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堅定非核減煤 邁向能源轉型

學術界呼籲對第16號公投案「要求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俗稱「以核養綠」)投下「不同意」票


2018年地方選舉將至,除了縣市長及縣市議員,國人也將踐行直接民主,就10個公民投票案投下「同意」或「不同意」票。其中,第16號公投案,領銜人打著「以核養綠」名號,主張「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即「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2025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之條文,訴求重啟核四以及核一、二、三廠延役。作為長期支持「非核減煤」家園、期盼台灣邁向「能源轉型」的學術工作者,我們基於以下幾點,呼籲國人對第16號公投案投下「不同意」票。


一、2025年老舊電廠不除役、核四續建(未必能)上路,擁抱「過期核電廠」與「混亂拼裝核四」,將陷台灣於核災風險。


核一、二、三廠共六座機組,將先後於20182019年、20212023年、20242025年運作滿40年除役。耗時20年仍未完工的核四廠,興建過程問題不斷,台電自行變更設計等種種違規事件超過500件,一號機完工後無法通過測試審查,二號機除部分零件被拆至一號機,並四度追加預算至近3000億。


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後,台灣經歷對核能使用的激烈辯論,國人理解到,台灣核電廠因同時面臨地震斷層、海嘯及洪水威脅,加以核一二四廠緊鄰首都圈,半徑30公里內人口超過500萬,若發生嚴重事故,都將是全球風險與代價最高的核電廠之一。人民既無法相信政府及台電一再口頭保證的核電「安全無虞」,也不願意再為預算形同無底洞的「混亂拼裝核四」買單。是以,福島核災後台灣非核與能源改革運動連年遍地開花,強大的人民力量終於迫使馬英九政府在2014年宣布核四封存停建。


政黨輪替後,蔡政府推動能源轉型,將非核家園入法。確實兩年多來,在此轉型過渡時期還有許多風波與挑戰,但擁核陣營卻企圖利用這些爭議,將所有問題都歸咎於非核家園願景,力圖反撲。 16號公投案的提出,再次欲將台灣能源政策,寄託在重啟未完工、安全審查被退回的核四,以及老舊電廠延役上;然而,台灣既有核電廠受地震海嘯斷層威脅、核電廠位於首都圈、核廢料無處去、台電工安紀錄不佳、核四未能驗收完工等事實,在2014年至四年後的今日,並未有改變;甚至國際學界上已有警言,在氣候極端變化下,風災、海嘯、異常高溫對核電運作的威脅只會加劇而不是減緩。依賴核電,是將台灣社會曝露於更極端的各種風險中。


二、2017年核能僅佔台灣用電8%,以核養綠主張2025年核電20%,缺乏可行性基礎;燃煤火力發電高達40%,難以解決空污問題。2025年讓核電如期除役歸零、燃煤電廠降至30% 以大幅減少空污,非核減煤是能源轉型的好路徑。


2017年核能僅佔台灣用電8%,因應核一二三廠到2025年全數除役,以及台灣民間社會長期的非核與減煤環境運動訴求,蔡政府提出2025年再生能源、燃煤與天然氣發電各佔20%30% 50%的「能源轉型」目標,以增加綠能、氣電為手段,逐步淘汰老舊核電及減少煤電。相對地,擁核公投提案者提出2025年再生能源、核電、天然氣、燃煤佔10%20%30%40% 的配比目標:想像2025年的台灣,20%電力依賴老舊的核電廠與風險極高的核四,燃煤發電僅從2017年的47% 降至40%,空污與排碳量換算後將比「非核減煤」還高,再生能源從目前政策目標砍半到10%,僅只成長5%


當全球再生能源技術躍進、成本降低,核電佔比下滑、成本上揚的同時,卻欲回頭擁抱老舊核電廠與煤電,不僅將陷台灣於無法承受的核災風險,對空污與減碳改善幅度過低也無以保障人民健康。


三、核電延役、危險核四若上路,將製造更多萬年核廢料,背離環境與世代正義

儘管朝向「非核減煤」、增加再生能源與氣電比重的「能源轉型」路徑,確實也面臨種種挑戰,但目前並沒有任何一種發電形式如同核電,將遺留數十萬年的核廢料給後世子孫;也未有一種發電形式,一旦發生嚴重事故,將如核災對台灣造成全面性的傷害與衝擊。


