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專欄文章分享 (【名采】瞿欣怡專欄:先行者的死亡與哀愁 )
瞿欣怡/作家
在婚姻平權運動風起雲湧的此刻,同志與宗教團體對立愈來愈深,紀念「同光同志長老教會」創會牧師楊雅惠的紀錄片《牧者》,卻讓人看見哪怕是在最反同的教會界,仍有人犧牲一切,陪伴同志前行。
一九九五年,楊雅惠成立「約拿單團契」,一九九六年促成「同光同志長老教會」成立,成為台灣第一個以同志為主的教會。楊雅惠為了替同志發聲,承受來自教會界與反同人士的攻擊,她並不是同志,根本無須承受這些壓力與污名,但她扛起了。
對世人懷抱大愛,實踐「神愛世人」的楊雅惠,並沒有得到同等的愛的回報。為同志發聲,讓她在基督教界難以生存,離開同光後,沒有教會願意接受她。在精神壓力、身體患病,以及經濟窘迫下,她在寫完自傳《背著十字架的女牧師──楊雅惠牧師的信仰歷程》後,自殺身亡。
她在自傳中寫道:……,不要再歧視他們,不要將他們從教會中趕走,願意為他們施洗,願意讓他們服事,甚至願意相信他們是神所創造的,願意相信他們也會受神的呼召,願意相信牧師生下了同志兒女,並不是同志兒女,更不是牧師的錯,願意公開接納他們考神學院,更願意公開聘他們為牧師。這樣的期待是否能實現,何時能實現,我無法預測,但希望這本書能為同志付出一點貢獻。
為同志直言至此的楊雅惠,卻被某些人視為恥辱,不願再提起。除了家人,沒有人知道她葬在哪裡,無法祭拜,無處哀悼。
對基督教相當陌生的我,在幾年的對立下來,確實對一切感到厭煩,但是靠著《牧者》,終於看見基督教的一角,至少,看見同志基督徒的處境。同志基督徒被信仰譴責、被教會驅逐、被家人拋棄,許多人陷入憂鬱深淵,甚至選擇死亡。
《牧者》不只拍攝楊雅惠牧師,也如實呈現另外三位支持同志的牧者的現況。在同光被封牧的曾恕敏牧師,至今仍然靠打零工度日,瘦能見骨,但仍努力拉近同志與信仰間距離;同光教會的現任牧師黃國堯,放下孩子,飄洋過海從香港來牧會;年輕的小恩,則仍在信仰的道路上顛簸前行,跌跌撞撞。
流淚看完《牧者》,不禁想問:如果神愛世人,為什麼神不愛同性戀?為什麼祂讓同志牧者痛苦無依? 宗教的困境,同志無法解決,但我們有很多愛,愛那些被驅逐無依的人。唯有完整無差別的愛,才能讓我們跨越對立深溝;恐懼與偏見,只會帶來恨與傷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