復後迄今仍繼續蒐集氣象資料,以利天氣預報。每年雪季來臨,玉山封山,白了頭的玉山瑞雪美景,也是由氣象站拍照、攝影,分享給國人。

今年41歲的李正紀,大學時代就熱愛登山,他曾站在台灣最高峰玉山,望著玉山北峰氣象站許下心願,「如果我能在那邊住一個晚上,該有多好!」7年前,他考上公務員擔任觀測員,5年前玉山氣象站剛好出缺,他毅然決定申請,從澎湖氣象站轉調,一圓自己夢想。

玉山氣象站正式編制只有3人,加上幾名約聘雇工友,通常只有23人同時上班,每人每次都要輪值1個月,且上班路程困難重重,從玉山登山口出發,要先走8.5公里到排雲山莊,再繼續爬升到風口,下切危險的碎石坡到達北峰鞍部,再往上爬才能抵達,全程約15公里,海拔落差更達1千公尺,光是「走路」上班,即使是「健腳」等級的山友,也要花上78小時,工作並不輕鬆。

不過李正紀不以為意。在玉山氣象站的日子,他每天清晨5點起床,每3小時觀測、記錄一次,包括雲雨量、氣溫、濕度、蒸發量等資料,並在整點回報,一直到晚上9點才能休息。日復一日,沒有休假日,30天後才能與同事交接下班。難道不能偶爾偷懶、跳過一次嗎?李正紀急忙說,「不可能啦!超過10分鐘,電碼(資料)沒出去,(氣象局)本部就打來了!他們隨時都在監控。」

「這裡的辛苦,是環境惡劣,環境會帶給你很多痛苦。」李正紀舉例,如積雪太厚,他一早就要先幫太陽能板剷雪,避免缺電,又如風太大會吹壞風速計葉片,雷擊後更可能讓氣象站所有電子儀器全毀。

面對老天爺的考驗,李正紀要先繼續完成測量任務,沒有精密儀器可以使用,他就土法煉鋼,拿著牆上的溫度計直接往室外跑,「電腦不能發電碼就改用電話,電話不能用就改用無線電,每到整點一定要把氣象站資訊傳出去,還是要盡可能完成每小時的觀測。」

暫時完成測量任務後,接下來還要抽空維修儀器,但李正紀一樣只能靠自己,「不會修,就要帶電話,由山下遙控怎麼做、怎麼拆螺絲。在這裡,沒有人會救你。」
而隨著登山人口增加,玉山氣象站除了提供氣象預報,現在也漸漸成了山友服務站。標高3858公尺的玉山北峰,是台灣第4高峰,也是尋求完登百岳的山友必訪的山巔,因為親登北峰,才能看到玉山主峰磅礡雄偉的正面,也就是外界最熟悉的玉山樣貌。

但攀登玉山北峰並非易事,可能會有高山症、身體不適,或是碰上雷陣雨卻沒有帶雨具,或是登山鞋不堪折磨已開口笑。這些疑難雜症,氣象站都樂意提供協助,並提醒山友,下山不要迷路。

此外,對一般民眾來說,氣象預報也許只是晴天或下雨的差別,但玉山氣象站還有很重要的服務對象,就是空軍救護隊(海鷗部隊)與空勤總隊。在玉山北峰頂點,往北可以看到雪山,往南可以看到北大武山,等於全台灣有三分之二的面積,在能見度好的時候,都在玉山氣象站的觀測範圍內,因此每當有搜救任務時,這兩單位就需要玉山氣象站的協助。

李正紀解釋,「飛行員在雲裡面,看外面灰濛濛的,但我們看過去,雲都在我們腳下,所以我們跟他們講雲海大概多高,他們就比較有把握,再多久的高度可以穿越雲層,不會一直在雲霧裡面盲飛,這對空中飛行、山難救助很重要。」

只是命運捉弄人。平常需協助救難的玉山氣象站,卻在5年前遇上飛機失事,造成一名工友離世,李正紀也與死神擦肩而過。那是在20131016日,當時仍由民間的中興航空負責執行運補作業,從塔塔加飛往玉山北峰,原本預計執行3次任務,第一趟在上午753分,先載李正紀及補給品到北峰,並接下班的蔡姓工友飛返塔塔加。

