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4日 星期四

606 旅記 (新竹尖石霞喀羅古道登養老山)


新竹霞喀羅古道 (石鹿古道) 跨越五峰與尖石兩鄉,從五峰清泉經霞喀羅大山的山腰到尖石養老,全長約 37.7 k,原是泰雅部落通聯外界途徑,日治時期藉此闢為理蕃計畫警備道路,沿途包含石鹿、田村台、白石、武神、馬鞍等十多處駐在所遺址;古道海拔約略介於 1300-2300 m,具有柳杉林、楓香林、楓林、竹林等多樣林相,以及台灣特有種植物隸慕華鳳仙花;入秋後可見青楓、台灣紅榨槭等翩翩紅葉染紅山野迷人景觀。隨著清泉段闢為公路,霞喀羅古道只剩約 22 k,加上坍塌毀損路段持續增多,修復不易,古道逐漸失去往昔風采,殊為可惜。

本社登過霞喀羅古道周遭不少中級山,諸如:霞山、錦屏山、麥巴來山、石麻達山、屯野生台山、島田山、東穗山、高台山、油羅山、面托油山 (民都有山)、高橋山、西高橋山、霞喀羅大山,布奴加里山,養老山。

養老山 (2260 m,三等點) 名稱取自養老部落 (Yuluw),養老又稱延老或幼羅,泰雅語原意為穀倉防鼠板。基納吉山位於養老山東南方,鎮西堡附近,山名取自源遠流長基那吉社 (Kinazi,泰雅語原意為很多箭竹);基那吉社在大清帝國光緒年間曾接受當時臺灣巡府劉銘傳手下招撫,但真正被納入管理是日治大正年間;前述養老部落從附近泰岡部落分出,屬於基那吉社分支。

此行排登養老山,路線與去年所登過養老山與基那吉山連線 (585 旅記) 完全不重複,省登基那吉山,行程難度卻相對高一些。

一行 3 9 人到新竹內灣線鐵路合興車站停車場集合後共續車程,來到霞喀羅古道養老步道入口下面停車場,展開行程。行程記錄如下:

1036 霞喀羅古道養老步道入口導覽牌出發,走沒幾步就發現揹包內水壺因沒轉緊壺蓋而漏水,也因此而停步約 3 分鐘  

1132 霞喀羅古道馬鞍駐在所遺址休息區 (由此前往白石吊橋及回往養老步道入口里程均為 5 k);抵達此處剛好趕上一路領先的 Melody 和郭董 

1144 起登,進入養老山登山口;之前新竹小陳、阿甘、Melody、文鴻等人已先入登;剛開始路向不明確,需邊走邊找   

1150 陡上滿地落葉寬稜途中 (Melody 在此變成爬行動物,有照片為證

1203 竹林  
1222-1255 坡度趨緩林間空地;休息午餐;新竹小陳擔心時間不足,短暫停留後獨自繼續上路  

1309 針葉大樹 
1328-1329  陡上後緩衝地;身手不凡阿甘利用助跑衝上此陡坡障礙後,不免要坐下來喝口水  

1345 互相攬抱兩棵合體樹 
1351 粗大針葉樹 (樹圍超過 3 m,可能是鐵杉
1357 樹幹附生蕨類大樹  
1409 倒榻木造鐵皮屋頂廢寮
1413 雙主幹松樹 
1414-1451 養老山;停留山頂期間,阿甘、新竹小陳、Melody 先後登抵 (文鴻來不及登頂,在離山頂不遠處轉身回走

1451 原路下山  
1511 前述合體樹
1558-1608 休息集結 (午餐休息處
1618 竹林 
1621 竹林 (與前一竹林之間隔著一小段雜木林
1638-1645 霞喀羅古道馬鞍住在所遺址休息區  
1750 回到霞喀羅古道養老步道入口下面停車場

此行前段從霞喀羅古道養老步道口到馬鞍駐在所遺址休息區長達 5  k, 是舒涼好走古道,之後從馬鞍駐在所遺址到養老山基點路程與高差各約 4.5 k 850 m,沿途多是枯葉滿地寬稜陡坡,包含不少土質鬆滑坡段,比事前想像難走一些。 

郭董提供 GPS 記錄顯示,完登組去回里程與總爬升高度分別約達 19.3 k1624 m ,記錄中包含很多小起伏,誤差難免較大,實際起伏高度可能只約 1150 m;途中折返未竟組去回里程與總爬升高度則分別約為 14.1 k503 m。前兩張養老山登頂合照由新竹小陳提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