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 旅記 (新竹尖石李崠山古堡、大混山)
一、總協調旅記
這回行程構想緣起於今年八月間一次李崠山古堡行 (357 旅記),「忍耐」了將近三個月,終於將此構想付諸實現,感覺很開心。
位於新竹尖石與桃園復興交界的李崠山 (李棟山,1914 m) 是台灣小百岳之一,山頂除了一等三角點、一等衛星控制點、以及頭前溪水源保護柱,還有李崠山古堡遺跡。李崠山古堡 (李棟山古堡) 曾是泰雅族與日本軍警浴血戰鬥古戰場,在日治時期稱為「李崠隘勇監督所」, 2003年新竹縣政府指定其為古蹟,並改以原住民語「Tapung古堡」稱之。
日本攻占台灣初期,原住民持續抵抗,佐久間左馬太總督遂於1907年實施「五年理蕃政策」,集結桃園廳與新竹廳大批軍警設立隘勇隊,逐漸向山區推進,征討泰雅原住民。1911年,以新竹廳長為部隊長的二千餘人討伐隊伍挺進李崠山,向部落發動猛烈攻擊,雙方數度激戰死傷慘重;日本軍警固守李崠山頂建築砲台工事並猛烈砲轟山區部落,終於迫使原住民降服。1912年,痛恨日人鎮壓的尖石「其那支」(秀巒)、「馬利可灣」(玉峰) 等部落原住民趁颱風夜襲擊日方警備人員,破壞隘勇線。當年九月,日方兵分兩路,左翼隊由李崠山隘勇監督所直下東南方,右翼隊由太田山砲台直下西南方,藉此壓制馬利可灣社部落。1913年,日軍在李崠山頂設立討伐隊司令部,從桃園、新竹、宜蘭三方向同步掃蕩,迫使「其那支」、「馬利可灣」等部落於同年七月繳械投降。日軍討伐期間,泰雅族受到猛烈砲火摧殘死傷慘重,為台灣寫下一段可歌可泣抗日歷史。
李崠山有兩登山口,分別位於李棟山莊以及馬美產道4.8 k路邊,兩條路線在中途合而為一。現年八十七歲、祖籍江蘇的朱萬鶴老先生是李棟山莊主人。1964年從軍中退伍後,朱老伯作過生意,也參與過許多築路工程。1980年參與尖石後山產業道路拓寬工程以後,老伯愛上山莊周遭遼闊視野,決定在此定居下來。李棟山莊外觀有如武俠小說中描寫的山寨之類地方,其建材工程悉由老伯一手包辦完成;老伯專心經營的此一山莊雖只有通鋪,但曾深獲許多山友鍾愛。
這回行程構想緣起於今年八月間一次李崠山古堡行 (357 旅記),「忍耐」了將近三個月,終於將此構想付諸實現,感覺很開心。
位於新竹尖石與桃園復興交界的李崠山 (李棟山,1914 m) 是台灣小百岳之一,山頂除了一等三角點、一等衛星控制點、以及頭前溪水源保護柱,還有李崠山古堡遺跡。李崠山古堡 (李棟山古堡) 曾是泰雅族與日本軍警浴血戰鬥古戰場,在日治時期稱為「李崠隘勇監督所」, 2003年新竹縣政府指定其為古蹟,並改以原住民語「Tapung古堡」稱之。
日本攻占台灣初期,原住民持續抵抗,佐久間左馬太總督遂於1907年實施「五年理蕃政策」,集結桃園廳與新竹廳大批軍警設立隘勇隊,逐漸向山區推進,征討泰雅原住民。1911年,以新竹廳長為部隊長的二千餘人討伐隊伍挺進李崠山,向部落發動猛烈攻擊,雙方數度激戰死傷慘重;日本軍警固守李崠山頂建築砲台工事並猛烈砲轟山區部落,終於迫使原住民降服。1912年,痛恨日人鎮壓的尖石「其那支」(秀巒)、「馬利可灣」(玉峰) 等部落原住民趁颱風夜襲擊日方警備人員,破壞隘勇線。當年九月,日方兵分兩路,左翼隊由李崠山隘勇監督所直下東南方,右翼隊由太田山砲台直下西南方,藉此壓制馬利可灣社部落。1913年,日軍在李崠山頂設立討伐隊司令部,從桃園、新竹、宜蘭三方向同步掃蕩,迫使「其那支」、「馬利可灣」等部落於同年七月繳械投降。日軍討伐期間,泰雅族受到猛烈砲火摧殘死傷慘重,為台灣寫下一段可歌可泣抗日歷史。
