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論壇文章分享 (唐捐小詩小熱議,何妨提倡短詩)
倪國榮/自由業
引起網路小熱議的詩人唐捐小詩《難道這就是愛》,其實不是他很好的作品之一,可也是不錯的作品,因為言之有物,比起一般言之無物卻又誇飾連連者,這首小詩,是有生活真實基礎的,其情狀是可能常常發生:
你一會兒看山
一會兒看我
為什麼
你看山小
看我時卻很火大
看了莞薾一笑,對當事人卻會很難消受,會造成婚變,同事吵架,甚至發生悲劇,不一而足,可是詩旨不在教訓,在於各種情狀裡,提煉出普遍的感受,也就是說,讀者接受了這詩,就會有些人生涵養,遇事以詩旨緩衝一下,不要火焰噴天,造成悲劇。
假使一首詩,不會敲動你內心某些聲音,那麼這樣的詩,也常是不夠好就發表了,就像不成熟的菜,端到讀者面前,這樣詩被只看不懂,沒感覺,不喜歡,倒也沒話講。但是一首詩給你有感覺,但一時講不出來它的內涵,這就是艱深了,不必放棄,慢慢品賞,時日一久,詩丟出來的種籽會在你內心開花,也成為你可愛的涵養。
網路手機時代,常讓人感慨的就是語言與書寫水平變差了,這毋寧是依賴機器的結果;我們上網找資料找遊戲,但會認真把一篇大文看完是很少的事,除非交報告需要,一忙,就忘了接續看,以致我們的網路閱讀,不像書本,可以方便拾回來,不少書,雖沒看完,總是在那裡,有夾頁,一想到,都可像永遠不冷的茶或咖啡,供你品啜。
幾次筆者介紹自己的姓,端倪的倪,但是服務人員總要想一下,有次一個三十左右維修廠的先生,我講了兩三次還聽不來,真令人感慨。
在文學類裡,詩是寂寞的,雖然是語言與文化的核心,很多國家也以詩傳統為榮,但在實務上,詩不僅常常被誤解,更不可能靠詩寫作生活,美國大詩人羅伯佛洛斯特曾被邀請去當駐校作家,沒有條件,甚至只要在校園走走有個散步影子就可以了,這是多麼大的禮遇,華人世界尚未聽聞。
在這短促緊速的通訊年代,要讀長詩恐怕是奢侈,還是宜從短詩,小詩教起學起,在人擠人的捷運車牆上放詩作確是好事,讓疲累的旅人靜一靜,吸吮清溪的水般,所以其實也不必限於本國詩人的作品,一些有詩意的散文也可放入,如美國哲者梭羅的散文,〈孤獨〉,見《湖濱散記》,寫得又安靜又詩意:
「當我回到我屋裡,我發現訪客來過,留下他們卡片,不是一束花,就是一圈長春,或是鉛筆在胡桃葉或在木片上寫的名字」
最後,以瘂弦寫的最短的短詩,結束詩的迴響,這兩行〈晒書〉之美,難以想像:
一條美麗的銀蠹魚
從「水經注」裏游出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