第二趟在805分起飛,要接氣象站工友陳文忠飛返氣象站,但飛機起飛不久後失聯,最後墜毀氣象站停機坪東北方約2百公尺山區,機上正副駕駛與陳文忠都殉職。回想起5年前的悲劇,原本總是笑臉迎人的李正紀,突然也哽咽起來。

空勤總隊與海鷗部隊常在附近高山訓練,李正紀說,他很清楚搭機的風險,不是這次順利降落,就能保證下次也會順利,失敗了就要重新降落,常看直升機起降好幾次。「那次執行運補,預計飛三趟,第二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氣流的問題,飛機失速打轉,就摔下去。」

李正紀語帶無助說,直升機每次來,挑戰都不一樣,氣流環境都不同,「(失事)那天天氣非常好,晴空、無風,但有時候因為天空中沒有雲,反而搞不清楚風是怎麼吹的。」

說著說著,李正紀眼眶泛紅,「在這邊工作,嚴格說起來,有點像是在拼命,這邊是環境很惡劣的地方,(空難後)那一陣子,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繼續待得住,一個跟你相處很久的同事,相處時間比家人還長,每天24小時在一起,突然就這樣沒有了,只剩一具冰冷屍體在你面前……」

「那次其實我是上來接班,但那個月,我在北峰過得很痛苦,常感覺到害怕,即使有人在身邊,還是會怕黑,就是怕黑,不敢一個人出去。還好有其他人,在每次我要出去觀測時,就貼心跟我一起出去,說要看星星或是上廁所,等我工作結束再一起進來,那個月就是這樣度過的。」

同事驟逝,也讓李正紀對工作與人生,有更深刻的體悟,「我覺得現在最大的工作,就是把自己照顧好,雖然每天還是要整點發出電碼,只是天氣預報也有不準確度,無法說得很準,但我要把自己照顧好,只要能正常呼吸,就是最大幫助,在這邊如果一掛掉,誰要來接你?要找人來,走上山也要一、兩天,突然手斷掉了,你要熬下去嗎?還是等人來?」

李正紀回憶,有年冬天,一位工友因為清除太陽能板上面的積雪,滑倒摔傷手脫臼,但天氣不好,直升機也無法降落,只能一直盤旋,直到出現雲洞,才立刻下降把人載走。「如果斷手的是觀測員呢?把人救到了,載走了,但70幾年來的氣象資料也就斷掉了。所以我現在覺得,如果讓自己好好呼吸、好好活著,其實就是很大的貢獻。」

撇開傷心事,在玉山北峰的日子,也帶給李正紀不少樂趣與感動。他說,有一年秋天,玉山已兩個月沒下雨,不只北峰,連排雲山莊、圓峰山屋都缺水,「山友到北峰跟我們要水,我們也無法提供,不知道還能撐多久。結果缺水訊息傳出去,竟然有山友,一人背兩罐共3000c.c.的水上來送我們,真的好感動!他們聽到缺水,就幫忙送水上來,看了就覺得,台灣很可愛。」

這麼辛苦的工作,最重要的還是有家人的支持。李正紀的太太也是登山社出身,深知高山險惡,但也尊重他的選擇,「我放假的時候也會陪她,兩人會出國旅遊,只有一個月是分開,(太太)不會有太多反彈。」他還笑說,太太曾上山探望過他的工作環境,但也了解,這裡不是久待的地方,看到了、了解了就好了,接著老婆就對他說,「你不要再叫我上來了!」

一個人在山上待久了,李正紀坦言,下山面對人群時會不習慣,講話也會變笨拙,且在山上時少了家人在身邊的陪伴,若家裡有急事,無法立刻下山幫忙解決,心裡也會不自覺煩躁起來,還好現在通訊逐漸改善,可以通電話,也能視訊,已漸漸懂得調適自己在山上的心情。

