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專欄文章分享 (【名采】李偉文專欄:島內移居正流行)
李偉文/牙醫師、環保志工
這些朋友有原本是公務員退休後開民宿,也有原先當美術老師或電子行業,卻轉行當農夫的,這些朋友透過生涯轉換與移居不同地方而活得更加開心而自在。
228連續假期應邀到台東池上的大坡池音樂館演講,也順便到台東找幾位老朋友。這些年,就有四位原本跟我住在同一個社區的鄰居陸陸續續搬到台東。
演講時,居然碰到幾位沒有預料到的朋友來捧場,其中有一對年過七十的神仙眷侶,已經從農曆年前「long
stay」到三月初,他們特地昭告兒子女兒今年除夕及大年初二不用回老家團聚,放他們年輕夫妻出國旅行。
另外有幾位朋友也處在半退休狀態,工作之餘一個月有半個月到台東長住,有的辦活動參與社區營造,有的在這裡辦社團、實現理想。
另外有幾位朋友也處在半退休狀態,工作之餘一個月有半個月到台東長住,有的辦活動參與社區營造,有的在這裡辦社團、實現理想。
放完假從台東回到診所,有位朋友來找,他這半年來,每個星期住在埔里3天,從台北跳上國光號三個小時就到,然後買輛二手摩托車就逍遙地在這個山中小城閒晃,租個房間一個月也才四千多元,很輕鬆地享受另一種生活。
看來「島內移居」正逐漸形成風潮,相對於過去大家想在退休後到鄉下或理想的城市買個地,蓋間別墅,現在大家似乎不再執著於置產,其實蓋別墅或買房子卻只有假日去,也會有問題,變成每次去都要整理打掃,反而享受不到度假的悠哉,在我看來,不如省下蓋別墅的錢,想度假就去鄉間的民宿反而更自在、更快樂。
所有生物都是依著所屬環境而演化,人也是一樣,因此周遭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通常我們年輕時買房子不是為了工作的交通考量,就是為了孩子受教育,當初所住的地方,或許已經不符合不同生命階段的需求,所以主動更換居住空間或城市,是讓自己重新找回活力的最有效方法。
若是不敢貿然賣掉原本居住的房子,還是可以先以短期月租的方式來尋找適合的城市與想過的生活。
我覺得最精彩與擁有各種可能的階段,是從職場退休或半退休,大概六十來歲,直到八、九十歲臥病在床必須接受長期照護為止,假如這中間有二、三十年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身體尚屬健康有活力,或許就可以透過居住地方的規劃,實現自己的夢想或活出精采有意義的人生。
當然,如果能夠揪團,找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移居,那就更棒了,因為與親朋好友一起住在左鄰右舍好處多多。古人有云:「遠親不如近鄰」,又說「千金買房,萬金買鄰」,好鄰居比豪宅重要得多了。
但是假如我們不趁著還有精神體力時,把這些事都想好,打點好,到了七十來歲想再做,恐怕就心有餘而真的力不足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