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2 日本鹿兒島縣五日行散記五 (浮雲之島:探訪屋久島「大川の滝」,重溫林芙美子筆下的昭和浪漫)
此行第四日 (10/3) 人在屋久島,上午與兩同伴一起見識了「トローキの滝」(日本僅見兩座海岸瀑布之一) ,其過程梗概已記述於前篇隨筆 (915-2 散記四)。下午三人與另兩同伴約好在不同地點搭上同班次巴士,前往見識名列「日本百名滝」) 的屋久島規模最大、最壯觀瀑布。這座瀑布與下車終站站牌名稱同樣是「大川の滝」。不同於日文慣用音讀,「川」在屋久島常被音讀為「こ」,因此位於大川 (おおかわ) 下游的「大川の滝」就被讀成「おおこのたき」。
「日本百名滝」(或稱「日本の滝百選」) 確立於 1990 年,是由民間團體在環境廳 (今環境省) 與林野廳後援下,從全國 527 座有命名瀑布中嚴選出極具觀賞價值的 100 座,堪稱屋久島瀑布之王的「大川の滝」也名列其中。「大川の滝」落差達 88 公尺,從崖上瀉下瀑流相當猛烈,接近下方水潭難免會被水花濺到,但值得親近體驗,尤其酷熱難耐亟欲消暑納涼時刻。
屋久島降雨量豐沛,平地年平均約 4000 至 4500 毫米,以宮之浦岳為核心中央山區可能達到8000至10000毫米。因此屋久島居民以「一個月下雨 35 天」描述該島多雨氣候可謂幽默又傳神,也難怪「大川の滝」 一年到頭幾乎都展現磅礡氣勢,尤其梅雨季節 (5 月下旬至7 月上旬)豐沛瀑流狂瀉而下場景更令人歎為觀止。
前述屋久島俗諺「一個月下雨 35 天」源自昔時島民口耳相傳,經日本名作家林芙美子 (はやし ふみこ,1903-1951) 在其小說「浮雲」中引用後廣為流傳。林芙美子是日本昭和年間極具影響力女流小說家,她的文學成就主要體現於深刻描繪社會底層困苦生活和女性命運,以及洋溢於作品中獨特自傳性和「放浪」精神。
「浮雲」是林芙美子最後一部長篇小說,被譽為她的顛峰之作。這部小說以戰後日本民生凋敝以及充滿人性掙扎不倫愛情為題材,故事最後場景在屋久島。為了在貧困生活中找出路,女主角雪子追隨男主角富岡到偏遠屋久島後因腦溢血突發而孤獨死,富岡也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對女主角的深情。
日本著名導演成瀨巳喜男 (なるせ みきお) 根據「浮雲」改編劇本拍成同名電影, 1955年推出上映這部電影被譽為日本百年影史上僅次於黑澤明「七武士」的最佳電影之一。
延伸閱覽資訊
一、915-2 散記四
https://1000wisdomr417.blogspot.com/2025/10/915-2_21.html
二、「大川の滝」觀景短片一 (稍遠側面觀)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r77o5ygwbqg?feature=share
三、「大川の滝」觀景短片二 (正面觀)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Q977uCGB6R0?feature=sha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