李正紀的大前輩李臺軍,在玉山氣象站擁抱孤寂近30年,被同事取外號「玉山駱駝」,2010年退休後,出書《玉山點滴:29年守山人的北峰歲月》。相較之下,只在氣象站待5年的李正紀顯得資淺。問李正紀會想在北峰待多久?他說,「目前沒想那麼多,但目前也沒有想過要離開,空難後是有想調回澎湖,但現在空難陰影慢慢走出來了,也已蠻適應這邊的環境,畢竟在這裡工作是自己的夢想。」

李正紀說,「在玉山北峰,冬天很痛苦,但玉山的雪景,不是每個人都看得到,北峰氣象站是中樂透也住不到的地方,而且別人看日出,要凌晨兩點開始爬山,我們一起床就可以在北峰看日出,這都不是一般人有機會體驗到的。」接著他又開玩笑補一句,「還有這邊吹冷氣不用錢,只是缺暖氣。」
(何哲欣/玉山北峰報導)



【蘋果人物2】一個月不洗澡、拒談鬼故事 玉山氣象站的小秘密

玉山氣象站位於玉山北峰,從塔塔加登山口出發,至少要走78個小時才到得了,且氣候惡劣,最高溫也僅約10度上下,酷寒時最低溫甚至曾冷到近零下20度。氣象站正式編制只有3人觀測員,加上一些約聘雇工友,每次大概只有23人上班,每人每次都要上山輪值1個月,每天工作16小時,沒有假日。

在這樣嚴峻的環境下,玉山氣象站內的員工仍不畏艱辛,每天固定紀錄、傳送山上第一手的氣象資料,才有助於山下的天氣預報。但工作之餘,其他時間又是如何度過的呢?《蘋果》專訪氣象站觀測員李正紀,揭露氣象站內的小祕密。(何哲欣/玉山北峰報導)


Q1、在山上如何打發時間?

李正紀說,他每天清晨5點起床,晚上9點睡覺,工作時間16小時,每3小時要到室外的各種儀器記錄各項數據,再回室內將電碼回傳山下。另外早晚也要與山下開會、討論未來天氣走向。雖然每次紀錄、傳送的時間,只要約10分鐘,但其他時間也仍須待命。

李正紀也提到,遇到突然的氣候現象,如下雨、下雪,或如《蘋果》這次採訪遇上的起霧、日暈、觀音圈、甚至冰雹,都要記錄。也可能會有儀器需要維修,或是有山友到北峰需要協助,這些都是他的工作內容,「所以不用找事情做,本身事情就很多,問我做了什麼,我也想不起來。」

不過李正紀還是會有自己的閒暇時間,他說自己會看書、上網看資料,且因玉山美景當前,在氣象站的員工,每人都練就一身專業的攝影功力,甚至設備齊全,各種大砲鏡頭,甚至空拍機,在這邊都找得到。《蘋果》這次採訪,腳架太輕,李正紀還大方出借跟人一樣高的腳架,讓人自慚形穢。附帶一提,每年冬季玉山雪景,不論照片或影片,就都是由李正紀他們提供的!

氣象站裡面也有一台跑步機與兩條簡易的懸吊帶,可作TRXTotal Body Resistance Exercise,懸吊式阻抗訓練)。李正紀說,在山上還是要運動,維持體力,不然一個月沒動,交接下山時,可能連走下山都有困難。


Q2、外出剷雪前要先燒炭?

玉山氣象站電力靠太陽能板提供,冬季時太陽能板會積雪,所以每天一早氣象站的員工就都要先剷雪。李正紀說,剷雪時雖氣溫是在零下,但並不冷,比較麻煩的是,雪碰到身體體溫,就會溶化,雪水就會滲入衣服內,所以即使戴手套、穿外套,身體還是可能凍僵,所以每次外出鏟雪前,都要先記得「

不過在室內燒炭不危險嗎?李正紀笑說,「是不會啦,氣象站不是完全密閉的空間,還是有空隙,而且我們也不會在睡覺的時後烤火。」


Q3、平常洗澡、吃飯如何解決?