核電每運作一天,就將生產更多難解的核廢料。核一二三廠目前累積超過18千束須嚴密隔離數十萬年的高階核燃料棒、21萬桶低階核廢料桶;當初以蓋罐頭工廠為名、靠欺騙送進蘭嶼的10萬桶低階核廢料也仍舊滯留蘭嶼中。擁核倡議者昧於核廢處置和選址涉及難解的技術與倫理困境、台灣脆弱的地理條件、嚴苛的財政負擔,僅看見個人當下的用電利益,繼續將核廢料問題推向邊緣社區弱勢族群、將沉重的核廢包袱丟給後代子孫,是無比自私且背離環境與世代正義的行徑。政府與核工業乃至全民,應戮力面對既有核電廠除役與核廢料的後端處理問題,而非不負責任地產製更多難解的核廢料。


四、再生能源的生產與分配具分散化與彈性化特性,適合建立具彈性、調適力與恢復力的電力系統,也將帶動新能源產業的前景與就業機會。


面對全球生態環境資源耗竭、氣候極端變化,人類社會需要作出更有決心的改變,包括改變在能源生產與消費上的陳舊思維與慣習。誤以為只有核電、火力發電等大型電廠才能作為電力基載、穩定供電,忽略了晚近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變化:大幅提高再生能源並有效管理能源需求、智慧電力調度與加入資通訊服務的電網建設,讓電力系統更具備分散化、彈性化與恢復力特質,有助於台灣面對極端氣候,提高從系統性災害中迅速恢復能源供應的能力。


從產業發展的前瞻性來看,上述的新能源產業趨勢,正是帶動台灣產業轉型的新契機,包括各種再生能源、能源服務管理、儲能,甚或是資料數據應用、資通訊電力調度,每一項台灣都有大好的發展潛力,為身處「悶經濟」下的年輕人與學子創造高附加價值的就業與創業機會,若再考慮國際綠色金融與新能源供應鏈的資源土壤,這絕對是傳統封閉的核煤產業所難以提供的。  


此外,再生能源在風險、技術與資本門檻上明顯較低,分散化的特性,讓一般民眾也可以透過屋頂發電、社區居民可以集資成立合作社或社會企業,以參與再生能源的生產與消費、分享再生能源發電的利潤。


若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在老舊核電廠與燃煤火力發電廠,將使台灣在再生能源的發展上繼續遲滯,錯失掌握全球能源轉型的趨勢,帶動新能源產業與龐大就業的機會。


五、掌握正確資訊,踐行直接民主,莫讓核電復僻延宕非核減煤的能源轉型契機,為自己與下一代做出負責與務實的選擇。


作為學術工作者,我們珍惜2011 年日本福島核災後,台灣社會對核電與傳統能源使用模式作出的深刻反思,也欣見台灣社會終於邁向非核減煤的能源轉型路徑。儘管轉型過程面臨種種衝突與挑戰,如選址、後端處置、產業規模與技術能力提升、節能技術與動能、制度改革與社會溝通等等問題,但台灣社會正不斷學習、發展解決方案,繼續往轉型的目標前進。同時,我們相信,「節能」就是創造能源,發展更合於永續的能源使用與消費模式,是全民共同的責任。如果有機會,我們相當願意貢獻各自領域的專業,與國人一起面對轉型中的各種挑戰。


在此能源轉型的歷史時刻,我們呼籲有識全民就公投第16案投下「不同意」,讓台灣社會大步邁向「非核減煤」的發展願景與路徑。


發起人:

林明璋    中央研究院院士/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講座教授

林長壽    中央研究院院士/台灣大學數學系教授

莊秉潔    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

陳文山    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

王榮德    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講座教授

徐光蓉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劉志文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陳俊維    台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林盈達    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

林惠真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

傅大為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特聘教授

黃武雄    台灣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謝奇璋    成功大學醫學院微免所教授

朱明文    台灣大學凝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蔡岳勳    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郭志文    中山大學通訊工程研究所教授

簡文通    屏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

台邦.撒沙勒 義守大學原住民族學院院長

戴興盛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

李瑩英    台灣大學數學系教授

顏厥安    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

郭建成    中山大學物理系副教授

徐世榮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杜文苓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洪文玲    高雄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系副教授

       /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

王秀雲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STM(科技、醫療與社會)研究中心副教授

管中祥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

吳嘉苓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陳政亮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王金壽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林秀幸    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王宏仁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陳尚志    中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吳介民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彭渰雯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張育銓    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副教授

劉紹華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呂欣怡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邱毓斌    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

邱花妹    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