李崠山古堡歷經百年歲月,原有建物內部設施多已消失,只剩佇立荒煙漫草中四周殘牆;雖是軍事堡壘,然而從古堡大門兩側高柱及橫樑上面的巴洛克式雕飾,仍可看出日治大正時代追求的建築美感。目前古堡格局大致完整,但原有懸掛大門門楣的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所題「慎守其一」匾額已經遺失,山頭附近山徑路邊的戰歿日警墓石曾是日治時期「理蕃」紀念物 (參見下文)。
李崠山有兩登山口,分別位於李棟山莊以及馬美產道4.8 k路邊,兩條路線在中途合而為一。現年八十七歲、祖籍江蘇的朱萬鶴老先生是李棟山莊主人。1964年從軍中退伍後,朱老伯作過生意,也參與過許多築路工程。1980年參與尖石後山產業道路拓寬工程以後,老伯愛上山莊周遭遼闊視野,決定在此定居下來。李棟山莊外觀有如武俠小說中描寫的山寨之類地方,其建材工程悉由老伯一手包辦完成;老伯專心經營的此一山莊雖只有通鋪,但曾深獲許多山友鍾愛。
過去三十多年,不斷經歷颱風地震考驗的李棟山莊安然無恙迄今,但是隨著木造建物老舊斑駁以及莊主年事漸高,民宿生意不得不劃下句點,惟熱情好客的朱老伯目前仍然每天泡七葉膽茶接待遊客。朱老伯喜與山友閒聊,他的山莊樑木繫滿山友留下小布條,牆面寫滿遊客簽名與留言;他捨不得拆掉這些充滿懷舊情懷物品,全部加以保留到現在。朱老伯五、六十歲時經常做粗活,因而練就出媲美健美先生身材,當年的他力大無比,扛起粗重圓木有如「扛牙籤」,有牆上照片為證;年近九旬的朱老伯仍保有魁梧身軀,老人家的渾厚胸部與粗壯臂膀,令人看了好生佩服。在網路上查到一筆九年前山友行程記錄,其中提到「… 老板娘在主樓前面大廣場賣香腸,兩側牆上都有莊主所題"李棟山及古堡簡要歷史"」。由此看來,我在357旅記 (2012 年8 月) 所記「據說老伯十年前娶了小他卅多歲的妻室,不知是否為真?」,應可改為肯定句;只是夫人已不知去向,留下朱老伯獨居山莊。
地圖上直線距離稍大於3
k的李崠山到大混山 (比亞山;1541 m,三等點) 之間連稜山徑是日治時期隘勇線,一路大多沿著坡度適中寬廣稜線下坡,首先會經過往內鳥嘴山叉路 (右往八五山 3.5 h,內鳥嘴山4.5 h),接著直行大混山方向不久,山徑右側可見到一座簡易墓石,是日治時期為紀念一位殉職於「理蕃」公務的日本巡查員而設。隨後行抵十字叉路,穿過山溝路直行上稜,經過箭竹林、杜鵑林 (可能是玉山杜鵑);接著路經混生台灣紅榨楓 (葉淺五裂,先端尾端漸尖,葉基近心形,葉柄帶紅色)、台灣掌葉楓 (葉七裂像手掌狀,後附照片有一張拍攝到此種樹苗的美麗黃葉) 、青楓等楓樹的鋪滿層層落葉密林山徑。再來就是會讓人走得心曠神怡神清氣爽的柳杉林山徑,沿途依序可見到上方有一大片平坦空地的雙層駁坎、半圓環形駁坎,以及後續二、三處規模較小駁坎;這些設有駁坎之處可能都是隘勇線上日警駐在所遺址。經過最後一處駁坎,續行經過一處海拔1610 m寬敞林間平台,再走二、三十分鐘就可登抵大混山;四周密生樹木、沒有展望的大混山基點平台約有八至十坪大小,足以容納二十人登山隊伍進駐聚合。
