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5日 星期二

蘋果日報論評文章分享 (是誰謀殺了翁啟惠與台灣生技業)


David Li/英國Glasgow大學副教授


縱觀沃爾夫化學獎(諾貝爾獎的前哨獎)的獲獎史。歷屆的得獎者大都不只一人;或是兩人或者三人。2014年翁啟惠院長為唯一獲化學獎的科學家。2016年他也榮獲英國皇家科學院科學奬。這些都説明他在多醣體與醣蛋白的合成研究全世界無出其右。其對後續可能產生對疾病、癌症預防與治療之影響與貢獻十分巨大。原本是台灣最可能拿下下一個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可是台灣的檢察官,媒體以及群眾對待他的方式符合對這樣世界級科學家的禮遇嗎?實在可以説被糟踏、侮蔑得相當徹底。網路上的留言不問他有沒有貪財的動機,百分之95以上已經給他定上貪污的罪名了。

檢察官也不知是否因媒體與鄉民已殺紅眼,不管承辦檢察官的英文翻譯「4-fold=四折」多麼可笑,更加信誓但但稱之有罪像正義已經申張了一般?這景象和階段鬥爭中鬥紅眼的紅衞兵,或是十字架下手舞足蹈的百姓,或是與警察國家司法濫權相比哪裡高明?

 在美國學界最頂尖的研究人員,政府與學校都極為鼓勵創業、技轉。他們的研究經費動則幾千萬美元以上,學校也給予相當的自由度、經費與相應的正向法規去鼓勵更上一層樓並期待其於往後回饋社會與工業。這樣的環境與待遇是連英國或歐洲學界都極為欽羨的。美國學、工業界也期待翁院長在美國更上一層樓,接受更多責任。

翁院長當初放棄這一切舒適的研發環境與到手的千萬美元硏究經費,回台「低就」中研院院長、推動台灣生技產業。他任期屆滿後大可回美在工業界領取每年數億元的高薪。請問他有何動機要去貪檢察官宣稱的區區數千萬台幣?若無其持績的努力,台灣的生技產業誰來催生?抱著理想回饋家鄉的科學企業家,我們對待他們的方式符合比例、合理嗎?把他釘上十字架、將他的雙手斬斷,不讓他用所學繼續貢獻生技硏究,台灣人究竟得到了什麼?筆者實在為其所作之犧牲感到不值。這個案件成與不成,恐怕今後都沒人願意再回國服務了。

 台灣是資本市場的國家,我們已不像古代的官僚體系,也非像古巴的共產國家。政務官從企業轉任「屈身低就」的情形很正常。本身富有或身兼發眀人的院長也會越來越多。我們卻還活在古代期待清官就得「一貧如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我?我們的總統、行政院長一定得在風災親臨現場坐鎮,晝夜不能闔眼才是好樣的?外交官員就得要能幫因水災受困機場的旅客訂飯店,非得自裁才能擺脫這種錯誤期望?

 今天台灣還有真正危害社會、金融的重大經濟犯、官商勾結黑幫集團圍標為害鄉里的組織犯、不斷污染環境排放空污的無良企業。這些媒體或鄉民大都不敢問或不知情,請問辦翁院長的檢察官有guts去斥責、去辦嗎?大眾也該予以督促請檢察官及早下莊去辦些真正的大案吧!把厚道的科學家釘上十字架、輕率粗暴地捏碎台灣初長的生技產業幼苗算什麼申張正義?

沒有留言: