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5日 星期日

自由電子報讀者投書分享 (《拒絕理盲,文明台灣系列》(一)台灣應團結在「不統」的旗幟下 :看清楚,想明白 才能共享未來)

自由評論網 > 投書

沈建一/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組長



台灣成為真正的自由民主國家後,只要有公共議題出現,人們便常分別聚眾據理力爭,結果往往陷入不同陣營間針鋒相對打死不讓的對幹情況;所以海內外的台灣人都普遍地感到我們的社會很吵,大家意見多立場硬,溝通討論到後來常淪為意氣或顏色之爭,鮮少能在文明理性光輝的沐浴下獲得共識,而曾參與議題討論的人因心中有氣,常一再進行非理性的杯葛,所以待解決的公共議題便遲遲無法獲得有效地改善,台灣社會就這樣一直地空轉。


我們這樣吵了幾十年,到今天仍未能明顯地看到理性中道力量的崛起;這情景和台大圍牆裡外,令人不忍卒睹的破舊腳踏車亂象一樣,似乎都盼不到能大幅改善的跡象。然而台灣社會明明就住著一大群受過良好教育、見過世面的文明人,大家待人也都很和善;可是在面對自己的公共議題時,卻總是雞同鴨講地找不到交集,我們為什麼會這樣的理盲?我們公共治理的能力為何這麼地低落?


我認為若能從拒絕理盲的角度切進,好好地剖析公共議題背後的客觀事實,讓比較多的人能撥雲見日地看到問題的真相。然後大家儘量在同一個平面上吵,也許是文明人可以做的事。

理盲指的是我們「理性」的「眼睛」看不見客觀的事實,以致於在瞎摸的情況下雞同鴨講,談不出個共識來。


「獨不獨」既然不存在客觀事實的基礎;那「統獨」真正的爭議,就只剩下「要不要和祖國統一」值得討論。(AP


「理性的眼」是西方哲學家的用語,對我們東方文化來說,就是「良知」或「心中的那把尺」。而我們為什麼會理盲?「心中的那把尺」為何無法幫助我們正確地衡量事情呢?當我們肉體的眼睛看不見或看不清外物時,往往是許多原因造成。這當中可能是眼睛本身視力的關係,可能是被看的物不易察覺,可能是眼睛或物被遮掩,也可能是角度、距離、或光線不足;而很多時候恐怕是看的人,故意「視而不見」。當我們用理性的眼去觀察、去體會、去理解、去判斷各種議題時,通常也會碰到類似的情況或障礙;此外無論理性或肉體的眼都有個先天的缺憾,就是留在人腦的印象,往往會隨著時間經過或所處立場或情境不同,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失去原貌,這點值得大家虛心面對並以同理心待之。

我們如何拒絕理盲?


或許可以從擦亮我們自己的良知做起。我建議可以從搞清楚我們到底在吵什麼開始。若以大家吵得最久、鴻溝最深的「統獨」議題為例,我們首先得問「統獨」是一個議題?還是兩個議題?


邏輯上我們都知道「統」的相反詞是「不統」,而「獨」的另一邊則是「不獨」,所以「統」「獨」可以是兩個不同的命題。也就是說:「台灣要不要和祖國統一」是單獨的一個議題,而「台灣是不是個獨立的國家」則是不同的議題;當我們將兩個議題同時放在一起討論時,就容易發生對焦的問題。


首先讓我們來解析「台灣是不是個獨立國家」的問題,若依客觀事實來判斷,這根本是個假議題;因為70多年來,不管你是否喜歡執政的人,台灣事實上一直是個獨立運作的國家,從未曾真正出現過是否獨立的問題;而社會上迄今仍在爭辯這個假設性的議題,在國內部份是因為歷史遺緒,至於國際現實的部份則是解嚴前掌權的人不願割捨所造成。目前對獨立事實故意「視而不見」的人,常牽強附會地拿這個假問題來混淆爭議,讓我們理性的眼因看不清楚而一直吵個不停。


「獨不獨」既然不存在客觀事實的基礎;那「統獨」真正的爭議,就只剩下「要不要和祖國統一」值得討論。


假如大家都能欣然接受統一的話,則連「獨不獨」這種假議題都不會出現,我們早已變成祖國的一部份;就是因為有人高舉「不統」或「台獨」的主張,「統派」的人便有機會來質疑「台灣是否真是個國家?」,這樣的提問一方面可困惑「不統」的人;另一方面則可激怒「不統」陣營中的意氣用事派,這些人常會大聲地回說:「那我們就來建立自己的國家,免得被你們質疑!」。兩軍對壘時拍胸脯比大聲的人,往往只是用來彰顯吵架的氣魄或膽識罷了,意氣用事的人常易忽略真相而偏離事實。


基於以上的剖析,我認為如果用良知去看「統獨」背後真相,自然就會意識到「獨不獨」其實不是議題,它頂多是附隨在「不統」的主張而產生的子議題。現今客觀的事實擺明「統獨」議題,僅是「要不要臣服於強大的祖國」這麼單純的問題;換句話說,當今僅次於美國的強大中國,若沒有併吞我們的野心,試圖要將台灣拿下藉以破壞自由世界用來圍堵中國擴張的第一島鏈的話,我們社會裡根本不會有「統不統」的爭論。


「獨」其實已是過去式,是兩蔣統治台灣而中國在世界上根本不是「咖」時的選項;如今時過境遷,擺在眼前的客觀事實已大不相同,我認為獨派應認清事實與時俱進。 台灣內部「統獨」的爭辯既然在客觀事實上,已演變成「統不統」的單一議題;歷史所遺留下來的「獨派」或「不統不獨派」等旗幟,若還參雜其中似有害無益,只會阻撓社會共識的形成、削減我們自己的力量。據我個人觀察台灣的民心,對要不要和「祖國統一」的選擇題,絕大部份人的心中早有定見,因為「統不統」的優劣實在不太需要用心比較,就可以輕易地做出決定。


 然而「統獨」這議題卻因理盲而一直困擾著我們,以我自己的家族為例,當我們聚會時都會儘量避免談論「統獨」的問題,以免氣氛在不知不覺中轉僵;但若只單純地談「統不統」的選擇題時,氣氛便可以很輕鬆笑謔,就算三代同堂也不會起衝突。因此,我建議台灣社會在提到中年以下的「統獨」傾向時,儘量不要用「天然獨」這樣不準確的用語,這些年輕人其實是呼吸著台灣民主、自由、法治空氣長大的「天然不統」族;若僅用「獨」來標識他們,很多人仍會因腦裡遺留的印象而不自在,另有不少人為了生活目前在中國發展,他們也會有被中國政府亂整的顧忌。客觀事實上台灣既然已不存在獨不獨的問題,我們為何要庸人自擾呢?


我主張台灣內部應立即擱置「統獨」這種與事實背離的爭議,而聚焦在「統」或「不統」單純的選項就好。設若我們都能團結在「不統」這面旗幟下,齊心協力地全意對抗強大的中國,這時「一中」已不在心中,請問還需爭辯「九二共識」、「一中要怎麼表」嗎?若地表上的國家都清楚地認知台灣和中國不是同一個國家的話,那我們還要浪費精力去斤斤計較國名若太類似,外國人會分不清楚的問題嗎?試想我們在考試的榜單上就算看到姓名相同的人,我們會因而分不清楚誰是誰嗎?所以我們主觀上自認和中國不同國,並且隨時大聲地對外表述,就是消弭統獨爭議最好的辦法。


我希望從今以後再面對這項爭議時,大家不要再「理盲」下去,而僅需依擺在眼前的客觀事實,聚焦在「統」或「不統」的選項就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