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

564 旅記 (新竹尖石李崠山、泰平山、馬望僧侶山)

新竹尖石李崠山 (1914 m,一等點,頭前溪水源保護柱) 是台灣小百岳之一,山頂日治時期「李崠隘勇監督所」古堡是泰雅族與日本軍警浴血古戰場, 其遺跡於 2003 年成為新竹縣政府指定古蹟,並以泰雅語稱之為「Tapung 古堡」;關於李崠山古堡由來以及李棟山莊主人朱萬壽老先生傳奇故事,本社 368 旅記作過精闢介紹,就此略過。


登李崠山可很輕鬆,也可很挑戰,本社走過一次頗具挑戰性李崠山路線,當時還差點鬧出人命,如今想來餘悸猶存 (439 旅記)

此行安排從李棟山莊出發連登李崠山、泰平山 (1690 m) 與馬望僧侶山 (1577 m,三等點),一般連登這三座山大多走 O 形,但我想走總爬升高度多一倍原路往返路線,不知是否有人願意作伴?


包括新朋友劉秀柑、陳志連、以及睽違 5 年淑如,一行 4 15 人到台鐵內灣線合興車站停車場會車,之後一起後續車程到李棟山莊,展開行程。


行程記錄如下: 

1008-1010 邀高齡 92 歲山莊主人一起在山門前拍合照 
1010-1012 出發,行員魚貫通過山門 
1014 我離開山莊時間 
1042 李崠山古堡;從山莊到此幾乎都走陡登捷徑,郭董說我 30 分鐘可登頂,果然說中;途中邂逅阿黑與阿黃兩隻狗兒,就此兩狗常相作陪,阿黃更是幾乎全程跟隨到底  

1053-1106 與明虎及兩狗續往大混山走一段後折返;記得李崠山往大混山途中有往泰平山岔路指標,但請明虎查看手機 GPS 後發現方向不對,乃趕緊回頭,免得走更多冤枉路 

1106-1117 回到李崠山古堡;遇到先行續往泰平山之外其餘 10 位行員,趁機補拍登頂團照

1119 進入藍天指標所示往馬望僧侶山 (180 ) 山徑  
1153-1156 率先登抵「1642 峰」 (適合停休杜鵑林山頭);停留期間, 5 人陸續跟抵,包括稍早在李崠山沒遇見 3  

1216-1248 泰平山 (林間山頂空地邊有一棵闊葉種大樹,週邊林相以柳杉為主);吃自備白飯便當之餘,拿幾顆宏哲午餐壽司犒賞兩狗;重啟腳程前,在場一共 6 2 狗,包括兩位初次參行新朋友

1301 出林間山徑,續行水泥產道,視野豁然開朗 
1307 半開攔路鐵柵門 
1308 旁邊放著不鏽鋼儲水桶農寮;欣喜兩隻狗兒在此找到解渴水源   

1317 另一農寮 
1319-1321 水泥產道岔口 (誤入左岔果園後復返
1322 門前種植毛地黃農寮  
1325-1330 走偏來到一間雙層鐵皮屋農舍後面,不知後續路向,幸好救星明虎出現 

1332 以陳董為首後段班 5 人隊伍赫然出現眼前;自己一時搞錯方向,加上 3 位台柱車主想出奇招,才會出現此一不可思議相會場面 

1338-1352 馬望僧侶山;停留山頂其間,只剩榮財等 4 人尚未抵達 

1352-1419 獨自先下山回走,約 15 分後誤入一處種香菇林間,接著強行上坡一段,穿過濃密芒草陣後走出產道,稍後回歸正途,在竹林水泥產遇到先前在馬望僧侶山相會人員  

1431回經前述半開攔路鐵柵門 
1436 產道旁泰平山登山口;停留片刻後決定回走這段來時路;從李崠山沿稜到此這段山路曾是泰雅舊徑,仍保留相當原味,這條今山古道林相優美原始,行走其間怡然舒暢,忘憂解煩,所以儘管無人願意隨行,還是決定獨自循此來時路走回李棟山莊;又因阿黃全程跟隨,這段回程路其實不孤單;感謝阿黃! 

1454-1458 泰平山;喝點水,給累癱了的阿黃也喝一點  
1511 回經山凹  
1516-1520 1642 峰」;再喝點水,也給伸出舌頭都嫌累的阿黃也再喝一點  

1536 杜鵑林混生箭竹稜徑  
1547 開花根節蘭  
1602 回到前述往馬望僧侶山藍天路徑指標  
1630 回抵李崠山莊;人間有情也無情,只剩不離不棄陳老師留下等我,其餘人員吃飯皇帝大,趕著餐敘去也;幸好後來有趕上聚餐


此行圓滿歡愉,大家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台柱車主集體領導有方出奇招,帶領後段班全員有始有終,完成李崠山、馬望僧侶山連登,是我始料未及。根據如下郭董  GPS 紀錄,我的原路往返里程與總爬升高度各約 16.5 k 1418 m (以下第一張 GPS),後段班走路與總爬升各約 5.6 k (3 k + 2.6 k) 491 m (367 m + 124 m),其餘以榮財為首 4 人組估計走路與爬升各約  10.1 k 750 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