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

蘋果日報論壇文章分享 (廢核四就是在收爛攤 認賠殺出才能減少代價的承擔)

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今天《中國時報》頭版頭「核四2838億爛帳 全民埋單」的新聞出來,引發了一些討論與緊張,我們就先講結論吧,這就是一則由台電放出似是而非消息來帶風向的新聞,大家不要被誤導了。
核四是不是錯誤決策下的爛帳?當然,核四就是一個大爛帳,化為具體的數字,就是這2838億,這個爛帳,確實很可能需要政府與社會一起承擔。但問題是,造成大家要來面對這個爛帳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今天這一系列報導引導大家去認知,這是因為「核四蓋好不用」造成的損失,也就是「廢核四」造成的虧損,希望大家感覺「廢核四」的代價很高。這當然是台電借由放出扭曲消息的惡意引導。

先弄清楚幾個基本的事實,核四一開始規劃的總預算是多少呢?其實不到1700億。你沒看錯。那現在2838億怎麼來的?很簡單,就是台電多年來不具備把核電廠蓋好的能力,所以只能一路跳票、追加預算。2838億是追加的終點嗎?其實不是,因為核四其實還沒蓋好,台電自己預估,如果要真的完成,至少要追加到3300億。所以,如果要追究錯誤決策,如此無止境地追加預算才是錯誤決策。

然後,一般核電廠興建需要多少時間呢?原能會核管處前處長陳宜彬先生曾經做了粗略的估計,大概56年是一般核電廠的平均建廠時間,但核四蓋了多久呢?如果從2001年核四復工起算,2014年宣布核四封存,至少蓋了超過13年還蓋不好。如果核四按照一般正常工期完工,應該會在福島核災發生前就啟動運轉,反和運動的投入者當然也會更難阻止核四計劃。所以,如果要追究錯誤決策,如此無底線地延長工期才是錯誤決策。

再來,核四施工期間,就因為施工品質敗壞,發生了自行變更設計的重大違規、3次嚴重淹水、控制室失火爆炸等等離譜誇張的意外工程事故,我們從原能會網路上的核安記錄來盤點,總共發生17件重大違規事件、49件一般違規事件、四百件以上的需改進事件。所以,如果要追究錯誤決策,這麼破敗的工程品質才是錯誤決策。

簡單來說,社會大眾當然會因為錯誤政策而付出承擔代價,但要搞清楚,真正錯誤的是什麼?再直白一點說,「廢核四」只是在收上述重大錯誤的爛攤。我們要更直接地問,如果不斷然廢核四,認賠殺出,我們要付出什麼代價?

首先,依照台電2013年的估算,我們需要再追加4百多億的預算,才可能讓核四完工,但能否安全運轉也還是未知。當然建廠工程完工後,若通過測試,也許可以開始運轉供電,但是運轉後的除役與核廢料處理,難道社會大眾不用負擔代價嗎?

今年三月台電與經濟部首次坦誠,過去估計既有三座核電廠的核後端處理只要3千多億,恐怕是嚴重低估,這次經濟部終於承認,其實至少要6千億以上,也就是三座老核電廠除役與核廢料處理幾乎低估了一倍。核四如果不廢,這些運轉後衍生的除役與核廢料支出,難道不是整個社會一起承擔嗎?

最後提醒一點,上面這些估算都是在安全不發生重大意外的前提下的計算,但你覺得核四這樣低劣的工程品質,真的不會發生嚴重核災嗎?而核災的成本又是多少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