包括洪薇鈞與陳小然兩位年輕美女博士、蘆洲吳桑、樹林張皓然、中壢廖桑 (國凱) 、以及1985年次年輕小夥子洪啟勝等六位新朋友,這回一行五車二十五人分從台北、樹林、中壢出發,全員抵達李棟山莊時比預定集合的十點晚了四十五分。與山莊主人朱老伯簡單寒暄一下,整裝拍團照後,十一點出發展開行程。全員中午時分陸續登抵李崠山古堡,小休喝咖啡之後,以Amy為首四位美女留在原地繼續休息,其餘二十一位行員重啓腳程邁往大混山,但最後成功登抵大混山者只有十六人;沒有登頂五人中,身高體壯的Fred
(志鴻) 與老同學陳老師顯然都是偷懶而非力有未逮。按照藍天登山隊標示,從大混山走回李崠山古堡需110分,但吳桑與我快馬加鞭都只走了70分,其中還包括我用於等候以及緩跟行員後面所耗掉不下10分鐘。
行前充滿期待,行後十分滿意,隘勇線杉林古道的靜謐美好氛圍讓人走得歡欣滿足,寵辱偕忘,甚至有所感動。
最後順便釐清李崠山與李崠山古堡的相關訛傳。「崠」與棟音義皆不同,應讀為「ㄉㄨㄥ」,有時寫成凸,客語山名與地名多有以崠或凸命名者,意指小山頂,如上回走過的苗栗大湖關刀山以及新百二份山分別有插旗崠與菜壽凸的別名;此外,新百二份山所在地區稱為十分崠。李崠山無疑是客家人所取山名,然而我家一本老舊「新編中國辭典」(大中國圖書公司發行) 卻查不到「崠」字。難怪朱萬壽老先生「崠」「棟」不分,將其一手建立山莊稱為「李棟山莊」,也因而讓李崠山衍生出「李棟山」別名。至於前述李棟山莊內牆朱老伯所題"李棟山及古堡簡要歷史"提到清朝曾派遣一位李棟將軍來此勸導各部落原住民革除出草殺人不良風俗,因此李棟將軍下山後,原住民便以「李棟」的名字命名這座山,又名「李崠山」,可能是朱老伯杜撰的無稽之談,與史實不符。
二、千惠旅記
今天25人參加好熱鬧,到了李棟山莊已經接近11點了,異國美女Severina看到山莊各式奇特的建築忙著拍照,見穿廊左側房門半掩隨手推開朝裡面探頭,總協調趕緊喊聲制止「不要進別人房間」,Severina小聲跟我說她只想欣賞裡面的書法,我也好奇偷瞧一眼,桌上果然有保力龍板黑字寫著「上廁所每位酌收清潔費新台幣十元」。
由山莊後方上李崠山,因為已知路況不難走約40分鐘即可抵達,所以心情格外輕鬆。三個月前(8/18)才來過,今日再次造訪李崠山古堡,季節換幕,芒草舞秋風。Amy怡然自得就地煮了飄香咖啡和大家分享,一派悠閒直說忘了帶吊床,似乎不想登大混山是來郊遊的。
休息片刻後大家繼續往大混山方向,一路陡下後接著走在稜脊上,開始進入如夢似幻的迷人山景。沿途薄紗輕攏,山壑含煙,落葉層疊為身體舒壓釋重,竹木幽靜讓心靈清晰透明。沉醉中,多虧總協調清醒眼尖,指給我們看形狀特別的楓葉、樹梢的一抹嫣紅、路邊日本人墓碑,途中還遇到珍貴的台灣帝雉,可惜我無緣得見。