對玉山氣象站來說,水、電都是珍貴資源,水一定是先拿來喝,盡量不拿來盥洗。李正紀解釋,在氣象站若要洗澡,要先用電煮水,但電跟水的來源是矛盾的,天氣好時太陽能電力充足,但缺水,下雨時有水,但可能又沒電,所以在山上,反正也不太流汗,因此都三、五天才洗一次,甚至半個月、一個月不洗,「就跟一般爬山的人一樣。」

李正紀說,在氣象站洗澡是大工程,一方面是煮水洗澡麻煩,另一方面是天氣冷,要分段洗,否則若先洗頭,頭髮沒有立刻吹乾,很容易頭痛、感冒,甚至高山症。他說在山下洗澡只要2分鐘,但在山上洗澡至少要花半小時,所以洗澡都要看狀況,「頭可能會癢,兩天就癢了,就會想洗,但可能過兩天又不癢了,就又再忍幾天,但頭比較常洗,身體不一定,要看水量。」

因為不常洗澡,所以也不太會有換衣服、洗衣服的問題。李正紀強調,「如果水不夠,一定是拿來喝,不會拿來洗。」至於上廁所,雖無充水馬桶,要自行沖水,但現已有化糞池,不會臭氣沖天。三餐問題,則有約聘雇工友幫忙煮,食材則由氣象局採買,聘揹工揹上山,早餐有咖啡、午餐晚餐有魚有肉,伙食也不會太差。


Q4、到隔壁山頭出差要兩天?

公務員常需要出差,氣象站內有正式編制的觀測員,也可能需要出差。李正紀說,日前有同事跟林務局去會勘,到5公里遠的排雲山莊出差一天,再到3公里的圓峰山屋出差,又一天。李正紀笑說,公務員出差填單,是算公里、有無搭車,他們出差可能只有兩公里,但要走半天,「有時後不知道要怎麼算。」


Q5、為什麼不全面自動化?

玉山氣象站觀測員的工作,是每3小時到戶外觀測一次雲雨量、蒸發量等數據,再到室內用電腦發送資料,不過有些數據,如雲量,無法用電腦紀錄,還是必須依賴人工觀測。李正紀說,部分氣象站確實已轉型為無人站,但有些氣象站,氣候惡劣,儀器容易損害,有觀測員駐守的氣象站,不會因為天災而中斷觀測,雖然無人站可以加強觀測密度,但有損壞就會缺資料直到修復。


Q6、玉山氣象站也有門牌?

玉山氣象站的門口有一塊門牌,「南投縣信義鄉玉山北峰1號」。為什麼要有門牌?難道可以請郵差送信嗎?李正紀說,門牌僅是象徵意義,不可能有郵差送信到山上,若有人填寫此地址,信件只會送到阿里山的氣象站。


Q7、休假會想爬山嗎?

玉山是台灣第一高峰,山上壯麗景觀是許多國人都想一親芳澤的美景。但對每天都看得到玉山的李正紀來說,雖然看到玉山出大景,還是會立刻拿起相機猛拍,但有時又也不免會覺得膩。他說以前喜歡爬山,一放假就爬山,現在爬山變工作,下班都沒有再爬山,在山上待一個月後,交接時只想趕快下山,從北峰爬上碎石坡到風口,即使左轉2百公尺,就是大家公認「一生要攻頂一次」的玉山主峰,但他毫不留戀右轉,「翻過風口就直接下山了。」


Q8、有聽過玉山的「傳說」嗎?

愛爬山的山友一定都聽過玉山的「傳說」,例如在排雲山莊曾有一大群人半夜來投宿,但山莊管理員招呼他們入內後不久,又全部都消失;還有最有名的「玉山小飛俠」,在玉山南峰叉路口,會出現穿著「小飛俠雨衣」的「男子」把人帶走。不過對於這些「靈異故事」,李正紀直言,「我沒有遇過,而且在山上也不會去談這個事情」。

李正紀說,每次他與同事交班後,最快約下午4點半準備下山,到塔塔加約深夜11點,因此幾乎都是摸黑下山,但他沒碰過什麼靈異的現象,而且也不會跟人家聊,因為很常要自己面對黑夜,想太多就會自己嚇自己。

李正紀也說,很多山友上山,也可能會提到這些傳說,但他不希望山友跟他討論,「山友下山後,我們自己還要在這邊過日子,哪一天故事突然浮現在腦海,就會開始怕,因此平常不會去談,不然要是開始想,停都停不下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