李崠山往大混山途中有四處石砌駁坎遺跡,前塵往事已落盡,詳情只能與風雨細訴,明月傾聽。
登大混山頂(H1541m),約快2點了,在此午餐。
返程爬坡較多,因腳後跟磨破皮步步難行,面對山中美景也是步步難捨,索性和啓勝、香香三人林霧中漫步,一邊幻想身在瓊瑤小說不食人間煙火的情境裡,有點好笑但是幻想可是最好的止痛藥呢。近古堡時山雨欲來又止,只飄下幾滴陳董說的「雲雨」。
下山途中忽然驚覺隨身的竹杖竟然被我遺忘在古堡上,毫不猶豫轉身回取。走在我前面的啓勝不敢置信,竹子垂手可得我怎麼這般緊張,他不知這竹杖和我已經有感情了,而且還知道我很多秘密呢!幸好謝老師幫我帶下山了,否則就算在大混山我也要去拿回來的。
第一次參加的啓勝說要來驗證我的旅記是否與事實相符,都這麼快樂。好小子,那個登山社派來臥底的。爬山真的這麼快樂不是嗎?當然有辛苦面,但是我算計過了,這投資抱酬率絕對值得的,就好好愛這個苦吧!
感謝各位車主的辛勞、山友的照應還有總協調的行程安排,最感謝台灣這塊美麗的土地!
二、千惠旅記
今天25人參加好熱鬧,到了李棟山莊已經接近11點了,異國美女Severina看到山莊各式奇特的建築忙著拍照,見穿廊左側房門半掩隨手推開朝裡面探頭,總協調趕緊喊聲制止「不要進別人房間」,Severina小聲跟我說她只想欣賞裡面的書法,我也好奇偷瞧一眼,桌上果然有保力龍板黑字寫著「上廁所每位酌收清潔費新台幣十元」。
由山莊後方上李崠山,因為已知路況不難走約40分鐘即可抵達,所以心情格外輕鬆。三個月前(8/18)才來過,今日再次造訪李崠山古堡,季節換幕,芒草舞秋風。Amy怡然自得就地煮了飄香咖啡和大家分享,一派悠閒直說忘了帶吊床,似乎不想登大混山是來郊遊的。
休息片刻後大家繼續往大混山方向,一路陡下後接著走在稜脊上,開始進入如夢似幻的迷人山景。沿途薄紗輕攏,山壑含煙,落葉層疊為身體舒壓釋重,竹木幽靜讓心靈清晰透明。沉醉中,多虧總協調清醒眼尖,指給我們看形狀特別的楓葉、樹梢的一抹嫣紅、路邊日本人墓碑,途中還遇到珍貴的台灣帝雉,可惜我無緣得見。
李崠山往大混山途中有四處石砌駁坎遺跡,前塵往事已落盡,詳情只能與風雨細訴,明月傾聽。
登大混山頂(H1541m),約快2點了,在此午餐。
返程爬坡較多,因腳後跟磨破皮步步難行,面對山中美景也是步步難捨,索性和啓勝、香香三人林霧中漫步,一邊幻想身在瓊瑤小說不食人間煙火的情境裡,有點好笑但是幻想可是最好的止痛藥呢。近古堡時山雨欲來又止,只飄下幾滴陳董說的「雲雨」。
下山途中忽然驚覺隨身的竹杖竟然被我遺忘在古堡上,毫不猶豫轉身回取。走在我前面的啓勝不敢置信,竹子垂手可得我怎麼這般緊張,他不知這竹杖和我已經有感情了,而且還知道我很多秘密呢!幸好謝老師幫我帶下山了,否則就算在大混山我也要去拿回來的。
第一次參加的啓勝說要來驗證我的旅記是否與事實相符,都這麼快樂。好小子,那個登山社派來臥底的。爬山真的這麼快樂不是嗎?當然有辛苦面,但是我算計過了,這投資抱酬率絕對值得的,就好好愛這個苦吧!
感謝各位車主的辛勞、山友的照應還有總協調的行程安排,最感謝台灣這塊美麗的土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